广东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搞均衡发展不现实,非但不现实,而且是效率极低的方式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288494”推荐,来自《广东,你值得骄傲吗?》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288494添加】

广东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搞均衡发展不现实,非但不现实,而且是效率极低的方式。只有努力发展珠三角,向周边辐射,并且用珠三角的收入去补贴非珠才是真正高效率的方式。

我以前也认为广东应该搞产业内迁,利用粤西,粤北这些地区的便宜土地和人力资源,但是15-18年间的一些经历让我了解到这个想法太简单。

15年我在粤北某县考察,想跟人合伙搞项目,当时驾车深入了一些村镇,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可能是基于扶贫目的修建的乡道,实际却加快了乡村人口的快速流出(以前出村路不好走,现在却很方便了,可是搞产业赚钱来的慢,而且要投资,但是外出打工却很方便)。

没有了人口,村镇的凋敝也就不可避免。人口去哪了呢?去了珠三角,或者近一点的县城。

县城的产业是收益者,但随着路网的强化,也面临珠三角的竞争威胁,当地县城有家制造企业,规模不小,也有海外销售,待遇在当地小有优势,所以员工比较稳定,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是后来陆续开通了两条高速公路,当地到广州的车程从5小时+变成了2个小时,很多员工一下子就离职去珠三角打工了(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留下来的多半是年纪大的,和带小孩的女工。

当地的产业园建起来了,实际转移过来的多半是高污染,高能耗,或者资源加工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有限,而由于优质的人力资源都被吸引去了珠三角,做其他产业都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

相对于广大的内地,非珠地区貌似离珠三角更近,但带来的结果不是产业上收益,而是人口上承压,珠三角越强,非珠地区就被吸血的越厉害。强行去扭转这个现象不符合经济规律,利用这种现象做好财政转移补贴,改善非珠地区的生活条件反而更加现实。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