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真是快做穿了,原材料都贵了还不敢涨价,至于提升一线员工待遇,难哦

【本文来自《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卷和躺平叙事成为主流舆论?经济学解释很清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你卤味
  • 躺平这个概念的始创者其实是来自深圳的三和大神,大家都知道深圳这个城市的气质是出了名的重效率+搞钱搞钱再搞钱+奋斗者之都,所以我认为深圳这个城市的发展可以解释等你全国的内卷躺平风潮。

    以前来深圳工作的人们都是精神向上,努力奋斗的代表,那时候没人想躺平,躺平是会被全社会鄙视的。1980~2009年这段时间是在深圳的打工人的黄金时段,那时他们的收入普遍比家乡的体制或民营收入还要高,哪怕是对比深圳体制内人士的收入(只算正规收入)也没低到哪里去,那时候打工人基本都能存下钱,这是“来了就是深圳人”口号的底气,才会有经历了重重治安混乱也都要跑来深圳打工甚至干部下海的历史故事。2002年那时候,在深圳的打工仔的收入普遍是500-1000元,公务员的工资是一千多。那时老家县城会电脑打字的文员月薪300块,最好的公立中学的教师和公务员是700-1000块,还经常被欠薪。去广东打工的中位数是800元,收入过千回家都可以在同村炫耀,月入1500的话,村里人个个都叫你大哥递烟给你求带了。

    但那终究是因为混沌发展阶段的偶然,经济混沌期一旦过去了,打工人的收入对比体制内和房价的火箭飙升,就越来越黯然失色了。自从2009年开始重仓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产业后,深圳就不再是打工人的天堂,而是投机者和体制内的天堂。“深圳赚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逐渐成为打工人的普遍感受。那几个相对灰色的行业成了少数还能收入高速增长的行业,本来这个城市的人的气质就是着急上火搞钱,聊个天都恨不得扑钱堆里,现在那几个行业猛的捞钱,大家就更是趋之若鹜了,“勤奋的”投机者成了这里人人向往的大赢家,而勤奋的老实人则成了鄙视链的底层,彻底的输家,人人都会在表面敬重但内心绝对不想当的人。“勤奋的”投机者目前已知最登峰造极的创新杰作莫过于某房理了。目前深圳GDP规模和香港新加坡差不多,人口是他们的两三倍,社会大众的平均收入1万/月,中位数5100/月,远远低于香港新加坡,却养得起和两地规模差不多的富豪群体,还有一大堆不在公开账面上的本地隐性富豪(例如深圳豪族邓家的财富4000亿还没算最直接的收租),外加待遇水准对标香港GWY的GWY团体,而那些兢兢业业的普通人大多数是月光表面还行实际一无所有,努力上车养家的背负着巨额的债务,稍有点经济波动就是阶级跌落,这才是深圳的现状。

    现在,实际上深圳的第一大产业就是先来的收后来的租,这不仅仅是房租,收租思维存在各行各业,各种形式,以至于出现一句有名的调侃“我爱深圳 我爱SZ(收租)”,而谁为了这个泛行业付钱呢?广大打工人,至于他们有没有留下积累,有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教育医疗工作住房待遇,这谁特么关心啊?他们的唯二出路要么是拖着个残躯回乡让本已快要破产的家乡负责人生的尾声,要么就是不回家成为三和大神这个当地ZF又爱又恨的群体(爱是因为这种劳动力非常灵活又不用对他负责,恨是这个对深圳形象太不好了)。

兄台!看得透彻啊!

赞一个!

制造业真是快做穿了。

原材料都贵了,你还不敢涨价,至于提升一线员工待遇,难哦……

不少老板开厂前些年赚了钱,现在看行业不景气,要么把厂子盘出去,要么关门大吉,买房收租当包租公去了。

房地产对制造业和整个国家的影响其实非常深远,不是几年的时间看得完的。

我一直搞不懂的是,当年中国派员去考察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产业,回来启动住房商品化改革,怎么就偏偏学了香港?预售、公摊这些奇葩招数全都学回来了。

如果年轻人宁可去跑腿送外卖,都不肯进厂上班,那中国是不是也要学米国的“产业空心化”?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