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大扫荡后的冀中,区小队、县大队等都是怎样的武装

五一大扫荡过后,整个冀中根据地全部被分割,政权全部转入地下,我主力部队全部外转。但在这燃烧的大地上,觉醒了的人民没有被征服,党还在,政权还在,抗日的武装还在,只是斗争形式和武装力量体制与前相比,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下面就单说1942年五一大扫荡后到1945年大反攻前冀中几种武装力量的编制体制。

一、 区小队

区小队属地方军。其全称早期为区基干游击队,后期为区抗日游击小队,简称区小队。区小队不是五一大扫荡后才有,早就有。区小队受本区区委与县大队双重领导,坚持在本区范围内游击。

一般情况下,区小队编制40~50人。但在当年的战争环境中,往往都是根据形势的好与坏有伸有缩。五一大扫荡后,我损失惨重,有的区小队全部牺牲,重建后的区小队最少的只有2~3人。到大反攻前,有的区小队又发展到将近200人。比如安新县第三区小队,也就是扩展外延后所称的雁翎队,最少时只有15人,最多时达到180人。

大扫荡后,根据形势的变化,冀中我党政军实行一元化领导,区小队长由区长兼任,区小队政委由区委书记兼任。到1943年形势稍有好转后,区长不再兼任区小队长,但区委书记仍然兼任区小队政委。

500

这一情形并不仅仅存在于冀中。老电影《董存瑞》中的区委书记王平,在剧中经常被喊作王政委,就体现的是他以区委书记兼任区小队政委的历史。

二、 县大队

县大队也属地方军。其全称前期为县基干游击队,后期为县抗日游击大队,简称县大队。负有领导本县所有抗日武装(含区小队)坚持对敌斗争的责任。县大队也是在五一大扫荡之前就有。其兵力一般来说70~200人,这同样也是理想的编制数,而实力因形势的好坏变化幅度极大。少的不足50人,多的曾达到500人。

县大队也是一元化领导,即县长兼任县大队大队长(后期不兼),县委书记兼任县大队政委。

在整个抗战时期,冀中军区最多时共有39个县大队。

战争年代的华国锋同志就曾任交城县的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

拍摄于1953年的老电影《丰收》中,由张平饰演的县委王书记骑马下乡时,遇到赶着牛车的村民金花,后者打招呼喊的不是王书记,而是王政委,很真实地反映了当年的风情。这是因为战争年代的县委书记多是以县大队政委的角色出现,故而在解放初期,群众仍习惯性地以政委称呼之。

三、 地区队

相比于县大队、区小队,地区队很多人不熟悉,有网友还将其与区小队混淆,有必要多说几句。

地区队是活动于某一地区(2~4个县)的地方武装。负有带领该地区各抗日武装(含县大队、区小队)进行对敌斗争的责任。地区队也是不穿军装的地方军,团级编制,但比野战军的团要小很多,兵力500至700人。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比如第十军分区的第35、43地区队,多数情况下全区队不超过300人。

地区队有司、政、后机关。一般编有区队长、政委、参谋长、政治处主任以及简略的参谋、干事、助理员等。

区队下没有营的建制,直辖3~6个连,连辖3个排,排辖3个班。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形势陡变,其编制及名称又有改变,即连改称大队,排改称分队,班不变。在第十军分区等特别恶劣的地区,大队下取消排和班的建制,而直接辖以大班。大班比排小,比普通的班大,一般二十人上下。大班内建有党的分支部,作为全班的领导核心,并有一名政治战士,行指导员职责。因为环境限制,地区队很少集中行动,多数情况下是以大班为单位分散游击。

地区队有用数字表示的番号,也有用所坚持的地区赋予的番号。比如第31地区队,因为坚持宁晋、束鹿、衡水地区,也称宁束衡地区队;第38地区队,因为坚持之光、清苑地区,也称之清地区队;第43地区队,因为坚持永清、安次、固安、霸县地区,也称永安固霸地区队。抗战时的冀中,最多时有14个地区队。

冀中的这些地区队,多是根据1941年11月7日中央军委《关于敌后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由野战军脱下军装改建的,所以你别看他们不穿军装,纪律、作风却仍然是老八路那一套,那战斗力杠杠的。1945年开始大反攻后,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地区队又摇身一变,穿上军装,扩大编制,全部变成了野战主力团。

1988年授衔上将的副总参谋长徐信,抗战时期曾任第44地区队的区队长。抗美援朝打掉南朝鲜军首都师白虎团的我203师师长杨栋梁,抗战时期曾先后任第40、34地区队的政委。

500

电影《小兵张嘎》中表现的那支不穿军装的部队,就是地区队。

四、 主力军

冀中军区的主力军,在五一大扫荡时,全部外转或脱下军装变成了地区队。直到1943年春,24团才又返回冀中。从此一直到大反攻之前,整个冀中的主力部队就只有这一个24团。所以你看反映冀中抗战的优秀文艺作品,《烈火金钢》《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战斗的青春》《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等,很少出现穿军装的主力军,与神剧中的表现很不一样。

五、 民兵

早在五一大扫荡之前的1938年初,冀中已普遍建立起人民武装自卫队。当时规定,凡是16岁到55岁的抗日人民,不分阶级、性别和宗教信仰,都需参加人民武装自卫队。自卫队的组织自上而下,县设总队部,区设大队部,村设中队部。

1939年,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将24~35岁的优秀自卫队员组织起来成立模范自卫队(简称“模范队”),将16~23岁的优秀青年自卫队员组织起来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青抗先”)。因为敌人在占领主要交通线后,又开始在农村扶持伪政权,为打击下乡的零散之敌,有些村开始建立游击小组。后来,大约在1939年秋末,在新成立的人民武装委员会(简称“武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模范队”、“青抗先”和游击小组整合,就组成了民兵。

民兵每个村都有,必须有,民兵队设队长、副队长,下设若干民兵班。从此,人民武装自卫队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民兵,主要是拿起武器与敌开展武装斗争,一部分是普通自卫队员,主要执行战勤任务,比如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军鞋组、破路队等。

500

电影《小二黑结婚》中的二黑,就是村民兵队长,二黑的死对头金旺,就是村武委会主任。

六、 武工队

网上有些人,是只要看到头扎白毛巾手擎盒子炮的抗日武装,就说是武工队,也有些人将武工队看作民兵组织,这都是错的。虽然是便装,但武工队不是民兵,是军队,而且是军队中的特战精英。

武工队直接隶属于军分区,业务上属政治部敌工部,组织关系受活动地区党的领导。其全称是武装工作队。最先是第七军分区组织的,后来在各分区推广。

五一大扫荡后,冀中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敌占区,有些还是敌人的模范治安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县大队、区小队已经无法活动。为恢复根据地,冀中军区在部队中选调军政兼优的战斗骨干组织短小精悍的武工队插到敌人统治的后方,打击改造伪政权,铲锄汉奸,开展对敌心战,组织带领敌占区的人民抗丁、抗粮,振奋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武工队的队员不是民兵和游击队员能比的。因为是深入敌后长期活动,队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抗战必胜的信念要特别坚定,政策的理解与把握上要十分准确,战术上、特别是单兵作战技能上要非常过硬,还得会写标语,会演讲,会做敌伪军工作。能进入武工队的,都不是一般人。一般来说,主力部队中的侦察参谋、敌工干事、优秀的班排长等,到了武工队也只能当队员。

武工队的装备也不是民兵和游击队能比的。武工队的所有队员基本都是两大件,长短家伙。短家伙是必有一支盒子炮,长家伙则要么是骑枪,要么是抗战期间并不多见的冲锋枪,另外每队差不多还有掷弹筒1~2个。武工队的机枪不多,甚至没有,因为在敌占区活动,不方便暗藏携带。

冀中每个军分区有一到两个武工队在敌占区活动。武工队的编制不大,一般二十人左右,如果再多,则分成几个小队分散单独活动。

好多人说武工队就是特种部队,这话说得不错,但须知武工队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的人民战争背景下的特种小部队,独具特色,与今天热炒的西方那些特种部队并不全等。而要论发挥的作用和创下的战绩,则古今中外没有哪支特种小部队能和我抗战时的武工队相比。什么阿尔法呀、海豹呀、三角洲呀等等,和武工队比,他连个零头也赶不上。

500

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冯志,就是当年九分区武工队的分队长。因为有亲身经历,所以他在书中把武工队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组织的、怎样斗争的都交待得一清二楚。可惜改开以后拍摄的电影电视剧胡编滥造,把好好的原著给弄得驴唇不对马嘴,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七、 武交队

和区小队、县大队、武工队相比,武交队似乎少有人说及,其实武交队的地位十分重要,理应给予大书特书。

武交队的全称是武装交通队。交通,这两个字在旧中国的使用与今天不完全相同。那时说的交通,包含了很多通信的成分,但又不仅仅是通信。

武交队隶属于各县委,地委也有。武交队的职责有二,一是传递文件,二是掩护过路。

第一个职责,传递文件。这个好理解,但这个活不好干。为啥不好干呢?因为在敌后游击状态下,我县委、区委不像今天这样有固定的办公大楼,而都是隐藏于地道里、青纱帐里、堡垒户家中。而且还不能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基本上每个晚上都要变换两三处住地。那时又没有电台,又没有手机,你和他取得联络,又要按时把文件送到,难度很大。

因为这个特点,对每个武交队员的要求,除了政治上绝对可靠,还有就是必须得熟悉地理环境,熟悉各村的地下组织,能确切知道我堡垒户都是谁谁谁,当然还必须有一副铁脚板,能跑。

因为是在敌占区之间穿梭,难免要发生敌情,因而遭遇战是不可避免的,这又要求每个队员必须装备精良,战斗技能精练。

抗战时期的冀中,传递信息的手段有多种,武交队只是其中的一种。前几年拍摄的情景喜剧《地下交通站》,也是其中的一种。

500

第二个职责,掩护过路。掩护谁?掩护党的干部、技术人才和重要物资。这些人和物来冀中,或路过冀中,你武交队都必须要负责其安全和通行顺畅。

过路,过什么路?就是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冀中的封锁线,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平汉铁路,所以通过封锁线也俗称过路。

通过封锁线,从哪到哪,怎么走才安全,这其中很有些道道。冀中平原的地理环境都一样,但敌情不一样。这就要求武交队对沿途的敌伪顽匪三教九流必须熟知并确实掌握,特别是对伪军警宪特流氓土匪,更是得能说得上话,办得成事儿,使其在我通过他防区时他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看不见。要建立起这样的关系,自然也是经过较长期的工作的。怎么个工作呢?那就不是讲几篇大道理就能成功的了,得软的硬的相结合。这次我过你的防区你没有给我找麻烦,就给你记个好,交个朋友,事前或事后还可能给些钱财进行贿赂;若是你给我找了麻烦,那就得让你知道知道八爷不是那么好惹的,往轻了说你会经常受到打击和骚扰,往重了说可能过不了几天你的脑袋就得搬家。

一般的干部和物资过路,武交队自身就可以完成护送任务。如果遇有重要人物过路,比如林彪、陈云、白求恩等那样的人物,就不是武交队自身能够负责,而是要有军分区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要有更多单位和部队的参与才行的了,但具体的计划、协调工作仍然要由武交队负责,因为这是他的主业。

武交队的编制也不大,每个县大约二十来人。

武交队的家伙和武工队差不多,也是每人两大件,驳壳枪是每人必备的,另外还有骑枪或冲锋枪。

在掩护过路这个职责上,武交队与游击队、武工队有交叉重叠。实际上在我敌后抗日武装中,很多职责都是交叉重叠的,比如敌工,比如锄奸,比如宣传,比如动员等等,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500

以上所列几种武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除此之外,冀中敌后还有很多不是每个军分区都有的武装,比如由各地回民组成的回民支队、回民大队、回民小队;比如全由铁路工人组成、专门在铁道线上与敌周旋的保定铁道游击队;比如由起义部队组成的高保中队、抗敌大队;比如由外围军组成的东挺纵队、黑旗队,等等等等,这些以后再说。

(较真辩对,打假正讹,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牛戈文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