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世界中心【27】神赐之地中亚

转至天涯楼主:温骏轩 【获得作者在观网转载授权】

500

写于09年

  

       德国参与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做为欧洲的代表(欧洲的主要国家为英、法德)。从地缘的角度,伊朗处在欧洲(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与俄国(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两个地区的地缘利益区交界处。

       所以伊朗的安全问题,欧洲必须关注,俄国也不会放手(俄国一直在谋求向南渗透,阿富汗战争就是典型表现)。

  本来从地缘的角度印度也有机会将伊朗纳入自己的地缘利益区,但巴基斯坦的存在阻断了印度向中西亚地区的渗入,再加上起步较晚,实力使然,因此只能将地缘利益区向南部非洲扩展。

   这些关系我在新世界岛论中已经解释过了。在那部分我将中国的地缘利益区划在东南亚地区,这是针对中国领土中的〈欧亚大陆西边缘地区〉而言的。

        其实中国的西部有大块地方处在〈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也就是说中国的〈地缘利益区〉理论上也可以向西拓展。

        目前那块地方目前太复杂,以中国现在的实力还不宜强力介入,待到将东南亚经营好了再转向。不过有机会发声还是不会放过的,对中亚五国是这样,对伊朗也是如此。

  至于日本没参与,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挨不上边。

       人文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从哪个角度切入。其实人文贴的观点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论坛上绝大部分贴也都是从这方面着手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想法,因此容易热,但也更容易形成对骂。

  大家都感觉这个帖子比较干净,说穿了就是因为这是一个从客观环境着手的贴子。相对来说主观的因素较少,所以大家也相对更理性。

  好在我写这个帖子也并非为了无聊的点击率与回帖。所以最近还是会在里面继续下去。

       分析完东亚以后,可能还是应该把中亚部分分析一下,毕竟华夏的势力曾经到达葱岭以西,很多人想知道今后的中国有没有机会。

       之前本贴的分析都是围绕着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换句话说也就是围绕着海权在说的。不可否认,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更多的体现在对海洋的争夺上了。

  但在此之前,地球的文明中心仍然是欧亚大陆(包括北非),也就是麦金斯所说的世界岛。这片文明的发祥地被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分成了东、西、南三块。

       西面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中海文明区”,东面是以黄河流域为发中心的“东亚文明区”,南面则是次大陆上的“南亚文明区”(一般也被划入东方文明)。

       而连接这三大文明区的枢纽地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中亚地区。

  在开始分析中亚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中亚的地理范围,即哪里才是中亚。

  先看看行政区划上的中亚。

图:亚洲地缘结构图

500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整个亚洲的区域划分。既然中国在东方,那我们就从东边说起吧!

  东亚——包括中、日、朝、韩。当然俄国也想介入东亚的事务,不过它在外东北的那点土地并不足以让他成为东亚国家。所以在政治上一旦要将俄国也考虑进来的时候,“东北亚”一词的表述会更加精准;    

       北亚——俄国的亚洲部分也就是西伯利亚地区,再加上蒙古。这一地区在古典时期曾经影响了整个欧亚大陆的历史发展。

       但在现代,一个没有出海口又地广人稀的区域,并没有单独的影响力。以至于这一地区经常不得不硬挤入东亚地区以获得团队的力量。    

       东南亚——中南半岛和南海周边的那些岛国组成了这一地区。过低的纬度和过于边缘的位置,使得这一地区无论在古典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处在其他地区的文化阴影之下。

       从地缘的角度看,安于一个二流的角色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西亚——这一地区的主体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那些国家。从方位上来讲,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土耳其也经常被划入西亚地区。

      不过土耳其人急于脱亚入欧,并不情愿与它的穆斯林兄弟们为伍。因此现在谈及西亚时一般也就不包括它了。

  联合国将从苏联分裂出来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也包括在西亚中,这从地理上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鉴于他们与欧洲的渊源,他们比土耳其更不愿意做为亚洲的一员。

  伊朗一般也被划为西亚,从地缘位置和宗教上,似乎也是正确的。不过我更愿意把它划为中亚的一部分(具体原因稍后会说)。

       南亚——这一概念就比较清晰了。起码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在讲印度。这一地区包括印度和他周边的那些小国,当然也包括它的死敌——巴基斯坦。

       这一地区比中南半岛的优势在于更接近文明的起源地(两河流域),当然这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的。地缘优势是它现在敢于向一流国家发起冲击的重要基础。

   中亚——中亚地区目前在政治上一般指从苏联分裂出来的五个国家,即所谓“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已经有朋友注意到了,对于中亚的边缘我有意用了过渡色。其实政治家们决定的国境线并不能真正反映地缘结构,这一点在每个区域都存在(比如中国的版图就不仅包括东亚地区)。

       之所以特别在中亚地区加以处理,是因为我们今天要开讲的是中亚,因此需要给予特别的待遇。

  刚才说了,我并不愿意把伊朗划入西亚地区。事实上伊朗高原上的另一国家——阿富汗就经常在中亚和南亚中摇摆,当然这是被动的被“专家”们划来划去。

  在北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哈萨克斯坦的北部其实已经伸入了北亚地区了。而在东部,无论是从地缘上还是文化上,很多时候中国的新J地区更适合与这一地区一起研究。

       当然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我们并不会看到这一地区被公然划入中亚。

  不过既然大家希望看到一个更全面的分析,那我不得不将伊朗高原——中亚五国——新J地区划入一个“大中亚”的概念一起分析。    

声明:这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无关政治500  

       “大中亚地区”可以依地缘特点分为三个板块:

  一、伊朗高原——这一地区位于“大中亚地区”的南部,它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是世界级的(至于有多重要,一会分析)。

       在这一高原上总共分布着二个半国家,即西部的伊朗、东北部的阿富汗,西南部则位于巴基斯坦境内(占了巴的一半,另一半为印度河平原)。

  二、中亚五国——这一地区地理特点是“平”,包括大片平原和一些较低的丘陵。不过千万不要把平原理解成沃野千里。“平原”只是说他的海拔低,事实上在这一地区的大部分为荒漠。

       由于地处内陆,所有的河流都因为没有出海口而被自我消化了。当然同样的也就享受不到海洋所带来的温润空气了。

  三、西域——事实上无论是中国方面命名的“新J”,还是泛突主义者臆想的“东突厥斯坦”都带有太多的政治意味了。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也许汉朝人以自己为中心为它取的“西域”之名会更为合适。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国际性的名称,不过既然欧洲人能够以自己为中心将亚洲划分为“近东”“远东”。

       那么中央之国似乎更有理由按自己的方位感为之命名。  

       如果说伊朗高原的特点是“高”,中亚五国的特点是“平”,那么西域的特点就是“深”了。当然这个深是相对高度而不是绝对高度。

  西域的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即从北到南由同样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分割出准噶尔和塔里木两个盆地。这种特点也使也“西域”地区能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大中亚地区”的三个单元我们可以分块来分析。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是“伊朗高原”。我前面说过,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是世界性的。其实大家应该有所感觉了,能够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之前仆后继的阿富汗就在这片高原的东北角。

       而这片高原的主要国家——伊朗也正是美国的下一个目标。

500

 【二、中亚五国——这一地区地理特点是“平”,包括大片平原和一些较低的丘陵。不过千万不要把平原理解成沃野千里。“平原”只是说他的海拔低,事实上在这一地区的大部分为荒漠。

       由于地处内陆,所有的河流都因为没有出海口而被自我消化了。当然同样的也就享受不到海洋所带来的温润空气了。】  

  对这一区块的表述实际上有些不够准确。对这部分地理特征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图兰低地——哈萨克丘陵”。中亚五国是一个政治概念了,并不适合放在这里。

  “图兰平原”的表述其实很容易让人误解,因此它还有个更为准确的名称——图兰低地。这块低地包括大片沙漠、盐泽、洼地,当然也有草原。

  对于“图兰”二字有的朋友可能听过,现在出镜率颇高的“泛突厥主义”的正式名称就是“图兰主义”(Turanism)。土耳其人认为“突厥”族群最初就是发源于这片低地上。

  我前面说过所谓“突厥”族是由欧亚两部分的游牧民族混血而成的。从地缘的角度来看,处于东欧平原和蒙古高原中间的中亚地区,的确应该是融合最激烈的地区。

       

  在分析伊朗之前我希望大家能够对“大西亚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已多有涉及,但并没有在一张图上系统的标出过。

  那么现在我们就看一看整个亚洲西部地区的地理结构。

 

500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整个大中亚地区由于高山阻隔,基本是属于气候干燥的内陆地区。不过相比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还是可以更适合人类的生存的。

       尤其是在伊朗高原上面还诞生过“波斯文明”,波斯帝国亦曾经称霸一时。

  当然伊朗高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气候条件比青藏高原要好。事实上他的战略位置决定了他的命运。

 

500

   我们知道,在人类的迁移过程中,山脉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一方面必须正视山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得益于山脉所提供的保护。这使得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圣山。

  那就让我们看看在这片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上都有哪些主要的山脉(山系)。

  让我们先看看欧洲,整个欧洲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大平原地区。只是在他的北、东、南方向各有一条山脉(山系)将它保护起来。分别是:

  北面——斯堪的纳维亚山脉。这条山脉位于文明的边缘,由于山的那边并没有陆地了,所以它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为欧洲大陆遮挡北冰洋的冷空气。    

       东面——乌拉尔山脉。作为横亘于欧亚大陆中间的一条山脉,他与南面的里海共同成为了欧亚大陆的分界线。而二者之间的那个缺口,就成为了欧亚游牧民族进出的主要通道。在有些时候它也起着传播文明的作用。    

       南面——阿尔卑斯山系。这是一条决定欧洲历史的重要山系。它的南面就是地中海,生活在这里的人按中国人的说法是“背山靠海”。既然有着如此优越的环境,那么在这里诞生了欧洲最初的文明也就不足为怪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条断断续续的山系,从巴尔干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在其中还向北向南分出了一些旁支。由于它太过于零散,以至于其中的很多段都有其他的名字。而中间最主要的一段就被称作“阿尔卑斯山”。  

      正是由于阿尔卑斯山系的这咱特点,它又被地质学家们称作“阿尔卑斯褶皱带)。  

获得作者独家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