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房子能叫资产?

文:蔡垒磊
关于资产和房子,我已经写了很多篇了,但是还有人在后台问自己什么地方的房子是不是资产——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有时候教给有些朋友一些“道”层面的东西,如果这个人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依然是无法分析出有效结论的。
资产,我说了只要能生产价值,不管它是用于生产钱,还是生产“能卖出去”的商品,还是生产情绪价值——都是资产。所以房子是不是资产?房子当然是资产,有房贷的房子也是资产,因为贷款是你跟银行结算的一笔欠款,理论上和这套房子毫无关系,只是你用房子做抵押了,万一不还银行可以收走它,仅此而已。所以贷款是贷款,你这套房子炸掉了,抵押物没了,或者跌归零了,贷款该还多少还得还多少,它和房子是要分开来看的。
那自住的房子是不是资产?还记得我说过资产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叫什么?流动性,就是这个东西不仅能为你生产价值,它还能为其他人生产价值,所以它不仅能给你住,也能给别人住,只是你选择了自己去消费这个房子生产的情绪价值而已。因此只要还有别人需要它生产的情绪价值,它当然也还是资产。
但是,不同的房子有数量不一的替代品,也有不同数量的消费者,消费者越多,能满足这种消费的房子越少,那房子的资产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比如有人在后台问的房子是那种很小的地方,很可能10年后就不能给任何人提供情绪价值了的,那么理论上虽然它现在还是资产,你也不能把它当资产看——你可能花100万买了它,那你就得按10万一年的消费预期去看待它。
买房子要去哪里?超级企业集群的旁边,富人的旁边,比如美国的硅谷,曼哈顿,洛杉矶,为什么?因为那些地方生产价值的效率非常高,所以在那里生产价值的人就有更高的时间成本,于是越靠近直接生产价值的区域,房价就越高——这就是李嘉诚当年提出的,地段,地段,地段。
但这些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这个区域的价值生产能力在下降,比如在过去15年,互联网大厂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再往前10年,那就是别的产业了,那房价的贵贱自然要跟着产业走。即什么产业最能生产价值,这个产业集聚的地方,房价就会飙升,这个产业要是不行了,周边的房价自然下跌——是这样来的,并不是你喜欢的就是核心,或者在你爸妈眼里的核心,到了你这一代还是核心,不是这样的,我们得看到资产的本质,即它能生产的价值很大,它本身很少,那么资产属性就很强——这里不管是它能生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还是它的可替代品数量发生变化,它的价格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你去买小地方的房子,虽然现在也是资产,但未来一定没前途,你去看,更强的生产力不管是在这个时代,还是下一个时代,会来你地方吗?不可能的,不管进入什么时代,都没可能,所以它的资产属性是非常弱的。中国大陆只有四个城市的房子,有相对较强的资产属性,北上深杭,虽然现在还不是买点,但等房子跌到白菜价以后,就这几个城市的房子可以捡,其他城市的房子的资产属性都太弱了——北,对应政治中心,这是中国的特点,不会变;上,对应金融中心,就是美国的曼哈顿,华尔街精英聚集的地方;深和杭里面有高新技术大厂的集群区,对应新产业新技术中心,就是美国的硅谷。
所以为什么只有这四个城市?因为国内只有三个产业是稳的,政治,金融,技术。
那你说我能不能现在就捡?虽然还可能暴跌,但我能等,等个20年30年,就不信它不起来。是,你等比特币可以这样等,等以太坊或许也可以,但房子有个特点就是会折旧,在拆迁预期大降的前提下,如果你还买了高层,比如你买次新的房子,那么流转周期一般在5~10年,再超出,折旧的影响就会比较大了,房子的资产属性会大幅下降,哪怕你在“所谓的核心”——即这个核心涨,不代表你还能涨。就像东京,虽然花了30年房价回来了,可第一这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人家30年资产翻了10倍,你才回本,这种回本的意义在哪里?成了一个人家可以随意丢掉的零头;第二是那个区域房价回来了,不代表你的房子价格回来了。
所以房子作为一种资产,你要知道它的特性,才能驾驭它。你现在买的房子,什么东西是稀缺的?不要说学区,公立学校盖章的学历,未来是持续贬值的,你应该看有没有最顶级的私立学校。再想想还有什么?周围的人是富是穷?他们在生产什么价值?每个月赚多少钱?未来10年,你所在的区域会有什么产业?是不是生产效率极高的产业?10年,就看10年,如果该区域10年内没有希望,就不要买。
买房作为一种投资,仅有在能出租给别人10年,10年后该区域的赚钱能力大幅提升,还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的时候,才成立。如果你是自住,还背上了一堆贷款,那你的消费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你没有租金收入,还要支出贷款利息,还得承担来回的成交摩擦,房价折旧,以及把几乎所有的装修费都扔水里(毕竟你自住不可能装得太差)——这个成本,你在出售的时候算算账才能弄明白。
有人疑惑说某几个发达国家的房子,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房产税和七七八八的持有费用,最后还能赚钱?那是因为人家国家的经济在大踏步发展,居民收入在飞速提升,所以房子作为一种必备的生产资料,就水涨船高了,我们也经历过这个时期,你是懂的,而现在之所以不能出手,不是水放得不够多,而是我们离经济复苏还有很久很久。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