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按摩的尽头,是医院康复科

作者 | 三伏

来源 | 最人物

500

年轻人正在抛弃按摩店,向着康复科涌去。

刚刚过去的“世界脊柱健康日”中,脊椎问题再次引起重视。

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五个部分,通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数据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超2.8亿,20-40岁人群颈椎病患病率达59.1%,脊椎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影响健康的十大疾病之首。

过去的很长时间,周五晚上的按摩店挤满了腰酸背痛的打工人,直到人们发现,医院康复科,才是真的回血圣地——

专业医生背景,没有过度按摩的风险;治疗干脆利索,没有推销办卡的负担;医保报销后低至13.8元的费用,比按摩店或健身房都划算太多。

精打细算的年轻人们奔走相告,去康复科牵引、按摩、体态矫正成了新一股小型风潮。

我们与四位去康复科诊疗的年轻人聊了聊,从她们的所见所想中,也窥见了当下年轻人的沉疴与隐痛。

有人在中学期间确诊腰突,有人在按摩店加重腰伤,有人在康复科矫正体态,也有人陪朋友去理疗,反被扣下确诊颈椎反弓。她们大多都与疼痛相伴数年,最严重的时候,她们无法弯腰,不能穿衣,人生被疼痛禁锢,也坚持着求学、工作、健身,尽力不拖生活后腿。

直到在康复科,她们看到生活的另一种解法。

500

500

2025年初,豌豆赶到康复科时,诊室门口排着长队,六个诊疗室全都满员。

她问旁边的医生,平时也这么多人吗?医生摇了摇头:“这已经算人少的了。”人多的时候,十几个治疗师每天连轴转,一天要接诊上百人。这还是仅面向学生和职工的校医院。

豌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研,刚经历了腰病复发,在床上躺了一个寒假。

焦虑笼罩着那段时间,她无所事事地刷着手机,偶然看到网友分享,说西农康复科十分专业,去过的学生都说好。

因为常年腰痛,豌豆从大学期间就开始进出推拿理疗店。高端的女子SPA馆去过,打着老中医名号的推拿店去过,几百块的理疗也做过,效果都微乎其微,“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病太重了”。

看校友们都在推荐校医院,豌豆想着,要不也去试试。

500

豌豆在西农校医院就诊时

校医院康复科的就诊流程比较简单。先在网上预约,到现场排队挂号,医生面诊完,就分配按摩医师,进行半小时的按摩治疗再加半小时针灸治疗。

医生的手法和力道也都很精准。此前因为腰间盘突出,豌豆已经足足半年没能弯下腰,医生让她两手交叉,双手握着她手上的某个穴位,她突然发现,自己能弯腰了。

“按完才知道原来外边理疗店的手法是专业医生删减删减再删减版本,纯为了赚钱才拉长疗程,怪不得好不了。”豌豆捶胸顿足,后悔没有早些发现康复科的好。

还有更好的价格,5次针灸加5次按摩的费用只要460元,医保报销后仅需138元。“光看这个价格已经不想管效果好不好了,要知道我之前做一次一小时的理疗就要400元。”

500

豌豆的治疗费用明细

最初,禾几也是被康复科的费用所吸引。

28岁的她做着办公室工作,常年坐在电脑跟前,一整天下来头脑昏沉。

工作六年,她致力于成为各大“XX真功夫”连锁店会员,有段时间,她几乎每周五都要去公司楼下推拿店报到,花上150块钱左右,做60分钟的泰式按摩——超过200块的全身SPA她不做,更便宜的中式推拿因为都是男性技师,她通常也不考虑。

她在那个店里都有固定的技师了。每次技师一按到她的脖子,都要跟一句“哦呦这么硬”,然后一顿猛捏。

按摩后第二天,她身上都跟被人打过一顿似的,碰一下就疼。但她觉得这才叫真正的到位,毕竟“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嘛。

直到朋友毛毛去中医院康复科做了理疗,回来后和她说了价格——此前她们一起在健身房报了私教课,一小时要700块,而毛毛在康复科做了7个项目,2个小时,不到200块钱。

禾几心动了。

500

按摩店常客禾几

禾几和毛毛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去了康复中心,大厅里依旧挤满了人。毛毛在做理疗,禾几和康复师闲聊,说到自己脖子疼的老毛病。

康复师问她会不会手麻,禾几懵着:“经常会,但不是压着胳膊了吗。”康复师面露凝重,说主任就在旁边的治疗室,话没说几句,禾几就到了主任跟前。

主任摸了摸她的脖子,让她转个身下腰,严肃道:“有点严重,明天到门诊拍个片吧。”

第二天,禾几拍了两张CT,正式确诊颈椎反弓和脊椎侧弯。正常的颈椎是C型向前的生理弧线,禾几的颈椎曲度已经从前曲变成了后曲。

医生给禾几开了七次的诊疗,包括推拿治疗、悬吊治疗和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花费2310元,医保报销后自费1309.8元,算下来与按摩店差不了太多,体验感却截然不同。

康复中心的治疗师并非用蛮力,而是对症下力,很多动作也需要她一起用力,和治疗师配合。理疗过程中,治疗师不断问她疼不疼,“疼就不对了”。

500

禾几有些反弓的颈椎

在康复科,不疼是一种标准,但在健身圈,疼才代表了某种效果。

很多健身教练会说,健身后的疼痛正是变强的过程。Lexie却说:“一般人健身的起点,应该是康复科。”

26岁的Lexie,已经坚持健身三年。2023年,她因颈椎不适到康复科就诊,无意间发现,那些在健身房私教课上获取的体态评估,其实在康复科也能做,价格也相对便宜许多。

体态评估通常被认为是健身的起点,发现不良的体态或姿势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但往往,很多人会习惯忽视这一步骤。

早期跟跳帕梅拉燃脂操时,Lexie就听过很多腰伤或者膝盖伤的案例,“这就是没有运动基础还不学习相关知识,瞎练,错误发力的结果”。

500

Lexie

Lexie此前在健身房做过初步的体态评估,发现自己有盆骨前倾,扁平足,长短腿的问题。她靠自学解决了盆骨前倾和扁平足,但长短腿的问题始终存在,硬拉后腰痛,深蹲也蹲不下去。

教练和网上的内容都告诉她,脊椎侧弯、盆骨旋转等体态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长短腿,这也是Lexie来康复科的直接目的,她希望专业的医生,能给到她直接准确的判断。

20分钟后,她的体态报告出来了:并非是预想的脊椎侧弯,而是腰椎往左下旋转,以及颈椎问题。

在武汉同济医院做体态评估,医保后只花了102.78元,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自主选择康复训练,费用在169元左右。Lexie选择了自己训练,医生于是给她开具了一张个人训练指导单,指导她做了套颈椎操。

Lexie说:“很多颈椎操网上也有跟练视频,对我来说,医生的一次指导相当于一次外界的刺激加深印象,虽然很多康复训练医生不是全程指导的,但是有人纠错也比居家更有效率且更安全。网上收藏的视频,基本上也就吃灰了。”

根据检查结果,她的训练结构也彻底改变。回家后,她停掉了所有高强度的撸铁和有氧训练,把功能性训练放到了主要位置,常跳的HIIT燃脂操也被八段锦和广播体操取代。

“一般人不把起点设置在康复科,那么终点可能仍然是康复科。”2023年,她在社交账号上分享了自己去康复科的经历,帖子被3.2万人收藏,宝藏康复科由此被更多人发现。

500

Lexie社交账号内容


500

提到康复科,总有人觉得这是失能或受伤后才需要去的科室,老年人居多。

毛毛这次去到康复科,却看到了不少年轻人——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女孩来治颈椎病,年轻的妈妈来做产后恢复,还有三、四个明显是学生模样的少年。

毛毛被确诊腰椎间盘突出时,也只有16岁。

高一下半年,她突然感觉腰有些痛,回家和妈妈说,妈妈笑着回了她句名言:小孩儿哪有腰?

彼时毛毛的体重基数较大,164cm的身高,体重达到了180斤,朋友说她是个柔软灵活的胖子。学校里的体育活动很多,她坚持着跑操、跳远、扔铅球,但腰部的疼痛绵密持久,始终难以忽视。

妈妈把她拉去市三甲医院照了CT,医生扫了眼片子,怀疑是肌肉拉伤,问题不大,休息下就能恢复。回家后,毛毛妈妈又听说附近有家远近闻名的正骨推拿馆,想着帮孩子松快松快,但这一按,问题大了。

一阵锥心的疼痛从臀部袭来,紧接着,毛毛发现自己没办法坐下了,“整个屁股痛到不行”。

她又被紧急送到同一家医院,医生按了按她两边的大腿,发现左右腿的触感出现偏差,怀疑是腰椎间盘的问题,做完核磁共振检查后,她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和她说:“你这个程度如果不做手术的话,以后可能会瘫痪。”

“第一次检查时,医生可能觉得这么小的小孩不会得腰突,那个年代这种病例也确实比较少。事实上,青少年时期过重的体重,真的会对脊椎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今已经32岁的毛毛总结道。

500

毛毛在康复科治疗时

脊柱方面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脊柱疾病是老年病。

诚然,在公开数据中,我国中老年人群中97%患有脊柱疾病,实际上,在40岁以下群体中,脊柱疾病的患病率正在连连攀升,脊柱侧弯也已成为继近视、肥胖之外,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豌豆也是在中学时期就开始腰痛,但她大学时课外活动参加得多,四年来很少发病,直到考研备考阶段,她长时间坐在桌前,胖了20斤,腰也越发疼痛。

2023年11月份,她听说有家老中医开的推拿馆,于是慕名前往。

她还记得,那是家开在小区里面的家庭作坊,门口连个招牌都没有,一堆人在门口排队。

进屋后,眼前是一片廉价的帘子,后面是一张皮质的按摩床,一个中年男人站在床边,上来就让她在床上趴好。她感觉到男人的手在她的腰间摩挲,将她脊椎上方的皮肤一寸寸捏起来,她能听到脊椎发出的咔咔声。她心理和身体都有些不适,但她不敢说话,想着快点治好就行。

回家后第二天,她起床时突然发现自己无法翻身。“马上要考研了,但我床也下不了,衣服穿不了,厕所上不了。我整个人都坏掉了。”也是这次,她正式确诊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让她回家静养,幸运的是,她躺了三天,恢复过来。

“可能确实会有高手在民间,但大部分还是不靠谱的。”豌豆心有余悸。

500

豌豆(考研成功版)

事实上,不只是腰椎间盘患者,颈椎病患者在按摩时也需格外小心。

根据深圳市卫健委的科普,神经根型颈椎病通常可以通过推拿方式进行治疗,但患有脊髓型颈椎病、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或伴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如果在按摩中遭到过度的压迫,很容易引发神经功能的急剧恶化,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高位截瘫。

在康复科做颈椎诊疗时,医生就嘱咐按摩爱好者禾几“不按摩、不正骨”,在网上搜索相关案例,按摩后导致瘫痪的案例在近年来也发生过多起。

2025年2月份,网友@化妆师麻麻子就因按摩不当,导致急性脑梗死,幸好救治及时。究其原因,就是在按摩颈部时力度不当,导致颈动脉血管夹层,血栓顺着血管流进右脑,压迫到神经,再晚一点救治的话,结果就是偏瘫。

久坐、低头用手机等生活姿势,正让脊柱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腰酸背痛就去按摩店按按,还是更多人的选择。


500

算下来,毛毛与腰痛结伴的日子,已经占据了她人生一半篇幅。

古话说“久病成医”,毛毛不知道这句话的准确性,只知道她桌上摆着《腰部康复训练》《精神健康讲记》《超越百岁》等健康养生类书籍,听说有本《腰背维修师》也很适合腰背疼痛患者,她也准备购入。

她的社交平台动不动就会刷到腰突患者的自救指南,“只要网上说管用的东西我都会买”,她买过红外线灯、电热毯、艾灸、护腰坐垫椅,在办公室置办了升降桌,还打算用瑜伽球代替办公椅。听说吹气球能锻炼核心肌群,她也兴冲冲买来一大包,只吹了几个,就忘在了抽屉深处。

500

毛毛在办公室置办的护腰坐垫椅

腰痛已经折磨她太久了。

16岁那年,母亲包了辆车,把她抬在后座上躺平,奔驰400公里,到北京骨科排名前列的积水潭医院和301医院问诊,301医院建议她手术,积水潭医院建议她保守治疗。她在家贴了三个月的膏药,才堪堪养好。

研究生毕业后,她在一家公司实习,每天通勤时长两个多小时,腰始终隐隐作痛,某天,她发现自己痛到已经站不直了,无奈提前结束了实习,回家养伤。

工作后,她又接连经历了几次腰病复发。一次在夏天,公司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一次在初秋,换季诱发了腰突急性期。

严重的时候,她没办法自己穿袜子,没办法蹲着上厕所,晚上疼到只能在屋里来回走动。每次定外卖,她都得叮嘱外卖员将外卖放在门口的柜子上,因为她没办法弯腰。某次外卖员赶单时,随手将外卖放在了地上,打开大门后,她觉得天都塌了。

500

和朋友旅游时

因处于腰突急性期,毛毛只能到处找地方躺着

年纪渐长,毛毛对腰病的担忧也越重。

她有个朋友,因为腰痛,放弃了工作强度较大的大厂工作机会。前不久,另一个朋友生产时,因为有腰突史险些无法打无痛分娩针,更让她忧心忡忡,“医生得知我朋友一年内没有发病,才给她上的无痛。”

大多数医生对腰突急性期的建议,都是卧床休息,不活动、不按摩。网络上纷杂繁复的信息也渲染着焦虑,长篇大论的文字下,挂着动辄几百块的护腰产品链接。

直到近两年,毛毛在信息流中捕捉到康复科的名字,突然意识到,“我需要知道一些更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只靠自己恢复了。康复科带给我的,40%的是它的治病效率,60%是来自权威的心理安慰。”

到康复科就诊时,她将自己的慌张与担忧和盘托出。医生叮嘱她要坚持锻炼,否则随着年纪增加,椎间盘水分流失,情况会更严重。同时医生也宽慰了她,让她放心备孕,至于无痛针能否使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她在康复科前前后后做了七次诊疗,带回了一套锻炼腰部的健身操,和被安利的20几元的麦肯基卷枕。医生说,够用了。

500

毛毛在康复科治疗时

在康复科,豌豆也得到了某种安慰。

与疼痛打交道的这些年,她已经摸索出一套平衡法则:学累了就去搓个澡,与15号技师见个面,坐高铁也要带上护腰椅,尽可能让腰部有支撑,听说加强核心训练也会对腰椎间盘突出有缓解作用,她又开始健身。

但这么多年疼下来,她也难免沮丧,“总觉得自己身体很差”。甚至“豌豆公主”的网名,也源于她的腰病——某次她正在腰突急性期,和朋友一起叫了网约车,上车后她立刻感觉到座椅比其他车更舒服,朋友笑着说,她就像豌豆公主一样,能精准衡量所有垫子的舒适程度。

去康复科之前,豌豆并没有对预期结果有太多的期待,“我已经对这个腰有一些绝望了。这么多年了,我寻思就这么活吧,意思意思得了。”直到医生握着她的手,她轻易地弯下了腰,她的心头猛然燃起一簇火苗。

她问医生:“我是不是病得很重。”医生回她:“你不是病得重,你是病得久。”

500

豌豆在社交平台记录了自己在康复科就诊的经历

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夏天来了,禾几又买了几板止疼药。

过去的十几年里,每到闷热的夏天,她都会时不时头疼。她甚至想过自己或许有脑部疾病,但几次体检都没问题,她干脆在每次头疼时,咽下几颗布洛芬,就这么拖到了现在。

直到医生告诉她,她的头疼是因为颈椎病,手麻也是颈椎问题导致。“甚至我在网上看到些帖子,说颈椎病还能导致脱发。不过那是个卖按摩仪的帖子。”当然,她也买过按摩仪,用过几次也闲置了。

她心里清楚,颈椎病最大的敌人是时间,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维持正确体态,颈椎的退化进度才会减缓。但颈椎病最大的帮手也是时间,看诊完那天,她一整天举着手机,没过多久,她又习惯性低下头。毛毛告诉她自己每天都会坚持做康复操,禾几震惊:“竟有如此自律之人。”

500

禾几做康复治疗时

离开康复中心很久后,毛毛还是难以忘记第一天看到的场景。

几个老人被绑在竖起的床上,明显是家属身份的人推着轮椅走过来。电疗机器前围着一圈人,她能看到他们被治疗部位的肌肉在不自觉抽动。一种生命质量下行的感觉弥漫在整个大厅,她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晚年。

走进康复科前,她坚持减肥,买各种保健品,做了许多费钱又费心的挣扎,希望能变回完全健康的人。如今,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会彻底恢复健康了,能做的只有维持现有状态,心反而安定下来。

她想着:“余生我要与腰突和谐共处了,我需要对它有更多的敬畏。”

部分参考资料:  

1、深圳卫健委|别再乱做按摩了,真的可能要命!尤其这几类人

2、中国家庭报|世界脊柱健康日|超40%年轻人脊柱出问题,低头族、久坐族必看

3、科技日报|破除认知误区 呵护脊柱健康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文中皆为化名

点击「最人物」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