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金融7日登陆纳斯达克,董事长周凯:一路转型,终走向“服务AI”
“AI的浪潮扑面而来,与其和它死磕,不如去服务AI。”这是华通金融(Waton Financial Limited)董事长周凯,美国当地时间7日在纽约纳斯达克敲响开市钟后,对华通未来发展方向所作的规划。
▲周凯和其团队
今年4月,华通金融正式登陆纳斯达克,这是他为团队交出的答卷。昨日,他身穿墨绿色T恤,显得干练清爽。谈及当下感受,他说:“好像之前会想很多,但这个时刻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过他笑着说:“让我觉得骄傲的一点是,至少让他们知道,没有跟错老大吧。”
然而,纳斯达克上市只是个里程碑。华通的故事,从服务散户、服务券商,到成为“为AI服务的券商”,一路走来,既是顺势而为,也是破局求解、然后重生。
▲周凯纳斯达克敲响开市钟
形势所逼,一再转型
回顾华通的发展过程,周凯表示:“它是一条连续的线段,而不是单个的点。”华通最初的构想是打造一家面向散户的大型互联网券商,但计划尚未全面展开,监管政策便已悄然收紧。
他回忆道,当时公司已投入大量资源,若此时转向,沉没成本过高。“所以那时候我就在想,如何把沉没成本以另一种方式输出。”
于是,他选择将既有的技术与数字化能力“打包”,转型为“服务券商的券商”。他说:“当时也是希望,至少要把这些投入收回来吧。”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当时他首次使用ChatGPT-3.5,“那真的把我惊呆了”,也意识到AI将颠覆整个金融行业。然而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你可能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两年、三年的项目,奥尔特曼(Sam Altman,OpenAI首席执行官)只要一场发表会就把你干掉了。”
正因如此,从2023年至2024年,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观察与试验,看着AI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不断思考“从何处下手”。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AI虽然飞速发展,但如果一味寻找“用AI来做什么”,风险高、难度也大。于是到了2025年,他最终确立了新的方向,与其寻找让AI干什么,不如去“服务AI”。
AI 若出错,谁来买单?
然而,AI虽然在飞速发展,但在各行各业,AI也面临相似的痛点,即AI无法为其决策负责。换言之,如果AI出错,谁来买单?
周凯坦言,目前AI虽具备决策能力,但尚不具备责任主体地位。
他进一步指出,AI的发展与人类不同,并不一定是“连续性的思维”。他解释,人类上一秒与下一秒基本上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AI则不同,它是有可能在某个瞬间发生突变的。
“从实证数据来看,AI在目前阶段是可以做到连续性的,但你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他介绍,尤其是交易领域,涉及的是真金白银,“如果AI在某一时刻发生逻辑突变,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因此,周凯指出:在AI尚未具备完整责任实体,且其连续性尚不能被完全保障之前,必须建立一个“中间形态”,也就是“和人类共生的关系”。每一个AI背后,都需有一位人类实体作为其责任人,对AI的行为进行监督并承担后果。
从风险出发,为AI服务
也正是在这样的风险认知下,周凯提出了华通的解方。
他表示,华通的做法是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让足够多、足够优秀的AI在其中被验证,并透过连续化的方式记录其表现。
他说:“我不会告诉你哪个AI明天能赚50%,但我更愿意在平台上展示一千个AI,从第一天开始的操作记录、逻辑框架与实际表现,全部以连续数据向用户公开披露。”
至于这些AI是否可靠、是否能持续盈利、是否能打赢市场,则交由使用者自行判断。
“AI要在社会中’活着‘,它需要资金、数据、算力和资源,就如同人类需要食物、住所与身份一样,”周凯表示。“既然AI尚未具备法律主体地位,那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服务它完成各项金融行为。”
基于这一理念,华通希望构建一个属于AI的生态系统。为实现这一愿景,周凯介绍了三个关键模块,作为服务AI的基础设施:
首先,是一款用于创建AI交易的工具平台。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市场判断、策略逻辑或公开数据,训练并生成专属的AI模型,执行特定的投资决策。
第二,是即将推出的交易平台“Trading WTF”。在这个平台上,使用者可为AI开立账户,让其自主进行投资交易,同时也能查看其他用户所创建的AI模型,进行学习与互动,甚至选择投资他们。
第三,则是服务AI的模块“交易时光机”。该工具可为AI重建过去的市场环境,让AI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回测与强化学习,宛如一座“AI学校”,帮助AI提升交易能力。
“选对赛道,一直走下去”
在被问到AI取代人力可能带来的社会阵痛时,周凯说:“人类文明是一条曲线,但它是向上的。”
他热爱哲学,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在他看来,如果AI能将人类从重复劳作中解放出来,让人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创造与陪伴彼此,那么这场变革,或许值得一搏。
“我们把生命的一半都交给了工作,但如果这些时间能用来帮助他人、推动文明,或单纯地欣赏世界、亲近自然,那么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更璀璨、更美好的人文文明。”
在经历过产业更迭、政策转向与技术浪潮后,周凯给年轻创业者的建议反而格外简单:“年轻是最大的资本。选对赛道,然后一直走下去。”
他强调,创业不是比拚几个“聪明的时刻”,而是一场持续走在正确方向上的耐力战。他说:“只要这件事是对的,你坚持得越久,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
“人与人之间的起点、资源、智力都有差异,但随着时间拉长,这些差异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
对他而言,这不是一句鸡汤,而是一条他亲身走过的曲线。
星岛日报海外版记者王冰岩纽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