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眼镜到车窗,电致变色成为显示技术新宠?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近期,小米一款采用电致变色技术的AI智能眼镜首发即售罄,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消费者对新型显示技术的强烈兴趣,也使得电致变色技术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目前,包括唯酷、伯宇科技、光羿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积极布局电致变色领域,推出了涵盖智能眼镜、汽车天幕等多个应用场景的产品。
比光变更“聪明”,电致变色颠覆传统镜片与显示
当前变色镜片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光致变色,另一种是电致变色。
Wellsenn XR的资料显示,光致变色的原理是材料A在一定波段的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生成化合物B实现变色,恢复原始光照条件后,重新变回材料A实现透明。
电致变色的原理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的、可逆的变化,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光致变色主要是受到紫外光/可见光等光线变化下的被动变化,代表企业有蔡司、依视路、凯米光学、明月等。而电致变色技术是通过对电流/电压的控制进行变化,其成本较高。代表企业有唯酷、伯宇科技、光羿科技、华瓴光学等。
电致变色技术融合了材料学、光学与化学等创新技术,具体技术路径又可以分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LC(染料液晶)变色、SPD变色以及EC变色,主要关注雾度、透光率、变色速度、连续可调性、材料稳定性、曲面自由度等性能指标,车窗等应用场景还会关注隔热效果等关键指标。其中,材料是影响电致变色技术性能指标的关键之一。
目前来看,电致变色技术可以用于AI智能眼镜、汽车/飞机窗、建筑智能节能窗,以及广告牌、数字显示等需要低能耗显示的场景。
在AI智能眼镜的应用上,除了今年小米推出的小米AI智能眼镜,此前也有不少AR智能眼镜已经率先用上了该技术,包括Xreal Air 2 Ultra、唯酷电致变色眼镜、小米无线AR眼镜探索版等。
伯宇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陈烨玥公开演讲时提到,在智能眼镜的应用上,电致变色技术是通过多层堆叠的纳米膜层结构,在光学镜片上进行光学镀膜,完成镀膜后,镜片通过电路与镜腿或控制器连接,施加电信号即可使镜片从透明状态逐渐转变为着色状态,而反向通电则能迅速使其恢复至透明。陈烨玥指出,电致变色技术一般不会增加光学镜片的厚度和重量。
以小米AI智能眼镜电致变色款为例,这款AI智能眼镜搭载了唯酷的电致变色镜片支持四档透光度调节,用户通过双指轻划镜腿触控区,即可实现0.2秒改变镜片颜色。
除了AI智能眼镜,汽车领域也有不少产品用到了电致变色技术,例如小米YU7 Max标配智能调光天幕。该技术由光羿科技提供。
电致变色技术革命:从智能眼镜到汽车天幕的加速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致变色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不少企业纷纷投身其中,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唯酷光电是一家集智能手写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案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唯酷光电拥有自主研发的卷对卷液晶膜生产线,推出柔性、大尺寸智能液晶手写板等产品。据了解,该公司于2018年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推出了唯酷电致变色眼镜,应用了公司的电致变色技术。
据了解,传统光致变色镜片存在变色慢、色阶不稳定、无法手动调节等痛点。随着技术的投入,唯酷光电推出的自主研发的 “Wicue CCS” 柔性液晶膜明暗无极变光技术,实现0.2秒快速变色。小米AI眼镜新品首发3分钟售罄,备受消费者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提供的电致变色技术不仅可以单色变色,还支持黑色、粉色、蓝色、紫色四色的彩色变色,深色至浅色透光率18% - 59%。
伯宇科技是一家电致变色玻璃器件研发商,致力于电致变色新材料研发和智能变色玻璃制造。官方介绍,公司的电致变色玻璃器件及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的门窗和幕墙、汽车后视镜、飞机窗户等工业领域。
伯宇科技表示,公司基于无机全固态数控变色材料开发的“数控电致变色镜片”可以为AR产品提供更自然、更沉浸式体验,已经用于三星电子、小米等厂商的智能眼镜中。
光羿科技表示,小米YU7 Max搭载了公司的智能调光天幕新一代黑色电致变色(EC)技术。光羿科技新一代黑色EC智能调光天幕,在极致暗态下遮光率高达99.85%、紫外线隔绝率高达99.99%、红外线阻隔率高达99.9%,亮态透光率6%,暗态透光率0.15%。
官方表示,目前EC智能调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超20款量产车型累计用户超过10万。主要应用于全景天幕与车窗等多个场景。
致微科技致力于电致变色薄膜电子显示屏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致微科技推出了电致变色显示屏(ECD),产品具有极低的工作电压,最低仅需0.3伏即可运行,能耗更是不到传统显示屏的1%。该显示屏支持最高200Hz的刷新率,即使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显示内容不消失。此外,屏幕可灵活显示数字、汉字及各类图形,内容更换只需通过蓝牙连接操作即可完成。
随着上述企业的布局,未来电致变色技术将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显示时代。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