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88载 共守民族记忆 共担复兴使命
抗战纪念日
2025年7月7日,历史的日历再次翻到这个沉痛而不容遗忘的日子——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整整88周年。这一年,我们也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两个关键的历史节点重合,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也是一场跨时代的精神传承。作为两岸的青年一代,我们不曾经历战火,但我们有责任、有良知、有使命,在和平年代铭记历史,在复兴路上奋发自强。
七七事变:民族苦难的起点,也是抗争与觉醒的开端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演习失兵为借口,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开火,卢沟桥硝烟四起,全面侵华战争自此爆发。自此,万里山河沉沦,四万万同胞陷入长达八年的血与火的苦难之中。南京大屠杀、长沙会战、太行抗战、滇缅公路……一段段悲壮与坚韧交织的历史,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到底的伟大气节。
正是在这场全民族的浩劫中,中国人完成了一次沉痛的集体觉醒:哪怕国破山河碎,哪怕列强环伺,中华民族绝不会倒下,血脉中的尊严与骨气从未缺席。
同根同源:两岸青年共享历史记忆
不论是祖国大陆的重庆大轰炸记忆,还是台湾民间对抗战胜利纪念的延续仪式,两岸同胞对那段历史的感知与情感从未隔绝。大陆各地修复的抗战纪念场馆,无不证明:我们虽相隔一水,但血脉共融、历史同心。
近年来,两岸青年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年透过实地探访抗战旧址、共同参与纪念活动,重新理解那段历史的重量与价值。在重庆的抗战文化街区——我们看到的是同样年轻的面孔、同样认真的表情。他们不只是在学习历史,更是在接过一代又一代人传下来的民族火炬。
八十年后,我们的使命:自强,为复兴而读书、而创新、而团结
抗战的胜利,是用无数先烈的生命与热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之中,但和平不是理所当然,而是历史的赐予与民族的坚守。纪念,不只是为了哀悼,而是为了提醒未来:弱国无外交,忘战必危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战场早已不是枪林弹雨,而是科技前沿、国际竞争、文化话语权的制高点。我们要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实现超越,要在全球化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要以我们的智慧与勤奋,把中华民族送上世界强国之林的高峰。
青年强,则国强。我们要自强,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每一次学习中下苦功,在每一项创业中担责任,在每一次民族遭遇偏见时挺身而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长城」。
历史是记忆的根,未来是行动的灯
八十八年,对历史而言不算久远,但足够让我们以更沉着冷静的视角看待那段烽火岁月。它不是遗忘的借口,而是前行的坐标。今天的我们,应当懂得——只有记住过去,才能开创未来;只有继承精神,才能实现梦想。
愿两岸青年,以铭记为基,以奋进为笔,共同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民族篇章。
历史不容遗忘,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