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了300亿的一汽,终于消灭自己的软肋

500

在上汽北汽广汽之后,一汽也坐不住了。

最近,老干部们集体“改头换面”,纷纷加速追赶步伐。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这个新势力卷到飞起的背景下,老干部尤其以一汽为主,竟然还在闷声赚大钱。

500

一切还得用数据说话,一汽也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

2025年上半年,一汽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生产整车155.5万辆,同比增长3.8%。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超44.98万辆,同比增长8.5%;自主新能源销量超14.5万辆,同比大增95.5%,增速显著。合资品牌销量112.1万辆,老大哥的地位依然坐得稳稳当当。 

500

不仅上半年销量创新高,不久前又官宣与零跑合作,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项目,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与零跑达成合作。

2025,这个老干部怎么就越来越猛了?

01

被质疑“睡着了”,一汽不忍了

在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剧变的浪潮中,一个老牌国企的逆袭故事正在偷偷上演。要知道还在几年前,一汽还差点陷入一场危机。

曾经因为在合资的光环下,一汽马自达、一汽丰田、一汽大众这些王牌,一汽活得如鱼得水。但时代变化快,当人们对合资车的滤镜逐渐消散,连日系车自己都不好卖了,日子如履薄冰。

可想而知,一汽显然也会受影响。不仅合资业务没有过去那么更容易赚钱了,以及在自主品牌上,一汽也摔了好几次跤。

500

比如一汽哈轻、一汽佳宝、一汽金杯等亲儿子,一个接一个破产或倒闭,能活下来的也是苦苦支撑。

其中的奔腾,虽然在2014年达到销量巅峰18万辆,但后续却一路下滑,到了2020年全年销量仅为8万辆,离目标差距甚远。当时蹭电影《中国机长》的热点却还被指控侵权,更让品牌蒙了一层阴影。

很多人都不看好,甚至觉得它也要重蹈金杯们的覆辙成为“败家子”。

因为新能源业务也不算太出彩,与蔚小理等气势汹汹不断高调整活的新势力相比,一汽这头雄狮一度被人质疑“睡着了”。

500

在当时,可谓是很多老车企的至暗时刻。不仅是一汽,广汽上汽等同样躲不开质疑,比如“落后新势力”“吃老本”“新能源车不出彩”等。

在新势力越来越高调的竞争之下,老车企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然而,这些老车企们证明自己的方式不是疯狂打广告,而是默默用实力说话。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一汽整车销量突破157.1万辆,同比增长6.1%。有人说它的合资业务就可以“吃老本了”,完全撑得起业绩。

但这一次超乎很多人想象的是,一汽曾经被视为“短板”的自主业务、新能源业务爆发的势头也丝毫不容小觑。

500

自主品牌销量44.98万辆,同比+8.5%,自主新能源车销量狂飙到14.5万辆,同比的增量更是相当亮眼,高达95.5%,足以打脸很多不看好老国企做新能源的人。

这份成绩单不仅跑赢行业增速,更宣告了这头“沉睡狮子”的强势回归。

一汽怎么就开窍了?

02

连出自有爆款,跟小弟学一招

和很多新势力小弟们一样,一汽的逆袭根基,也是始于爆品。蜕变堪称教科书案例,一句话总结: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

自主品牌上,先做矩阵重构,形成红旗(豪华)、解放(商用车)、奔腾(大众)的差异化梯队,清晰的打法避免内耗,也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红旗相继推出天工08、05、06等新能源车型,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9.2%。其“司南智驾”系统在长春马拉松实现全球首次42公里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推动品牌价值跃升至1410.65亿元,位居乘用车行业首位。

500

曾经受挫的奔腾,也逐渐开始出圈。以“新造车势力”为目标的奔腾,上半年销量8.7万辆(同比+43%),新能源占比高达82%。

性价比拉满的“奔腾小马”,上市一年销量突破10万辆,而全新悦意序列电混SUV悦意07以“超长续航+超级性能”定位,精准切入家庭市场,也印证了“国民车”战略的成功。

500

当然,光做性价比显然不够,技术才是能让用户买单的底气。红旗也是多条腿走路:

一方面是电动平台迭代。红旗天工平台支持800V高压架构,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像新势力一样稳准狠直击电车用户痛点。

另一方面是用智能驾驶突围。一汽的司南智驾系统通过5,000万公里路测,L3级功能已在15城落地,2025年上海车展亮相的飞行汽车,也让很多人看到老国企在默默发力。

这些成果背后是“不计代价”的研发投入。比如为打好新能源转型仗,一汽解放曾宣布300亿投资计划,红旗品牌打造的天工纯电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覆盖整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奔腾品牌自主开发了兼容纯电、增程等多动力构型的越影平台,集成超光架构、灵驭能效等技术。

与此同时,面对合资板块萎缩的行业困局,不像干脆“放任野蛮生长”的同行,老大哥一汽积极探索自救出路。

比如一汽-大众实施“油电共进”双轨战略,ID. AURA概念车首发CMP平台,一汽-大众6月份整体卖了160,110辆车,包括进口车在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1%。一汽丰田也不甘落后,虽然网上存在感比不过小米们,但销量却还是相当能打,1-6月累计销售新车377,821台,同比增长16%,也是少有的合资车还在增长的车企。

500

一汽用现实证明:

网上没赢过,线下没输过。

03

一汽的新王炸,让同行傻眼

一汽销量逆袭背后,其实是思路的脱胎换骨。

它的逆袭绝非偶然,从其战略路径得以窥见老车企的转型范本。

首先,是技术自主化。掌控三电、智能驾驶等核心命脉,研发投入占比超营收8%。其次搞品牌差异化护城河:红旗攻高端、奔腾打普及、解放拓商用。形成协同生态。

更重要的是,从卖车到卖解决方案。比如奔腾推出“三终身、两计划”服务权益,覆盖拥车全周期;红旗“夏日焕新计划”提供4万元置换补贴,直连终端需求。

500

当老干部以95.5%的新能源增速甚至超越新势力,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史才刚刚开始。

当然,一汽依然不能掉以轻心。用户思维这些说到底,也是新势力们相当擅长的长板,还得不断通过技术革新、完善产品矩阵和创新营销,最后实现销量攀升。

除了继续死磕用户痛点之外,接下来一汽还要在两件事上发力。

第一件事,是新能源业务仍要狠狠发力。虽然一汽的新能源车销量已经有明显增长,但对比同期的老国企还有一定差距。2024年东风、长安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39万辆、73.5万辆。相较之下一汽的新能源车销量为33.9万辆。

最近一汽跟零跑合作,也是加速新能源业务上的追赶进度。如今在新势力车企中,零跑汽车作为最强的黑马车企,一汽可以借助零跑汽车的技术加速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方面的转型发展,极有可能弯道超车。

500

第二件事,是把全球化当成重要逆袭武器。就像曾经的奇瑞,在国内受挫后在国外却大展拳脚,一汽也可以参考。

这些年,一汽在全球化上也没错过。解放卡车上半年出口超2万辆,覆盖88国。在菲律宾创下131辆全驱轻卡单次交付纪录,在沙特斩获近万台订单。有数据显示,2024年一汽出口总量达12.5万辆(同比+36.3%),连续四年超行业增速,显然也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营收大头。

正如曾经不少老国货逆袭翻红一样,只要用对了力气,这家66岁的老牌车企正在证明:

传统巨头未必是智能化浪潮的旁观者,也可以成为驾驭浪潮的领航者。

造人民喜欢的车,前提是先把握准确需求。

作者 | 澳瑞白  审校 | 琪琪

  视觉 | 金克斯   轮值主编 |祝余

→ 关注金错刀车评,秒懂未来智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