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为孵化出去的那些工控企业,现在技术上也完全追平了国外品牌

【本文由“粟海一粒”推荐,来自《我们真的能造车吗?这个视频让人怀疑,仿佛我们不在2025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向使英雄空BB
  • 不用那么详细,你就从冲压线开始讲讲吧,别停啊

你们俩在这儿叫什么劲儿,冲压就是济二(济南二机床集团)呀,地球人都知道,国内汽车厂冲压线现在份额90%了,国企,民企,外资,传统车,新能源车,现在只要汽车大厂在国内建厂,基本上就是济二的冲压线。

压铸国产的,小米的9100吨一体压铸,机器是海天的8800吨改装的,整个一体压铸的技术是小米团队搞出来的。

华为问界,压铸机是意大利的意德拉(也是特斯拉一体压铸机的供货商),就是上面文章里提到的IDRA,但意德拉被中国的力劲收购都快20年了,没有力劲,意德拉什么都不是。

而且,文章作者吹的一体压铸技术是华为团队负责的。

现在全世界大压铸机也就被力劲收购的意德拉还有点存在感,剩下的就是中国的海天,力劲,伊之密三家了。

汽车厂的工业机器人现在用国内品牌的确实不如外资品牌,但这个是存量惯性优势,因为之前外资车企建厂,日资基本选择发那科,安川,不二越等日资品牌,德系大多是库卡,其他多是ABB,韩系车厂甚至还选择韩国品牌。但国产机器人现在加速替代外资品牌,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日系和德系基本上没戏。

至于PL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之类的,作者要么不知道,要么是在嘎吹,是涉及生命,保障驾驶安全的系统难,还是PLC难,是从最底层架构开发难,还是建立在各种开放或封闭系统之上的应用系统难。

再说了,从华为孵化出去的那些工控企业,现在技术上也完全追平了国外品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