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要服老

500

  如果前浪已经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那就跟在跟在车子后面吧。至少不要去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1

  今天这篇文章的素材来源于微信群中的一段聊天:这个微信群是一个IT行业的高端群,群友基本都是在SAP,IBM这样的外企,做企业IT咨询服务的高管和前高管,日常讨论的话题都是企业信息化,ERP这些。

  群里有一位群友发言:我不知道企业用IM(即时通讯工具)干啥?我用企业IM,就两事:审批,看企业组织/人事调整。移动互联网这快20年了,企业在使用移动App方面没什么建树。群友纷纷响应,认为企业IM没人用,最常用的就是打卡。另一位群友认为:发邮件有留痕的价值,也可以系统性的表述一件事情,还可以一对多沟通,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式。还有群友认为,有微信就够了,不需要企业IM。

  不同组织有不一样的管理方式,政府的信息流转是通过文件流传和画圈批示,批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皇权时代的票拟和朱批。我当年做咨询的时候,信息流转是完全通过电子邮件,记得当时用的是Lotus Notes系统。后来创业,管理基本上通过邮件和微信群。现在完全依赖飞书的IM以及协作文档,邮件都很少用了。

  我职场生涯二十多年,自己的亲身体验是:IM+群+协作文档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基于电子邮件的信息流转。但一部分邮件时代成长起来的管理者,完全无法理解一个企业可以通过IM和群来管理。Slack都推出十年以上了,Salesforce天价收购Slack都5年了。在一个企业数字化的专家微信群中,还是不少人无法理解基于IM、群组和协同文档的企业信息流转是什么样子。

  旧时代成长的人,无法理解新时代,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在互联网行业也算摸爬滚打多年,但随着年龄增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还是明显下降,无法理解新生事物。

  Web3就是一个例子。我16-17年当时就研究过数字货币,ICO这些东西,但始终无法理解,为啥一个凭空创造出来的,背后没有任何资产的数字货币,能值这么多钱。当时币圈小伙伴反复和我讲“共识”的力量。货币本身无价值,有价值是因为有共识。我似乎能理解,但还是心底不相信。当然,这块也就没赚到钱。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不服不行。

  2

  看一些老一代经济学家的观点和演说,比如张维迎张教授,许小年许教授,也会有“他们老了”的感受。他们的观点数十年来基本都是前后一致的,主张自由竞争,主张市场化,反对政府干预,反对产业政策。

  他们的观点形成于青年时期接受的美式经济学教育,二三十年前,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那段时间,他们的理念毫无疑问起了非常正面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市场经济是好的,但政府完全不干预,也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个赶超国家来说,技术、品牌、生产、销售什么都不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完全市场化,只依靠市场是无法实现赶超的。

  中国的产业政策虽然造成了不少浪费和内卷,也有不少不良商人骗到了补贴。但实打实的造就了几个在全球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通产省搞产业政策也搞得不亦乐乎,结果也很成功。今天,美国在一些领域落后了,美国政府的对策也是政府干预,搞产业政策...... 

  张教授许教授的观点,已经被现实证明是偏颇极端的。产业政策,政府干预虽然有浪费有低效,但真正执行到位,确实能帮助一个国家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最近几年,张教授许教授的观点,在现实中被频频打脸。但我也理解他们,让已届耳顺古稀之年的他们改变一生坚持的理念和观点,也非常困难。

  世界上不存在万世不变的普适真理。过去正确的,未来不一定正确。在美国正确的,在中国不一定正确。

  之前一篇文章,写了中国的《中国的“西式人文知识分子”》。这些“西式人文知识分子”也老了,他们永远走不出“西方正确”,“中国错误”的信息茧房,无法与时俱进。当现实没有遵照他们的理念发展时,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理念,就只能诅咒中国,恶狠狠的说什么“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了。

  3

  再优秀的人,老了就是老了,不管怎么努力,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下降。年青时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很难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人老了,就要服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老化,人生观世界观也不可避免的老化。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因为人的认识受了许多社会条件的限制。前浪老人无法接受新一代人的观点和理念很正常,不能强求。

  但人老要服老。如果愿意承认自己老了,虽然不理解,但对新生事物有开放心态,就不是无可救药。

  如果不服老,知识和心态已经过时了,还是觉得自己永远正确,就会一次次被打脸,一次次失败。老人要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不要“爹味十足”,要尊重新一代人的观点,不要倚老卖老随便下“小孩子你懂什么”的结论。

  如果前浪已经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那就跟在跟在车子后面吧。至少不要去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

  前浪的观点如果过时了,错误了,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被现实否定。如果前浪能接受这种失败,就可以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观点适应外界的变化。就算固执己见,不改正自己的观点,也至少要尊重客观现实。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条永远不会过时的普适真理,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牢记这个原则,践行这个原则,在被现实打脸时能反思自己,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就不会被时代淘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