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大而美”法案是本世纪最危险的债务陷阱?

王湘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导读】北京时间今天(7月4日)凌晨,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8票赞成、214票反对通过了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该法案因造成联邦援助削减、长期债务增加和为富人及大企业减税等而备受争议,更有可能加剧美国财政风险。“大而美”法案会让美国大而美还是大而“脆”,属实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认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特朗普2.0时代,其最鲜明特点就是砸场子、搞破坏,摧毁现有的经济秩序和国际体系,挑起美国对各国、所有国家对所有国家、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对抗。令人揪心的是,美国国内也尚没有表现出有一种力量和机制能够约束特朗普的肆意妄为。但好在世界历史的走势,总是会受到多方博弈的合力制约。并不是某个领导人拍胸脯、说大话就能成事的。

基于此,作者对特朗普2.0时代国际局势可能的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即目前法案的情况而言,作者的预测正在一一上演。作者认为,特朗普2.0时代国际局势将会从六方面发生演变:一、由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必然会摧毁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化体系,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改变美国的盟国体系和全球战略;二、美国有可能出现“税债型”新式帝国主义;三、俄罗斯将再次获得全球大国地位,而欧洲正在失去全球影响力;四、中国的全球地位稳步上升,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堂堂正正的一极;五、世界正在走向新战国式的多极化时代;六、未来的世界秩序将是“竞争式共存”的多极世界秩序。

本文原载于《文化纵横》2025年第3期,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税债型帝国主义”: 

收缩中的美国与全球新格局

特朗普2.0是1.0的迭代升级版。在特朗普1.0时代,特朗普政府实施了自里根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全面放松金融监管,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制裁行动,对中国发动了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还对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多个贸易伙伴采取了类似的关税措施,引发了全球贸易的紧张局势和经济波动。在国际政治领域,特朗普一切外交政策均以美国利益为唯一出发点,将美国自身利益置于首位,强调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对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机制采取强硬的否定态度。美国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条约,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对国际秩序和全球合作架构产生了较大冲击。

如果说,特朗普1.0的主要特点是捣乱、搅局和退群,那么,特朗普2.0最鲜明特点就是砸场子、搞破坏,摧毁现有的经济秩序和国际体系,挑起美国对各国、所有国家对所有国家、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对抗。特朗普2.0的时间不长,其给美国乃至世界的震撼却很强烈。先是在全国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宣称要占领巴拿马运河、收购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继而是要与乌克兰签订矿产协议来促进俄乌停战,接着去炸胡塞武装、威胁要轰炸伊朗,然后就是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于4月2日向世界60多个国家开征“特朗普税”,其中最低为10%,最高为49%,向世界开启“关税战”模式,使得二战后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遭到毁灭性打击。几天后,在美国金融市场遭受股债汇三杀的压力下,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国家暂停增税90天。美国股市连跌数日进入“技术性熊市”,全球金融市场遭到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又进入全面衰退的趋势。据称,特朗普家族公司在股市波动中获利颇丰,这与其之前推出虚拟数字货币“特朗普币”一起形成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观。总统利用行政权力放消息“炒股”,公开、直接“炒币”,成了特朗普2.0的一道奇特风景。

500

对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其视为疯子或傻子,更不可因此而轻视他。这是因为,特朗普现在担任着美国总统,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大权力、并可能对全球社会带来巨大破坏的人。如今,美国现有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两党相互制衡的机制,都似乎在特朗普的冲撞下逐渐失灵了。美国国内尚没有表现出有一种力量和机制能够约束特朗普的肆意妄为,这是特朗普2.0时代令人揪心的情景。然而,对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其所追求的目标无论多么狂放不羁,都必然会受到自己国家力量的局限,也难免要受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制约。看看泽连斯基在白宫硬怼特朗普和万斯,俄罗斯普京对停火谈判的拿捏,中国与欧盟对“特朗普税”的反制,乃至胡塞武装“硬刚”美国航母编队、保持对红海的持续封锁,就可以判断出,特朗普在2.0时代的所作所为依然有着难以逾越的能力边界和权力制约。世界历史的走势,总是会受到多方博弈的合力制约。并不是某个领导人拍胸脯、说大话就能成事的。

那么,特朗普2.0时代国际局势有可能会如何演进呢?

一、全球现有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最近指出,由于科技的革命性进步、货币与信用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各国内部矛盾激化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全球正在经历一场“完美风暴”,人们面临着全球货币体系、地缘政治和世界秩序的崩溃。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在特朗普政府看来,目前的全球经济秩序对美国不利,美国吃了大亏。要想让美国再次伟大,就必须摧毁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全球化体系。摧毁现有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必然会冲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也会改变美国的盟国体系和全球战略。特朗普急迫地推进俄乌停战,是要从根本上遏制西方体系在冷战后持续扩张的势头,进而瓦解主要依赖美国提供公共安全支出的大西洋联盟,以减轻美国的全球负担。这意味着,欧洲依靠美国、狐假虎威式的西方强权体系已然分裂。整个西方开始沉沦、无法再充当全球事务的主导力量,甚至已不再是一个政治、经济、安全的统一体了。原有全球格局中延续多年的东西南北板块,将进一步分裂为破碎化的世界。

二、美国有可能出现“税债型”新式帝国主义。特朗普政府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在 2024 年 11 月撰写了《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即所谓 “米兰报告”。报告认为,现有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对美国不利,提出了一套旨在重塑这些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和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战略框架。其主要目标包括:减少贸易逆差、重振美国制造业、提高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求其他国家共同承担维护美元霸权的成本。其基本手段是:逐步、大幅提高关税;通过强制推销美元无息世纪债,解决“特里芬难题”和美债台高筑问题,防止美元被高估而导致制造业外流和贸易逆差。从当下特朗普政府推行 “对等关税” 等经济政策举措看,米兰报告中的观点和建议对特朗普产生了直接影响。根据米兰报告,特朗普政府意图强迫对美有贸易顺差的国家购买百年无息美债,试图用这种强权手段解决特里芬难题,以摆脱美元困境。这种既要收取铸币税又要他国买单的霸蛮做法,显现出一种新型帝国主义的雏形——即以强征高额关税、强卖无息美债,以获取超额利润的“税债型帝国主义”。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美式税债型帝国主义”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对美国市场高度依赖、能够接受特朗普“让美国再次强大”价值观、需要美国提供安全保护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在特朗普的强力推进下,“美式税债型帝国主义”有可能形成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经济、政治、安全小圈圈,却难以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全球化新模式。“美式税债型帝国主义”的实质,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帝国体系在漫长收缩、衰落过程中的一个中间形态。

三、俄罗斯将再次获得全球大国地位,而欧洲正在失去全球影响力。俄罗斯通过俄乌冲突,赢得了国运之战。从军事角度看,俄罗斯是付出了惨重代价却基本达成战争初始目标的惨胜;从战略上看,俄罗斯无疑获得了大胜,标志是重新成为全球棋局的棋手国家。在经济上,俄罗斯抵抗住了西方世界全面的经济制裁、封锁和绞杀,证明自己具备了自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经济能力,足以在丛林世界生存与发展。这使得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通过此战为斯拉夫民族和俄罗斯文明重新获得了在全球餐桌上的席位。俄乌冲突之后,欧洲的全球影响力黯然失色,逐渐成为自顾不暇的二流角色。欧盟被特朗普视为“占美国便宜”的地区组织,已经在全球餐桌上失去了座位。而反俄先锋乌克兰成为弃子被摆上餐桌,乌克兰被迫以国家资源偿还对美国和贝莱德公司的债务,其背后的深层信号是,在当下的世界上再也没人可以免费搭乘美国的安全便车,全球治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正在加速向超主权跨国资本控制的模式转变。

四、中国的全球地位稳步上升。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劝和促谈,中国既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也重视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对俄乌冲突,既讲历史经纬,也讲是非曲直,站在和平一边,公道一边。中国的立场赢得了各参与方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表现出中国在全球重大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特朗普关税”,中国“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不挑事、不怕事、从容应对;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则应之以“奉陪到底”,迫使特朗普在关税战中朝令夕改、进退失据。中国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不会选择当特朗普“税债型帝国主义”的仆从国,而是要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堂堂正正的一极。中国的重大战略选择,固然离不开综合国力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有天下大勇者“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的大国气度。

五、世界正在走向新战国式的多极化时代。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有以美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体系开始土崩瓦解。在美国放弃承担全球责任、不再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情况下,世界开始大乱,并逐步走向大争之世。从目前情况看,特朗普的美国是要搞美元美债关税圈,在这个小圈子中承担最低代价、占有最多资源、获取最大利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进行竞争。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是要建设“环连亚欧、穿越非洲”的朋友圈,包括结成完整产业链、创新链、经济货币圈、共同市场、安全区,成为涵盖经济、政治、安全、科技、文化等多领域互利合作、彼此认同的泛亚区域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无疑会成为世界重要的一极。而欧盟亦有成为世界一极的愿望与潜力,但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极,欧盟要具备政治、经济、科技和安全的自主性,不能成为特朗普“税债型帝国主义”的附庸,同时还要保持开放态度,放弃对具有巨大资源、强大安全能力和全球政治经验的俄罗斯的敌视态度;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也应改变老欧洲固有的轻视与傲慢,抱有更坦诚、平等的态度展开互利合作。只有这样,欧洲国家和欧洲文明才能保持住在未来世界上的一极之地。未来世界,将是多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力量极共同塑造世界秩序的时期。

六、“竞争式共存”——多极世界的未来秩序。毫无疑问,暴力仍然是历史的清道夫。在走向多极世界的过程中和多极世界上,战争与暴力依然如影随形、难以绝迹。但有所不同的是,在当代军事技术和产业链下,具备成为世界一极能力的主要大国已经垄断性地控制了核武器和航天体系,形成了对全球感知、全球打击能力的垄断,进而塑造了数个全球性大国共同统治下的总体和平秩序。对于不具有全球力量的小国来说,未来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生存是第一要义。而对于具有意愿和能力影响全球事务的大国来说,彼此关系是基于具有相互毁灭实力的平等关系。在大国之间的所有领域,彼此均会使用一切办法进行竞争甚至对抗,国际社会充斥着贸易战、科技战、货币战、金融战等诸多超越领域界线的混合战争。然而,大国之间将竭力保持总体的和平,确保互相间不爆发鱼死网破式的全面热战。从特朗普极力推进俄乌停战、明确表态如果大陆统一台湾将对中国收取200%关税的言行看,美国现政府并不打算介入与其他全球大国的军事冲突。显然,在美国军事工业产业链已经难以长期支撑类似俄乌冲突强度的中等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还保有理性的领导人,不会选择与其他大国贸然开战。其实拜登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就提出,中美之间的竞争是“共存竞争”,而不是“零和游戏”。这是一种基于力量对比、并带有哲学思考的理性判断。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多极世界中一定会充满竞争,然而大国竞争要讲规则、过程要可控,最关键的是,大国竞争的目标不是要彻底消灭对手,而是要学会与对手共存于世。多个国家、民族、文明能够通过可控的竞争实现多样化共存,这无疑是未来多极世界秩序的要旨。

特朗普2.0刚刚拉开帷幕,它会是4年短暂时光,还是足以在历史上留下长期印记的特朗普时代?它是英国诗人吉卜林预言帝国坍塌的“轰隆巨响”,抑或不过只是“扑哧一声”?对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