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苦的真实体验以及感受,事实证明吃苦对人生没啥意义
之前我们讨论军训吃苦,是不是有这个必要,没苦硬吃,是不是真的对人生有意义?
很多人说吃苦挺好,人需要多吃点苦。好,今天我和大家回忆回忆,我之前吃过最大的苦。
有多少中国人,从来没见过棉花长啥样?
不,不是你以为的那种棉花,田里面白茫茫一大片,那是已经成熟的棉桃炸开以后的棉花。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棉花。
真正的棉花,是开花的那种棉花。
刚开的时候是白色

基本上当天下午就会变成粉色

第二天就变成深紫色,再然后就差不多该谢了,长成小小的棉桃。
如果说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真实棉花,或者他们在网上看到过相关图片,毕竟网上随手一搜也能找到,但棉花开花之前的花骨朵,没有亲自种过棉花的人,肯定是没见过。即使在网上搜也找不到几个真实图片。
它长这样

两三片叶子中间夹杂一个小小的,白色花苞,层层未绽放的花瓣都还包裹在一起。
这玩意,简直是我一生噩梦。
我这辈子,干过最辛苦的农活,就是天天搞这些花骨朵。
事情还要从1997年说起。

那年我小学刚毕业,一个漫长的暑假即将开始。
村里附近一个国营农场,正准备搞杂交棉花育种,培育一种全新扛病虫害品种。
这是怎么回事呢?
9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棉花种植区域棉铃虫大爆发。棉铃虫长啥样,你也不用知道,反正这玩意专门吃棉桃,而且是刚挂果的小棉桃,棉桃被它吃了,怎么还有后面的棉花?
所以就一直要打农药,治它。

但是经过几年发展,棉铃虫抗药性越来越强,最后市面上所有农药都对这玩意没啥用了。不得已只能从国外引进转基因抗虫棉,这玩意很贵。

国内引进以后,各地都在想办法用这种抗虫棉种,来搞杂交选种,简单来说,就是用国外优质棉种开花的花粉,给本地棉花人工授粉,杂交育种。
所以要干的活是什么呢?
第一天下午,把棉花田里所有即将绽放的骨朵,把它剥开,露出里面雌蕊柱头;
第二天早上,用抗虫棉种开的花粉,给昨天剥开的雌蕊人工授粉。
为什么要这么搞呢?
因为棉花是雌雄同株,可以自授粉,当棉花彻底绽放以后,中间柱头是雌蕊,旁边围绕柱头一圈的花芯,是雄蕊。
图片长这样

如果没有人工干预,花开以后当天,棉花就自授粉了,要人工授粉选育新品种,就必须防止它开花,就得在它还是骨朵阶段,就把花瓣统统剥离,只留下中间的雌蕊,第二天用抗虫棉的花粉给它授粉,这样杂交的后代,才可能具有抗虫性。
当然,在1997年那个时空,我根本不懂这些。
我只知道要干这些活儿,第一天下午顶着烈日剥开所有即将绽放棉花的花苞,第二天早上用花粉,给所有剥开的花苞授粉。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区分已经授粉过的花苞,和那些刚刚剥开的花苞呢?毕竟花苞剥开以后都一样啊?所以就得用一根红绳,系在刚刚剥开的花苞树枝,作为记号,第二天授粉以后,再抽离这根红绳,这样的话,刚刚剥开的花苞,永远都是有红绳标记。
所以,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无穷的。
当然,这些当时我哪里懂啊?这些都是人家农技站科技人员搞出来的办法,教会了农场职工,然后再雇佣我们这些孩子,在暑假干这个活。
有人可能又问了,为什么不找大人来干?
因为棉花开花季节正好是7、8月份,正是水稻生长旺季,隔三岔五就得去打农药,除草,抗旱浇水,家里的大人忙不过来,我们这些刚刚小学毕业的孩童,正是能干活的时候。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这个活,必须在下午2点左右,太阳最猛烈的时候,一头扎进棉花田,大人在里面干活能被晒死,而我们这些孩童,刚好可以躲在棉花田树荫下

没有见过真实棉花田的人,可能不知道,棉花植株能长一米多高。种棉花,都是一行一行,每一垄棉花田之间空地,用来走人,之所以留出这片空地,就是为了让人去打农药,治那该死的棉铃虫。
后来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棉花以后,就不用留这么宽的空地了。所以要感谢科技啊,没有农业科技,今天多少人还困在土地上。
好了,这个活为什么这么辛苦?这么累?以至于快30年后,我对各种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因为每个人要负责一垄棉花田,长度大概100米,大概有300棵棉花树?具体数字我不觉得了,在棉花刚刚开放最初两天,还比较轻松,每天处理的花骨朵大概300个,500个,但是仅仅几天以后,棉花开始大爆发,每天要处理的花骨朵瞬间上升到1000个,1500个,最高峰我记得,一天我用掉了2000根红绳。
2000个花骨朵,你知道全部把它们剥离,再搭一根红绳,得用多久吗?
我们算平均10秒钟一个,这都得是非常熟练工,至少剥开了上万个花骨朵以后才有的功力,那么这就是20000秒,就是300多分钟,就是5个多小时。
但你不可能一直不停,中途怎么滴也要休息休息,擦擦汗,躺地上喘口气。
有好多次,我躺在冒白烟的土地上,透过头顶斑斓的棉花叶子,看到阳光从那些缝隙穿过,投影在我身上,时光似乎停止,一直停留在某一刻......
今时今日,我依然记得那些白色的光影,棉花田密不透风,像一个大蒸笼,身上到处都是淌汗,从下午1点,干到天基本抹黑,晚上7点半左右。
有那么几天,即使这样也干不完所有的棉花骨朵,所以在最高峰那些天,早上5点天蒙蒙亮,我们就得起床,把昨天没有剥完的骨朵,继续剥。
农场工作人员会监督所有这些,当然,你可以偷懒,把某些骨朵偷偷扯掉,但农场规矩是,你得达到基本目标,平均每棵棉花植株上面必须挂多少个棉桃,否则工钱就要打折扣,超出部分另有奖励。
所以,没得说,一整个暑假,我都投身在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棉花田。在最初比较轻松的10天,和最末尾比较轻松的10天之外,差不多有30多天,每天都是1500个以上的棉花骨朵,等待我剥开它的花苞,那个夏天,似乎都没怎么下雨,一直都是那么炎热的光,和蒸笼棉花田,喘着粗气躺在地上喝口水的我,13岁的天空.....
这场苦头,我吃了不止一次,第二年初一的暑假,我又干了一回,而且这次规模更大,来的同龄小伙伴更多。
到底有多辛苦?现在已经很难形容。
到底吃了多少苦?可能我也早已忘记。
好,回忆完这场刻骨铭心——当然也不至于,开始讨论今天文章主题,吃苦有用吗?吃苦对以后的人生有多少用?
很多人,尤其是某些父母辈,或者典型的小农主义劳保群体,或者是义和团爱好者,总喜欢说人要多吃点苦,对以后的人生有用,吃苦可以磨练你的意志,磨练你的精神,让以后的人生受益无穷。
不可否认,吃苦确实能磨练人的意志和精神,经历了这些吃苦经历以后,可能以后面对各种挫折,确实有某些正面作用。
但是,因为这些,你的人生就可以更成功了吗?
那么,回顾当年和我一起吃苦的小伙伴们,我告诉大家一个基本事实,1991年我上小学同班同学有100多人,最终考上大学的大概有5、6个;1997年和我一起走入初中的同学,最终考入大学的大概有10个出头,我们这一代中西部农村地区80后,80%以上,是初中毕业就拿着镇上派出所办的假身份证,去广州打工,继续吃苦,初中住30多人大通铺,初中毕业以后继续睡南方狭窄潮湿集体宿舍大通铺...
多年以后,他们可能辗转多地,随波逐流,徘徊逗留...
当然,还有更多我们的父辈那代人,可能连小学都没毕业,一辈子前30年在农村这样吃了无数的苦,2001年入世以后,像潮水一样涌到珠三角各种工厂打工,如今都已经年过60,退而不休,继续从事工地上的杂活,或者各种工厂保洁......
这一代人,和他们的下一代,80后的我们,大多数出身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农民们,一辈子吃了多少苦?
他们有几个人,可以称得上,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中国60后-90后,差不多4亿?5亿农民,他们吃了多少苦?他们有几个人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对比城市户口的孩子,你扪心自问,对比上海这种发达城市出身,哪怕是上海郊区的农村,多少人拆迁,一夜暴富;广州还有多少收租的阿伯,他们当年也是广州郊区农民,后来在城中村建了多少密集楼房,等待受阻。
你觉得,是前面我提到那几亿中西部农村的农民,今天过上了更好的日子,还是上海、广州的城里人,从小就拥有了不一样的生活?
人生,是靠吃苦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吗?
看完这篇,你是不是能够同意,只要愿意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