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问题,本质上是电影创作从“文艺作品制造”异化成了“宣发+烧钱游戏”
【本文由“败灯是摔王跪王稀王”推荐,来自《中国电影票房不好,恰恰是流量明星大举进入国产电影成为主演开始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中国电影的问题,表面上是流量明星大量涌入导致作品质量下滑,本质上是电影创作从“文艺作品制造”异化成了“宣发+烧(洗)钱游戏”。问题的根源两个:一是人才培养方面彻底摆烂,艺术专业变成小圈子自留地,无法足量提供真正专业且有热情的人才;二是影院这种最关键的基础设施被资本完全掌控,排片变成了资本拿捏创作者和进行交易的筹码,大部分创作方相对于发行方处于极端劣势地位,不得不以让资方入股、排演员等方式争取筹码。现在这两个问题融合在一起,就是整个电影产业高度的圈子化。
想要解决中国电影现在的问题,如果要尽快出效果就是两个思路,一个是人才培养方面,对相关院校专业进行整顿,首先提高录取分数线(尤其是文化分),提升毕业生专业素质,其次给非科班新人进入行业创造机遇,确保行业新血的质量;第二个是让国营资本大胆进入电影院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投资,把“国产电影保护月”这种政策调整成“新人电影保护月”,给那些无资本背景的新一代电影人最基本的专属保护空间,从而发掘出有能力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