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总理默兹对大陆当下的纠结无语
近日默兹在德国的民意开始小幅回升,明显得益于其努力曝光外交场合,光鲜地与欧盟及各国主要领导人,光鲜享受荧光灯的聚焦,尤其是造访白宫加拿大七国峰会以及海牙北约峰会三次与懂王同框出镜,给德国选民有了北溪被摧毁后重获大国礼遇的心理满足。前天德国国家电视一台在黄金时间段,给他安排了70多分钟的专访,尽管质疑了他就职两个多月以来,外交成就华而不实,但是捧场忽悠观众努力和效果明显。该专访刻意回避大陆作为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任何争议话题,只字不提联邦政府新中国战略设想,明显是联邦总理府和电视台事先约定,令人感慨同时联想万千。
“狭窄的水域,危险的暗流 ”,是默兹去年 11 月读到的一本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冲突书的书名。这本书无疑引起了他对大陆固有成见的共鸣,主导了默兹在联邦议会的就职演讲,公然强调系统竞争体制对立的对华风险,萧规曹随了前绿党女外长的对华立场。在其首次政府声明中,联邦总理不加掩饰地审视了北京与德国缺乏和谐的大国政策。除了 “日益增长的系统性竞争因素”,他还对 “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 ”表示 “极大的担忧”;并宣布计划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维系 “战略去风险 ”的前交通灯柏林政府的对华关系定位。默兹这次演讲中规中矩,在现黑红联盟执政协议中,中国主要被归类为 “系统性对手”;虽然与中国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的合作是为了共同利益,但联邦重点,是减少经济依赖性和政治风险。
默兹这一通对华关系表述,无疑完全符合当下德国主流媒体逢中必黑的政治正确,以及商界大佬们的共识。宝马大股东家族核心成员Stefan Quandt,在一次宝马基金会演讲中引用了政治学家 Constanze Stelzenmüller 博士在《经济学家》杂志上,对德国当下处境的总结: “德国将其安全外包给了美国,将其能源需求外包给了俄罗斯,将其出口驱动型增长外包给了中国”。他继续展开了“狼来了”的当下德国主流媒体叙事: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种诊断过于大胆,但可以肯定的是,德国多年来通过 “外包”--或者说 “单一采购”--成功实践的繁荣模式,在现阶段的对抗中被证明是缺乏远见的。这位德国前首富家族成员继续担忧道:这三个国家的价值体系,越来越偏离我们的理想,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与民主西方拉开了距离,而且步子越来越大--遗憾的是,这与之前充满希望、互惠互利的和解阶段形成了鲜明对比。
德国主流社会对大陆只见风险无视既得利益和未来战略机遇的始作俑者,无疑是被美国渗透成千疮百孔的60年代风起云涌环保左翼群体政党,即美国代理蹦床运动员们把控的绿党。不久前,巴登一符腾堡州绿党州长克雷奇曼先生,还自我批评地询问该州的企业家们: “面对系统对手,我们是否过于天真”。如此对天性缺乏自信骨子里不停质疑世界的德意志民族而言,对过去主要财富和经济增长来源大陆市场失去的忧心忡忡,和面临大陆实体经济急起直追竞争现实恐惧,就交织成了虚幻的系统竞争臆想。当然从未造访大陆有亲身感观的联邦总理个人,因其职业生涯和个人被美国犹太资本扶植荣登大位的背景,第一份执政宣言如此对华完全符合人之常情。
在他十多年的商业律师生涯中,他对中国合作伙伴产生了不信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他的圈内人透露了这一内情。据一位熟悉这位总理想法的人士透露,他原本希望自己对中国的批评立场,有助于与特朗普政府建立关系;默茨曾多次表示,他对与美国总统达成政治协议持开放态度。默茨默默地将中国视为对德国安全的生存威胁,并决心遏制与中国的关系;这将危及去年的进出口总值,接近 2460 亿欧元中德贸易关系,导致德国外贸经济可能在不堪负重特朗普关税贸易战同时,被柏林对华冷战政策雪上加霜重创。基民盟议会党团的另一份文件显示了冲突的可能性:该文件显示了更强硬的对华路线,并建议审查大陆投资,将德国企业生产和供应链从大陆转移到欧洲,并使贸易关系多样化。
约翰-瓦德普尔(Johann Wadephul)和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是基民盟摆脱默克尔与北京 “战略伙伴关系”幻想的设计师,他们分别担任外交部长和议会党团领袖的重要职务,这为默茨时代更加意识形态主导的对华政策,带来了令德国企业届恐惧的前景。德国各主流商业媒体都在喧嚣,在对华贸易关系方面,联邦总理应该明确拒绝那些多年来一直反对价值观决定对华政策、现在又在推动与北京和解以应对特朗普对欧洲的贸易战的声音。德国商报甚至点名德国工业联合会马塞尔-弗拉茨舍尔(Marcel Fratzscher),旗帜鲜明批评他把北京视为全球贸易多边主义的保障者和对抗特朗普的可靠伙伴是可笑的,要求默茨必须坚守亲美反华立场。
柏林当下对华种种表述,已经引起企业界严重焦虑和反弹,包括宝马股东在内的商界大佬们最近纷纷公开暗中发声,要求柏林政府对华政策需政治上慎言慎行,经济上主动有所作为。中国北方德国商会总经理奥利弗-奥姆斯(Oliver Oehms)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将中国视为 “系统性竞争对手 ”的做法, “不符合在华德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的 “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德国新政府的更多支持,将降低风险与有针对性地参与中国市场结合起来”。在一封联名信中,在华德国企业表达了他们对默兹政府的期望:他们认为有必要更加开放和营造 “中国能力”,在华德国经理人呼吁未来的德国政府,对在华德国企业予以更多支持而不是设置意识形态绊脚石。他们在《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自己的核心诉求:“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保持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承诺”。根据这份长达四页的立场文件,现行联邦政策所要求的风险管理不应导致 “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参与”。
根据德国电视一台与默兹的对话只字不提北京判断,总理府应该被商界对系统竞争说辞的巨大反弹震惊,联邦总理开始回避中国战略话题,希望静观欧盟对华战略是否柳暗花明,以及懂王对欧对德国贸易关税战水落石出后,再顺风扬帆北京。默兹首次出访北京暂定今年10月,联邦总理应该还有足够时间,默不作声且行且作壁上观。
孟凡辰博士2025年7月2日星期三于莱茵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