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科技发展最大阻碍是:科学共同体对于科技成果,什么是重要?什么是基础?

【本文由“特离谱必败”推荐,来自《真正的基础研究就是实用》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目前人类科技发展最大的阻碍是:科学共同体对于科技成果,什么是重要?什么是基础?拥有自我定义权。然后在不通过产业界进行生产的情况下,将重要的和基础的成果进行变现。而这个“科学共同体”另有一个恶名昭彰的名字:学阀。

这种现状产生了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科学界有一种灾难性的基础研究崇拜。因为所谓的“基础研究”投入小,周期短,收益大。一个科研成果,如果不知道有什么用,那么只要科学共同体将它定义为基础科学,甚至顺便将它定义为“重要”的基础科学。那么它不管有没有用都可以让科研工作者拿到好处。

基础科学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指的是过于前沿,以至于与现有的科技体系没有形成衔接,所以暂时没有大用,但是将来一定会有大用的科学成果。但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可能是相反的。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工程技术的发展是领先于理论研究的。以至于工程技术工作者普遍大量的采用经验公式或者大量的实验,而不是用某一种理论来指导工作。理论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成为了对工程技术发展成果的追认,因此对工程技术的发展没有直接帮助。

2,相当多的工程技术成果也被定义为基础,但事实上是因为它们在综合性能上比现有的工程技术成果要更低一些,没有实用价值。或者叫现有工程技术成果改进幅度不够,不值得投入生产。

3,学术界生产出来的成果,绝大部分事实上就是学术垃圾。这样的“成果”被生产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某些方面的变现需要。虽然它们根本就是一点用都没有,但是只要被定义为“基础研究”,就没人能说它们“绝对一点用都没有”。

4,中国人的成果,只要不被定义成为基础研究,就可以等而下之,从而把真正做出有效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排除在科学共同体的顶层之外。也因为如此,会有无数的科技工作者绞尽脑汁去满足科学共同体顶层成员所制定的所谓规则。

说到底,学阀共同体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声望和地位,通过对“重要”和“基础”的评价和定义权,拔高自己,压制他人,与金融、媒体、官僚体系合谋攫取名和利。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基础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科技工作者无能的遮羞布。当某项研究“成果”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什么用的时候,只需要把它包装成基础研究就可以了。只要是被定义为“基础研究”的东西,就可以不用考虑其现实价值。可以在科学共同体和媒体的共同吹嘘之下将其价值无限拔高,科技工作者兜里能揣进多少,完全取决于他们能吹多高。

还是那句话。当人类登上巅峰,整座山上每一块石头都是基础,无论这块石头是理论的,技术的,工程的,生产组织的,都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