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酒当一种金融产品炒作,实际就是一个隐形的庞氏骗局
【本文来自《白酒价格彻底崩塌,经销商哭诉:卖一箱亏200,挺不住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没事,继续涨价就好。庞氏骗局嘛,只有涨价才能继续玩下去,一旦跌价,就是崩盘的开始。把茅台卖个七八万一瓶,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嘛。
中国的白酒,早就危如累卵,可笑还这么多人在里面沉迷,没看出这十年白酒炒作的逻辑。
可以参考几十年前的北方兰花炒作,几万一盆的兰花(相当于现在上百万一盆),然后是红茶炒作,数万数十万一饼的大红袍等等,最终结果哪一个不是一地鸡毛。
把白酒当一种金融产品炒作,实际就是一个隐形的庞氏骗局,白酒只不过是欺骗者手里那个涨价的标的。
白酒在改开后一直作为一种饮品正常发展,大概十年前,茅台出了一位金融鬼才,开始每过几个月就提价一次,另一方面酒厂吹嘘白酒越老越值钱,故意压缩产能,制造市场供应紧张局面。茅台估价从当时100多元开始暴涨。
其他白酒厂一看:还能这样玩,于是纷纷跟进。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白酒涨价狂潮,茅台由几年前的200多元翻了十多倍,涨至几千元一瓶,美其名曰是价值重估(庞氏骗局)。在这几年时间里,全国白酒厂利润都连续翻倍(酒还是那个酒,成本不变,但是价格翻了多倍,这都不赚钱只能关门谢罪了)。反映在资本市场,2015年前那些价格几块钱,十几块钱的股票,都坐火箭般猛涨,直至几年后白酒股找不到两位数股价的标的。
这是一次明显违背经济规律的炒作行情。因为白酒消费市场不但没有扩大,而是每年在持续减少,喝酒的人越来越少。也没用拓展国外市场,单纯就是涨价推动,典型庞氏骗局特征。但当市场积压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崩塌。而现在应该是接近临界点了——这十年来囤积的白酒,估计够中国消费者喝上几十上百年了。
其实后面会发生什么,稍微懂点金融和历史的,都很清楚:
第一阶段:白酒存量继续积压,开始价格战。手里大量囤积的人,开始放出库存,导致白酒厂的产品进一步滞销。为了生存,白酒厂只能继续降价,带动之前囤积者也继续降价,如此循环。
第二阶段:股价崩溃。白酒市场的恶性循环,必然大量压缩酒厂实际利润,财报亮红灯,投资者撤退,两千多一股的茅台,理论上可以去百元以下等待。
第三阶段:整个白酒产业链的崩塌。参考当年兰花市场、红茶市场的结局。由于二级市场白酒价格的跌落,必然让之前的民间囤积者怀疑白酒的价值,囤积的意义,如此也会导致这些白酒进入市场,而酒厂不能停产,喝酒的人还是那一群,必然出现极大过剩。到时候,所有炒作者不及时离场的,会出现巨大亏损。而酒厂为了利润,可能走向薄利多销甚至亏损经营。全国白酒厂届时应该会有很大一批破产重整。
当整个产业链出现大量破产的时候,可能像茅台、五粮液等头部的,能活下来,并迎来新的发展,进入下一个周期。
我保留这篇文章,等待5年之后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