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江浙沪高人,力捧黄子韬当“霸总”
文/ 金错刀频道
黄牛成了爆款的试金石。
检验一个产品是否火了,就看其有没有被黄牛炒到天价。最近出现了两个最离谱的黄牛严选爆款:一是停产11年的撕拉片被炒到几千元;另一个是几毛钱的卫生巾被炒到190元。
两个不合逻辑的离谱爆款背后,有个共同推手:明星效应。
撕拉片的明星效应,把一个停产的古董产品炒成纸片茅台;卫生巾的明星效应,则捧红了一个娱乐圈霸总。
6个月前,黄子韬还是搞抽象的神,从唱跳界丝滑进入直播圈,把粉丝笑到哮喘发作住院。
3个月前,黄子韬霸道总裁上身,扬言要为老婆做卫生巾,被群嘲是在蹭流量。
如今,“企业家”黄子韬靠一场发布会,56分钟卖出80万单卫生巾,销售额冲到4000万,直接清空库存。
谁也没想到,雷军没接住的卫生巾流量,反成了黄子韬的泼天富贵。
顶流明星转型企业家,黄子韬背后有高人。
顶流明星“下海”,成最抽象流量高手
在直播成绩出来之前,黄子韬做卫生巾一直不被看好。
首先,做卫生巾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那么多大牌翻车的情况下,能让大家主动信任的品牌,实力+口碑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大家对雷军、胖东来给予厚望,甚至帮小米做好了产品设计、宣发等一切准备,只差雷军点头,反观黄子韬跨界做卫生巾,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无论是唱跳顶流的身份还是抽象之神的人设,都无法让用户信任,喊出口号当天就掉了46万粉丝。
毕竟带货和做产品之间,隔着的不只是一块屏幕。
其次,市场上有更被期待的“鲶鱼”。无论是背靠小米供应链的陈年和早早宣称入局的东方甄选,都比黄子韬听起来更靠谱。
就连黄子韬自己也在直播中表示:连老婆都劝他不要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然而谁也没想到,黄子韬真的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件事做成了。
不少网友把“以前笑他疯,现在盼他赢!”这句梗,变成了黄子韬卫生巾的应援口号。
从不被看好到全网应援,黄子韬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发挥特长,做流量高手。
黄子韬作为抽象派掌门人,凭借疯批人设,成为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活人感”明星。去年底,黄子韬因豪气直播送车,短时间内粉丝暴涨到3000万。
在卫生巾品牌的营销过程中,黄子韬的 “疯批人设” 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从明星到卫生巾老板转型的过程中,黄子韬做了两个关键动作。
第一步,直播时大胆开麦,公开斥责“赚卫生巾黑心钱的人”,并且提出了想自己做卫生巾的想法。当时,这场正义宣言迅速登上热搜第一,也为后来的商业动作埋下伏笔。
他在直播间怒怼 “卫生巾羞耻论”,微博超话中 #守护韬韬的粉色事业# 话题阅读量迅速突破亿次。
第二步,发4.95万单1分钱试用装,玩转免费流量。
4月份黄子韬直播开了场“小型发布会”,吸引了近800万人观看。直播过程中,黄子韬不仅透露了卫生巾的工厂名,还展示出卫生巾的长度、吸水倍率等检验报告。
最重要的是,当晚上线的近5万件试用卫生巾售价仅1分钱。黄子韬还放话:“姐妹们用完可劲儿挑刺!”
这场看似"赔本赚吆喝"的直播,直接点燃了社交平台,为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收获一波路人缘。
顶流变厂长背后,有两个高人指点
黄子韬卫生巾卖爆后,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场顶流直播的“虚假狂欢”。
毕竟,黄子韬作为顶流明星+新晋直播一哥有大量年轻女性粉丝,光其微博和抖音两个平台的粉丝总量就超过1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社交平台上这款卫生巾的评论反馈来看,购买的人除了黄子韬的粉丝还有大批路人。她们有的是苦大牌久矣,有的人则是被黄子韬的真诚打动。
抛开黄子韬的流量光环,这款卫生巾能被网友信任,还多亏了品牌背后的两个高人:遥望科技CEO谢如栋和浙江省卫生用品商会会长吴跃。
这两个人解决了卫生巾行业新品牌入局,最难过的两道坎。
1.背靠直播大佬,越过渠道坎
有卫生巾行业从业者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消费品行业,标准化程度高没有太高壁垒,唯一的考验是渠道力。
渠道是卫生巾行业的生死劫,一方面卫生巾的营销、渠道非常吃毛利。拆解百亚股份招股书可以发现,出厂价0.42元的卫生巾,经过每层经销商加价后,终端售价为1.25元,相当于渠道加价倍率在2倍以上。
另一方面,巨头们的销售终端及网点,已经像毛细血管般延伸到线上线下各个环节,搞不定渠道在价格和市场上,很难获得话语权。
朵薇合伙人之一的谢如栋则是渠道高手。2017年之前,他是“女鞋行业第一股”星期六的创始人;星期六转型线上后,他又是“中国直播第一股”遥望科技的CEO。
公开数据显示,遥望科技“家底深厚”,跟2.5万个品牌进行了合作,SKU超过了10万个,如此丰富的货盘再加上黄子韬的流量,朵薇卫生巾是妥妥的富二代。
2.行业老炮的透明工厂,搞定专业性难题
黄子韬卫生巾能被很多路人信任,还有两个关键词:透明工厂+性价比。
黄子韬卫生巾最开始遭受的骂声并不少,其中大部分在质疑产品贴牌。毕竟明星背书+工厂贴牌在直播界已经是基操,这样做出来的产品信任值直接打折。
针对这个质疑黄子韬直接掏出三板斧:收购工厂、开放透明工厂、做医护级标准。
生产线背后的男人吴跃是千芝雅董事长,从1998年就在婴儿和成人卫生用品行业摸爬滚打,算得上行业老炮。
黄子韬卫生巾之所以能够3个月就上线,就是砸了2个多亿收购并改造了一家专门生产卫生巾产品的工厂。
这个工厂经过改造直接变成“透明工厂”,媒体和粉丝都可以实地去参观考察。产品还学牛奶、肉类企业,在包装上印了溯源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对卫生巾的制作,包装,出厂过程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
在两个高人的助推下,黄子韬也从顶流明星成功转型为厂长。
企业家黄子韬,把人设做成生意
“未来我可能不会再是一个专业的偶像,但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
“这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希望以后当大家提到这个品牌的时候,大家想到的是企业家黄子韬,而不再是明星黄子韬。”
跨界做卫生巾以来,黄子韬曾反复表达了要做企业家的决心。
其实,黄子韬早就开始往企业家的方向努力,他的商业版图也早已跳出明星的变现路径。
早期,黄子韬和很多娱乐圈明星一样,借助明星光环做潮牌生意。2020年9月黄子韬父亲去世后,他接棒家族事业,其商业版图也从影视娱乐拓展到电竞、投资、网约车、直播电商等多个领域。
但那些年黄子韬并没有折腾出太大的水花,直到2021年7月,黄子韬联手遥望科技入局直播电商,他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企业家路线:把人设做成生意。
自从进军直播界,黄子韬吃尽了互联网人设经济学的红利。
从最开始的流量明星,到表情包制造者,再到抽象人格出圈,黄子韬被网友们奉为新一代互联网乐子人。
靠着这些人设,他转型直播带货,创下2.3亿的单场GMV纪录。
然而,明星在直播间里的人设保质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自己的终极人设——企业家,黄子韬必须和能量更大的人合作,尝试格局更高的举动。
于是,卫生巾行业,成了黄子韬的下一个战场。
在做卫生巾生意上,女性都曾真心实意地呼吁过雷军、胖东来“做卫生巾”,背后的底层情绪还是信任感。
可惜雷军一门心思扑在造车上,胖东来则只是加强了产品检测把关,无意介入供应商的生意,黄子韬恰在此时主动站出来担当大任。
黄子韬做卫生巾并非100%民选,但黄子韬跨界做卫生巾,有个天然价值锚:宠妻狂魔的人设。
"我做卫生巾的初心,就是为了我老婆徐艺洋。"这和印度电影《护垫侠》中男主角为了妻子改造卫生巾的故事如出一辙,无形中打动了不少CP粉。
这就是企业家黄子韬的高明之处——卖货之前先卖人设。
人心是八卦长的,黄子韬"宠妻狂魔"的形象,为他吸引了大批信任者。
他曾戴过的一条“老婆送的水晶手链”,不少人冲着他们的爱情,冲进徐艺洋的水晶直播间消费。
这场商战也是如此,看似热血实则相当符合商业逻辑。用网友的话说:“他赌的不是卫生巾,是女性对‘良心企业’的集体渴望。”
当他喊出让妻子,作为首席试用官亲身上阵试用后,就有不少磕他们CP的粉丝表示:“他都敢让徐艺洋用,我就敢买。”
黄子韬这次进军卫生巾市场的时机十分讨巧,一方面靠着天然流量拿到了入场券,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他当企业家的野心。
“我做这个是出于责任感,不是为了赚钱。”尽管黄子韬曾多次强调,“钱对我们已经不重要了”,但也无法掩盖卫生巾行业高毛利的事实。2024年某品牌卫生巾业务虽然收入同比下滑8.1%,但毛利率仍稳定在63.7%。
当粉丝的热情褪去、话题的热度消散,黄子韬的卫生巾生意,终究要回归到产品复购的朴素逻辑,未来仍充满挑战。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行业格局还有被搅动的空间就是好事。
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明星企业家,口碑和信任才是永远的护身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