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曾戳哭全网的“咒语情歌”,能让万人单曲循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500

也许你也曾无意间划过一首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上百万的播放,被各大主播唱见争相翻唱的,不知道是什么方言的歌。

而副歌部分的旋律俏皮而又洗脑,可能在无意中触动了你的某根敏感的神经。

《你啊你啊》这首由台湾歌手魏如萱历经一年时间创作的作品,收录在她2016年发行的专辑《末路狂花》中,刚一发行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500

随后在23年,这首歌因为登上《声生不息·宝岛季》这档节目而再次走红,引发了很多圈外的大陆听众对“魏如萱”这个名字的关注和好奇。

今天,我想邀请你,按下播放键,一起来品味一下这首耐人寻味的苦情歌。

500

其实,作为一首芭乐抒情歌,想写出彩是很难得的。因为听众会对共情力的要求更高,但魏如萱利用这首歌交了一个完美的答卷。

从创作背景来看,魏如萱在创作这首歌时,一定是在努力尝试去写朗朗上口的歌曲,从而对听众更加友好。

但是,她在创作时并不仅仅停留在“熟悉”这个层面,而是在亲切、熟悉中营造一种优雅的游离感,让这首歌既使人着迷又不落窠臼,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美。

当写歌时,魏如萱习惯性地将不同语言组合在一起,使它们前后相接。

这对她来说,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也成为她越来越明显的特点之一。比如《奶奶》中的日语、客语、闽南语、普通话以纪念自己的奶奶。

《彼个所在》中的闽南语、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相互融合,以纪念自己离世的父亲、好友卢凯彤和猫咪Gaga……

《你啊你啊》的歌词中,魏如萱不仅融入了普通话、闽南语,更加入了一段有被戏称是“外星语”的吟唱段落。

《你啊你啊》歌词:

欸呜欸呜欸欸

呜呜呜喔喔

咿耶咿耶咦

呜呜呜喔喔

咿耶咿耶咦

呜喔喔喔

关于这段外星语,我看到了一种解读,觉得很有意思:其实,这段有趣的歌词就是日常最常听到与最亲切的人对话中的应答:欸、喂、嗯、喔

这样的小创意是一种让歌曲充满了趣味性和亲切感,也体现了魏如萱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小火花。

其实,就是这样一种慵懒撒娇、渴求宠溺的感觉,让这首歌充满了趣味性。

500

500

如果说那段外星语的吟唱是赋予这首歌灵魂的生花妙笔,那么这首歌的旋律写作形式则更加能够体现出我刚刚所说的“游离”感

《你啊你啊》的主旋律是一条典型的抒情型旋律,节奏较为平稳。

它的旋律手法是以平稳进行为主,以少许跳进突出情感起伏变化。这样的旋律非常平铺直叙且非常有Storytelling的叙述感觉,也符合魏如萱的气质和风格。

500

而尽管如此,整首歌的旋律并不缺乏变化和高潮。

在每个乐句中,都有一个或几个重音,这些重音通常是音高较高、处于强拍位置、被反复强调的音。

500

比如,在主歌中,反复重复的“最”字就是一个重音,它的b6这个离调音意味着它是整个乐句中最高的音,也是第一个真正落在强拍上的音。

这个反复强调的重音就像是歌手在对爱人发出的呼唤和撒娇,不仅颠覆了大家的心理预期,也突出了歌曲的情感张力,是一种感官上的小小起伏。

500

而这首歌是如何在旋律层面做到游离的呢?其实非常简单:这首歌最“平实”、让人感觉最接地气的地方,都是使用我们较为熟悉的大调五声音阶的旋律,即1、2、3、5、6。

而这个五声音阶的感觉,在进入闽南语的唱段时,在开始几句则更为明显,且采用了一部分的倚声手法的滑音装饰,和闽南语老歌在大家潜意识里的那种印象完美的融合。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之前曾经流行过的一首同样是普通话和闽南语所交替的经典作品《身骑白马》

这首歌便采用这样的手法,营造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500

(注意这首歌进入副歌前大量采用了4、7音,而副歌之后则是完美的五声音阶)

《你啊你啊》在大家熟悉这种感觉的时候,再使用跳脱出五声音阶的旋律音,甚至离调音,就会有一种突破预期的陌生感。

在这首歌中,配合歌词的铺陈,突如其来的情绪急转直下将画面引向了全曲的至暗时刻。

同时伴随着半音游离的上行模进作曲,把歌手对爱人的无奈,追问与心痛像自我解剖一样呈现在了听众眼前:

500

而这种在熟悉和陌生间游离的旋律创作手法,其实在更为广泛的华语流行作品中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

比如说,周杰伦在《八度空间》一专中的几首歌都有这样的创作思维。以《火车叨位去》为例子:

500

这首歌便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营造怀旧与亲切感,但伴奏中与旋律点缀的4、7音则营造了一种追忆的距离感。

就是这样的感觉,让人在情绪上欲罢不能,就像在翻看泛黄的老照片,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而逝去的也像被风化的岁月一样变得日益陌生。

500

从和声来看,《你啊你啊》的和声是一种较为漂亮的流行歌曲和声结构

它使用了不少七、九和弦、挂留和弦、转位和弦等来增加和声的色彩和变化,也给这首歌曲增加了一丝轻微的爵士味道,也就是所谓的“慵懒”感觉的来源。

500

观察一下开头的bass line,不难发现它采用了以主音做持续低音的手法,这是一个非常稳定和舒服的和声安排。

它也将为了配合离调音b6所使用的的小4级和弦的离散感拉了回来,维持歌曲开始时的平静和自然。

或许你已经发现了,这首歌到了”外星语“吟唱的预副歌部分,情绪则开始了潜流暗涌。

其实,这便是以调式互换手法所引出的离调方式,它借用了A自然小调的和弦,让听感在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层次的精致美感,并且有了一种洋气感,深化了其“爵士”的意味。

500

接下来的副歌段落,则在一开始采用了标准的七和弦432(5)1的编配手法,完美的把旋律所营造的熟悉感展现了出来,如同细腻的笔触涂抹出恋人缠绵般的画卷。

配合扑面而来的闽南语,突如其来的回忆像是突然活现在了听众面前一样。

500

而后面的部分,在C#m7,F#7-9,Bm7作为临时2-5-1的华丽离调后,转而走向了上行,绵密的乐句配合非常非常直白的闽南语歌词,倾诉感呼之欲出

《你啊你啊》歌词:

难道你不知道

我爱的人只有你 你啊你啊

怎么回头就要离开了呢?

一个两个三个

你爱的到底有几个

不要再说话了

我的心就要

痛得一直流血

难道你不知道

我爱的人只有你 你啊你啊

又怎么会如此愚蠢呢?

一天两天三天

这么快你就爱上了别人

想要陪你一起

想要你是我的

全是一场空

最后,这首歌又重复了一遍主歌的前两句,作为outro段落收尾,旋律落在了属音5音上,用主和弦的不完全终止营造了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

500

结合以上的分析来看,魏如萱作曲的《你啊你啊》这首歌是一首很有魅力的抒情曲目,和套路的口水歌有着本质的不同。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像《你啊你啊》这类闽南语歌的走红对华语音乐是一种积极有益的现象。

它说明了华语音乐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说明了听众的审美和品味的逐渐多样和开放化。

这种以方言为载体的歌曲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它把历史、风土、民情等方面巧妙地融进了音乐之中。

这种以闽南语为例子的方言歌的走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和喜爱独特而丰富的特色音乐。

其实,不仅仅是包含闽南语的流行歌曲,像川渝地区的白水、衣湿乐队、悬挂收音机的民谣,宁夏风格的苏阳的民歌、关中黑撒、马飞等人的布鲁斯,九连真人的客家摇滚,这些独立音乐人的作品,也时常给我非常切实的感动。

作为华语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方言音乐不仅丰富了华语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也促进了华语乐坛这个大平台的交流和融合。

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采用或融入闽南语和其他方言的歌曲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