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科技上下游交易引关注:销售费用率高同行,研发成果转化下降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五月中旬,北交所更新了山东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佳能科技)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佳能科技于2024年11月递表北交所,保荐机构为一创投行。
递表前夕,2024年10月25日,董事长杨立勇、董秘强帅、财务负责人滕艳芳因会计差错更正及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披露事项,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此外佳能科技期内主要产品销售单价起落明显、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不匹配、应收账款暴增、现金流下滑超七成以及与上下游客户供应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等问题值得关注。
业绩波动明显,主要产品单价起起伏伏
佳能科技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换热技术及工业管道安全技术与设备生产,其业务主要面向石油化工、电力、钢铁、新材料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节能环保换热设备和管道支吊架。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简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2.42亿、2.47亿、2.86亿、1.83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87万元、2308.54万元、5725.29万元、2446.48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万元、2211.65万元、5714.37万元、2428.6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3年公司的营收仅同比增长1.89%、16.04%,但同期的净利润增幅却达227.05%、1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增幅达309.56%、158.38%。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83亿,同比增长33.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033.64万元,同比增长5.59%。
据悉,佳能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管道支吊架、金属制品,各期来自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均在99%左右,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主营业务中,节能环保换热设备和管道支吊架设备的收入占比达八成以上,其中节能环保换热设备各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0.94%、43.5%、50.54%、25.07%,管道支吊架各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5.44%、51.07%、47.78%、74.76%。
2024年,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收入占比为49.7%,管道支吊架的收入占比为48.48%。
不难看出,两大产品在2021年-2023年呈势均力敌的趋势,但2024年上半年差距突然拉大,管道支吊架渐占上风。公司对此称2024年上半年的节能环保换热设备有所减少主要受产品交付时点分布的影响,管道支吊桥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客户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产能的需求导致管道支吊架产品同比增长9605.97万元的收入。2024年年末,两大产品又重回势均力敌态势。
同样一波几折的还有公司的毛利率。报告期内,佳能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26.27%、34.42%、47.44%、36.73%,其中2022年、2023年连续上涨8.15、13.02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又跌落10.71个百分点。
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2.68%、35.07%、33.39%、33.89%,2023年,佳能科技的毛利率逐渐领跑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仅次于同行业广厦环能的44.97%。
进一步观察,公司节能环保换热设备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30.12%、32.11%、43.45%、50.26%,管道支吊架设备期内的毛利率分别为32.66%、38.91%、52.66%、32.48%。
可以发现,近年来销量称得上大幅上升的管道支吊架设备,其毛利率也同样称得上大幅下滑。就2024年上半年来说,管道支吊架设备的收入占比同比上涨26.9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毛利率下滑20.2个百分点。公司称主要是为进一步加深与煤化工行业大型客户的合作,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对此类大新客户给予相对优惠的价格。
2024年年末,管道支吊架的毛利率为33.18%。
对于节能环保换热设备2023年开始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公司解释称主要是2023年度非金属换热设备销量增长,相比于金属换热设备,非金属换热器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因此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实际上,不管是节能环保换热设备还是管道支吊架设备,近年来的销售单价均称得上是大起大落。
期内,佳能科技的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50.1万元/台、53.55万元/台、77.18万元/台、38.8万元/台,管道支吊架设备的销售单价分别为465.33万元/台、455.90万元/台、732.83万元/台、512.80万元/台。
2021年-2023年,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单价由50.1万元增至77.18万元,增幅达35.1%;管道支吊架设备的单价由465.33增至732.83万元,增幅达57.49%。但在2024年上半年,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单价又跌落49.73%至38.38万元/台;管道支吊架设备的单价跌落30%左右至512.8万元/台。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1)进一步扩大可比公司选取范围,选取从事管道支吊架业务的公司作为可比公司样本,结合发行人管道支吊架业务的定价策略、技术优势、订单获取方式等,说明该业务毛利率较高的商业合理性;(2)结合下游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趋势、公司市场地位和议价能力、期后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主要产品毛利率是否存在大幅下降的风险。
应收账款持续上升,上下游交易引关注
单价大起大落的同时,下游客户的渐渐集中同样引人注意。
报告期内,佳能科技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2.45%、39.06%、53.83%、72.15%,其中2024年上半年,仅来自宁夏宝丰的收入占比就为39.75%,宁夏宝丰及其子公司常年为佳能科技的主要客户。
同样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可谓骤升。各期末,佳能科技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15亿元、1.37亿元、1.76亿元、1.9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7.51%、55.68%、61.32%、108.38%,2024年上半年上升47.06个百分点。而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38、1.95、1.83、0.98,下滑明显。
其中,信用期外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55.15%、67.48%、61.74%、52.44%,各期按坏账计提方法披露的坏账准备分别为86.48万元、16.43万元、4.82万元、141.86万元。
2024年年末,佳能科技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06亿元,同比增长17.23%,其中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25.93%,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提升,为2.01。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上半年的1.98亿的应收账款中,有5616.15万元都是来自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内蒙古宝丰),为当年新增第一大应收账款欠款方,同年公司对内蒙古宝丰的销售收入为7245.26万元。且内蒙古宝丰系公司当年第一大客户宁夏宝丰的全资子公司。
同时在审核问询函披露的佳能科技应收账款账龄一年以上的15个客户中,排名第一的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排名第11的宁夏宝丰储能材料有限公司背后的控股股东均为宁夏宝丰,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分别为10.08%、2.45%。
此外系2021年佳能科技第二大客户的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七河生物),公司期内与其的业务往来也受到监管层的注意。
据了解,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的金属制品表现一直并不突出,期内的收入分别为3268.22万元、1329.47万元、477.46万元、31.13万元,各期收入占比仅为13.63%、5.43%、1.68%、0.17%。2024年,该业务实现的收入为398.49万元,占比为1.04%。
但此产品的毛利率是着实显眼,2021年,该产品的毛利率仅为-5.74%,2022年毛利率骤升21.18个百分点达15.44%,在随后的2023年又翻一番达38.65%,2024年又跌回15.94%。
值得一提的是,该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向七河生物及其关联方销售的灭菌培养架等金属制品,而2022年,佳能科技曾协助七河生物转贷。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1)结合七河生物及其关联方金属制品需求情况、公司金属制品业务的开展背景、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等方面,说明公司期内向七河生物及其关联方销售金属制品的原因及合理性;(2)说明公司协助七河生物及其关联方进行转贷的原因及背景,发行人是否与七河生物及其关联方存在其他利益往来。
在上游采购方面,公司也是频频遭到监管层的关注。
期内,佳能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占比分别为32.63%、37.07%、25.09%、30.23%,看似没有采购较为集中的情况,但公司与各大供应商的关系却是疑点重重。
比如2021年成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的天津宏禄制管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宏禄),天眼查显示,天津宏禄成立于2020年7月,注册资本为1500万,近三年的工商年参保人数均在4-6人,公司当年对天津宏禄的采购额为1419.41万元。
而2021年的另一排名第五的供应商无锡巨麦物资有限公司(简称:无锡巨麦),天眼查显示,无锡巨麦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为100万,工商年参保人数仅为1人,当年公司对其的采购额为666.63万元。
再如2023年的第一大供应商无锡丰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500万,工商年参保人数均为0,公司当年对其的采购额为923.02万元。此外2022年的第一大供应商淄博岳虹物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为300万,工商年参保人数仅为1-2人,公司当年对其的采购额为1905.33万元,且该供应商还曾协助公司转贷。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说明各类原材料的供应商数量、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占比,供应商为贸易商的,说明终端供应商的名称及基本情况、通过贸易商采购的原因,说明发行人向主要供应商的采购规模与相关供应商的经营能力是否匹配,是否存在主要向发行人供货的供应商。
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审核问询函提及
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公司的存货。各期末,佳能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762.17万元、3588.07万元、6740.03万元、6286.97万元,占各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5%、14.25%、20.37%、17.51%,其中2023年存货账面价值骤增87.85%。与此同时各期的存货周转率也是肉眼可见的下滑,分别为4.91、3.69、2.58、1.59。
2022年-2024年年末,佳能科技的存货余额分别为4180.18万元、7481.42万元、5237.17万元。
据悉,佳能科技期内的主要采用的是定制化销售策略,即通过参与下游客户的招投标、询比价、议价等采购程序获取业务,以订单式合同、框架式合同的形式确立合作。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33%、5.80%、5.60%、5.32%,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均值分别为3.78%、3.65%、3.27%、3.82%,常年高于同行2个百分点左右。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系职工薪酬和业务招待费及交通差旅费,合计占各期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8.81%、74.32%、84.21%、82.93%,其中职工薪酬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8.61%、54.16%、56.69%、50.40%,业务招待费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20.76%、14.39%、14.98%、21.90%。
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业务招待费为212.96万元,同比增长115.83%,公司称主要系为拓展业务所致。
2024年年末,佳能科技的销售费用为2108.66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为5.51%,其中职工薪酬为1092.94万元,占比51.83%,业务招待费及差旅交通费为620.01万元,占比29.4%。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结合不同业务获取模式及其收入金额占比、销售区域、销售人员数量及平均薪酬的情况,补充说明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公司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具体措施及有效性。
产能优于产销率,研发成果转化下降
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公司各期的资产负债率呈现去杠杆化,分别为66.7%、35.92%、38.02%、41.49%。但实则,公司的资金链仍然承压显著。
在流动负债中,佳能科技各期的短期借款分别为4304.67万元、3603.60万元、5355.17万元、7235.95万元,而同期的货币资金仅为417.03万元、5165.36万元、4123.90万元、7186.80万元,2024年年末货币资金为7161.2万元。
而在现金流层面,佳能科技更是一波三折。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872.3万元、-921.76万元、2201.86万元、659.04万元,在2023年终于由负转正后,2024年上半年又巨幅下滑70.1%。
据了解,佳能科技曾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进行过305.59万元、1309.65万元的现金分红,两次累计分红1615.24万元。
招股书显示,佳能科技的控股股东为杨立勇,直接持股比例为32.30%,并通过佳能投资间接持股1.97%。2022年2月,杨立勇与另一主要股东杨德生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控制杨德生所持有的26.97%的股权,而杨德生系杨立勇的堂侄。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杨立勇合计控制公司61.23%的股权。
审核问询函显示,请发行人:(1)说明期内杨立勇与杨德生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原因;是否存在杨立勇其他亲属在发行人处持股、任职的情况;(2)说明二人在历次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表决时是否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二人在公司管理层任职和管理过程中的分工情况以及公司的运营、决策事项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分歧。
此次IPO,佳能科技拟募集资金2.48亿元,其中7287.79万元用于工业减震阻尼安全系统装置智能制造项目,5701.42万元用于节能环保传热设备制造项目,4295.29万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7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实际在产能利用率方面,佳能科技的综合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1.36%、105.11%、113.78%、115.51%。其中主要产品节能环保换热设备各期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84%、93.9%、106.89%、108.34%,管道支吊架的产能利用率各期分别为124.02%、112.55%、118.85%、118.87%。截至2024年年末,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产能利用率为102.78%,管道支吊架的产能利用率为117.72%。
从表面上看,貌似有扩充产能的必要。但进一步观察两大主要产品的产销率会发现似乎并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局面。
其中,节能环保换热设备期内的产销率分别为85.96%、97.55%、80.52%、80.14%;管道支吊架期内的产销率分别为95.20%、96.17%、85.57%、93.36%。
2024年年末,节能环保换热设备的产销率为111.86%,管道支吊架的产销率为98.81%,看似较上年有所提升,但实则这两大产品同年的产能利用率却是下滑,节能环保换热设备产能利用率同比下滑4.11个百分点,管道支吊架的产能利用率同比下滑1.14个百分点。
财经人士屈放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如果产能利用率过高但产销率不足,结合存货规模的上升及存货周转率的下降,说明企业产品存在滞销的情况,加之企业现金流的下滑,若募集金额依然单纯用于提升现有产能,在募资审核中审核部门或许会对此持有谨慎态度,并且市场也会对此产生怀疑。
而在研发方面,虽然公司声称拥有授权专利80件,并荣获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项殊荣,但近年来研发费用率却是逐年走低,各期分别为4.67%、4.75%、4.79%、4.3%,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5.23%、5.09%、5.71%、4.93%。
公司称研发费用主要是职工薪酬和材料费用,期内职工薪酬占比分别为49.83%、54.34%、52.73%、54.87%。在2022年-2024年,佳能科技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分别为13.68万元/人、14.19万元/人、15.21万元/人,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别为17.25万元/人、19.83万元/人、18.56万元/人。
与此同时在研发项目成果转化方面,2022年-2024年,各期主要研发成果占研发费用分比例分别为82.18%、93.62%、72.06%,2024年下滑21.56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4年5月30日,监管层出具《关于对山东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口头警示的送达通知》,因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对董事长杨立勇及财务负责人滕艳芳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同年的10月25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对山东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杨立勇、强帅、滕艳芳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因会计差错更正及关联交易未及时审议、披露事项,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对董事长杨立勇、董秘强帅、财务负责人滕艳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