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回信 |《狂野时代》:他可能在说电影的衰亡

戛纳当地,为中国影迷所瞩目的《狂野时代》完成了全球首映。第一导演(ID:diyidy)特派记者陈佳怡也在媒体场看完此片,不多说,迅速电联,30分钟对话揭开此片一片面纱。

最大的感触就是,它虽然还在实验的范畴中,但对观众的誓言也尽可能去应允。它的表达是抽象的,但不妨碍我们从它的具体之处介入。它的确是电影的形状,但又能形成所有观众各自的摸样。

本文涉及不同程度的剧透,极看重剧透影响的读者需谨慎阅读。

500

01

第一印象

通俗,依旧有冲击力

法兰西胶片:你是在哪个厅看的来着,巴赞厅?

陈佳怡:德彪西厅,比较大的那个媒体场。

法兰西胶片:看完大家不说话,沉默的那种?

陈佳怡:对,我感觉这种片子得缓一缓才能聊。

法兰西胶片:它是一个很压抑晦涩的感觉吗?

陈佳怡:还并不是。我相信如果国内观众去看,应该要比毕赣前两部更好懂一些,通俗一些。

500

法兰西胶片:但它《综艺》的采访里不是说五感加灵魂,这不是很复杂的一个东西?

陈佳怡:对。但对于每一段故事来说,比他前两部长片强调叙事要多得多。

法兰西胶片:所以这次的故事就讲得明白一些?

陈佳怡:是这样的。

法兰西胶片:那它还是一个很宏大命题的东西吗?

陈佳怡:我感觉由于中段叙事太过于具体,可能相对来说比较难感受到宏大命题。但一头一尾的呼应,最起码能让我感受到它的表达到底在哪个地方。

法兰西胶片:这种表达是一个完整性的吗?

陈佳怡:是,是有它的完整性、系统性在里面的。

法兰西胶片:所以简单地说,这次对观众的门槛变低了。

陈佳怡:对的,他对市场是有考虑的。

法兰西胶片:那么当这种表达变得很明面儿的时候,还会有毕赣影迷看他电影时的愉悦吗?

陈佳怡:在我看来还是有这种爽感。看完之后我问了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新加坡人,另外一个是老外,两位表达出来的意思都是非常震撼,非常魔幻。

法兰西胶片:他们对毕赣有认知吗?

陈佳怡:有。他们也看过毕赣的前作。

法兰西胶片:这个震撼是情节上带来的还是影像上带来的?

陈佳怡:我觉得是影像和它的主题所带来的。

500

02

怪化之物

六个故事每20年推进一次,怪物一直贯穿跟随

法兰西胶片:之前预告片里易烊千玺缓慢打开箱子,还有从天上掉下来很多碎片,整个片子的基调跟这个预告片的基调是一致的吗?

陈佳怡:它一共六个故事,你说的这两个预告片段落都出现在第二个故事里。另外还有一个预告片,舒淇在拍照,那个是第一个故事里的。

法兰西胶片:对易烊千玺举枪的人,是个重要角色吗?

陈佳怡:是的,再说就剧透了,是个重要男性演员。

法兰西胶片:这些情节真的是在探讨五感的每一感,还是说,把它拿成一种元素来推动一个叙事,来麦格芬一下?

陈佳怡:我觉得更多偏向于后者。

法兰西胶片:比如我就要抢这个箱子里的神秘物,这个东西跟人的视觉有一定关系。

陈佳怡:如果说五感里的“视觉”的话,它其实就是第一个故事,每个故事差不多隔20年左右往前进一次,毕赣在采访里也说了,他是想让大家去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不同电影的拍法。

500

法兰西胶片:第一个故事那不就是默片?

陈佳怡:所以是没有台词的,木偶戏一样,前景、中景和近景是非常割裂的,这是故意找到原来的那种拍摄方法来体现当时默片的这种粗糙,而那只电影怪兽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法兰西胶片:对,毕赣一直说有这么一个怪兽,这是特效做的还是啥啊?

陈佳怡:更准确来说是一个怪物,因为怪兽一般都是动物态的,而怪物可能是人,他脸上比较恐怖。

法兰西胶片:所以是一个具象化的怪物,不是一种抽象表达。

陈佳怡:对,这个怪物是有延续性的,它不断地在每一个短片中叠加下去,而第一个故事里没有易烊千玺本身面貌,他是从第二个故事里才从真正的面貌上出现的,所以第一个故事也可以看成舒淇的独角戏。

法兰西胶片:这个怪物进入到下一个身体里的时候,它的记忆和身份是叠加的还是重启了?

陈佳怡:完全没有跟之前有任何的连接,是全新的一个人。

法兰西胶片:怪物经历六代,最后实现了“补完”,成为了某种精神生命体?

陈佳怡:其实你不必聚焦在怪物这个点上,因为毕赣并不是要在这方面给大家设置一个悬疑点。

法兰西胶片:不是要经营这个悬念?

陈佳怡:对。确实不是。

500

03

窥探哲意

融入消逝的时间与生命力

法兰西胶片:长镜头还多吗?全片多少个镜头,数了吗?

陈佳怡:全片只有第五个故事是用一个40分钟左右的长镜头来实现的,其它都是正常的时长。

法兰西胶片:所以这六个故事不是等长的?

陈佳怡: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偏短,第一个故事差不多十几二十分钟,最后一个故事更短一些,十分钟左右。

法兰西胶片:关于灵魂的故事,最后收尾的那一刻?

陈佳怡:对。因为它像一个谢幕,一个消亡的时刻。

法兰西胶片:最后一个故事的时间是我们聊天的此时此刻吗?

陈佳怡:不是,是未来了。

法兰西胶片:近未来?

陈佳怡:几百年后。

法兰西胶片:那是一个什么场景?

陈佳怡:很虚幻,地面一片雾,伴随着一种消逝,我觉得他可能是在说电影的衰亡。

法兰西胶片:这结尾震不震?

陈佳怡:挺震的。因为这个结尾,整部片烘托上去了。如果以第五个故事直接结束,那我感觉不会有这个感受。

法兰西胶片:还有什么别样的感受?

陈佳怡:第二个故事有枪杀、追杀的戏,有点像《暗花》,镜头剪得非常凌厉,从那时候就放弃数全片镜头数量了。即便是第三个故事,他没有那么丰富的情节性,就是两个很特殊的角色在探讨哲思,也是正常拍对话的方法。然后第四个故事第五个故事就变得越来越具体了,情节性越来越明确。

500

法兰西胶片:越来越有情节性,越来越变成大众观影逻辑,直到最后一切都消亡。这个感觉好像也是一种存在哲学或道家的表意,就是关于对万物真相的认知判断上。

陈佳怡:我也觉得是有这么个意思。

法兰西胶片:他从电影内部发展的整体架构上去表达我们对事物与时间的认知界限的这么一件事。

陈佳怡:是。

04

更多的神秘

还是得你自己去看

法兰西胶片:你自己最喜欢哪个故事?

陈佳怡:我得回顾一下我的笔记。我觉得第一个还是挺好的,挺有吸引力的,没有对白,用很多音乐来铺满了整个第一场舒淇的戏,我能沉浸下去。

法兰西胶片:是不是有一些早期土法电影特技?

陈佳怡:对。一看就是假的,但是你知道是这么一个情况,他就这么干。而且它的色彩鲜艳,有丰富的变化。所以它就是一个探讨“视觉”的这么一个小故事。

法兰西胶片:各种透视拍摄?

陈佳怡:《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那种拍法。

法兰西胶片:我得问一下,他这样做开篇,是不是想把观众调动起来?

陈佳怡:我觉得是,如果第一个故事真的完全是默片,黑白画面,简单的音乐,甚至没音乐,那大家可能会熬不住。我觉得有可能。现场退场的外国媒体,基本都是在第二个和第三个故事退场的。

法兰西胶片:除了第一个故事,还有没有在拍摄上更不一样的?

陈佳怡:我还是比较喜欢第五个故事,它整个镜头能这么调度下来挺不容易的。

法兰西胶片:你说故事变得越来越清楚,那第五个故事这一个长镜头,能拍到多清楚?

陈佳怡:就是个观众都能看得懂的,易烊千玺的粉丝全懂。它首先是很具体的戏剧冲突,涉及人物很多,黑帮、打架,小混混带着混江湖的女生逃亡的这么一个情节,从江边到巷子,最后再回到江边,回到大船,把船开走,这个实现力是很厉害的,很猛的。

法兰西胶片:《天若有情》?有港片的范儿?

陈佳怡:有一点点。它也有点魔幻的感觉,具体你得自己看。

法兰西胶片:所以这么说,这个长镜头,主要还是强调大众愉悦性的东西,跟之前《路边夜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各自的长镜头想达到的目的还不一样?

陈佳怡:完全不一样。

法兰西胶片:你觉得看完出来疲惫吗?

陈佳怡:还好,我倒觉得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按照我看他前两部的感觉,可能会挺累的,又处于电影节最后末端的时间,很怕睡着。但我还真的一点都没有疲劳。我觉得这个片子放到国内,如果宣发得当,不搞噱头,大家也可能会走进影院看一下。

500

法兰西胶片:第一波都是易烊千玺这边的,他的表现力是啥样的?

陈佳怡:还挺好的,每一个角色他都会做一些表情上的设计。另外妆化上对他也下了蛮多功夫。他在第四个故事里演了一个糙汉,又是一个颠覆,不出戏。

法兰西胶片:演……糙汉?他跟还舒淇有什么对手戏吗?

陈佳怡:他跟舒淇几乎没什么对手戏,因为舒淇只在第一个故事和第六个故事出现,其它都是以旁白的形式出现的。

法兰西胶片:舒淇是什么……电影女神吗?

陈佳怡:她是一个可以进入怪物梦中的人,因为别人已经不能做梦了,只有这个迷魂者可以做梦,然后她就进入到他的梦里去找他。

500

法兰西胶片:全片在美术上是具体还原每一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吗?还是说就是按照表达性来置景?

陈佳怡:没有特别这样子去做,也没有特别明确说具体某一个年代,只有一个年代是有的,第五个故事,1999年12月31号,千禧年前的最后一天,易烊千玺和李庚希的吻戏特别激烈。

法兰西胶片:我差点都忘了,第五个故事讲的是“触觉”!行,资方还真愿意投这种设定。

陈佳怡:毕竟故事越到最后越能看懂,总得给观众两个看得懂的故事。

法兰西胶片:黄觉演的是什么?

陈佳怡:黑帮大佬。

法兰西胶片:害,我就知道。

陈佳怡:所以这次有毕赣的系统性表达,也有一个复杂电影的完整性,也有类型片的介入,默片,谍战,黑帮,枪战,什么都有。另外就是,我觉得每个故事,除了扮演者不断重生这一点,其它的连接其实并没有太多,这可能是大家会觉得味觉、视觉、听觉每一个感官都彼此割裂的原因。

法兰西胶片:表达性上确实没垮塌?

陈佳怡:那倒没有,确实值得看。

法兰西胶片:相对还是严谨的,是深思熟虑的想法?

陈佳怡:对,没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