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浓雾之上,一轮鸿蒙之火
问大家一个问题,若干年以来,你还相信能买到有大幅创新的电脑吗?
曾几何时,笔记本电脑是我们与互联网的第一次联接,是求学远游时的一丝慰藉,是初入职场时的一点壮怀。但后来,电脑好像只是陪在我们身边,却不再让我们有主动换机的任何期待。
更新如挤牙膏的硬件性能,千篇一律的产品设计,早已关停的系统升级。这些要素构成了我们对电脑的常规认识。它似乎也没有陷入狂风骤雨般地衰退,只是被裹在厚厚的浓雾中。封闭着,也沉寂着。
你还会为电脑怦然心动吗?
读到这里的你,应该会有与几天前不一样的答案吧?5月19日,华为在nova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的鸿蒙电脑华为MateBook Pro与非凡大师家族全新成员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商用折叠电脑、全新交互方式、全新AI体验,这些关键词正席卷着互联网。无论多么挑剔的电脑用户,都一定会承认鸿蒙电脑真的做出了新东西。
弥漫在全球电脑产业周围的雾气,终于为之一散。
鸿蒙电脑,像一团火,也像一次日出。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的到来,点燃了一些东西,照亮了一些地方。
那它究竟点燃了什么?照亮了什么?我们需要回到电脑产业的五十年发展历程里,去探寻这轮鸿蒙之火的意义。
1977年,苹果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将键盘、显示器和存储设备集成到一起的家用电脑Apple II。在1981年Osborne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到20世纪90年代,笔记本电脑产品开始步入商业化普及阶段。
回想电脑的历史,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电脑的操作系统框架、产品形态、交互模式,在数十年间极少发生变化。虽然它依旧在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却也在漫长的光阴中被磨平了进化的棱角。
时间来到今天,我们会感觉电脑这个产品非常模糊和暧昧。你说这个品类衰落了吗?好像也没有,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可供选择。但产品之间同质化太高,软硬件升级太慢。消费者换机原因来自旧设备老化,而不是对新产品的期待。
一台被岁月浓雾笼罩的电脑,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消费者的期待变成了疲劳。
即使在今天,绝大部分电脑用户依旧要面对卡顿严重、智能化水平不足、与手机互通困难等问题。更进一步,伴随着手机的崛起,用户最希望让电脑向智能手机学习的是大屏与轻薄,但电脑行业始终没有给出二者兼顾的解决方案。
老问题无法解决,新期待难以实现,这种尴尬的状况,让用户对电脑的期待逐渐麻木。“心雾”或许就是电脑带给用户的真实写照。
2.开发者的壮志遇上了高墙。
电脑软件开发,曾经是互联网时代最为辉煌的行业。但在今天,Windows和macOS的开发格局已经固化。在缺乏软件机遇增量的前提下,主流软件牢牢把控住了生态位。新兴的国产软件开发者在电脑生态中找不到自身的位置,最终导致电脑软件生态步入冷清与荒芜。
3.电脑行业的锐气化作了暮气。
当电脑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消费者和开发者的信任,产业内部就开始了恶性循环。厂商满足于“组装厂”的定位,更不愿意在基础软硬件能力上进行突破。横向对比手机、无人机、汽车等智能终端,我们会发现电脑产业是最为暮色昏昏的那一个。
鲶鱼不来时,这里仿佛是一潭死水。
好在华为从来都只想做驱散浓雾的那一个。从2016年华为MateBook品牌发布开始,就引领了电脑轻薄化的转型。当时针拨动到2025年,用户期待已久的鸿蒙电脑终于问世。而此时华为带给电脑的,已经不只是鸿蒙生态,更有对AI融入电脑的全面理解,有对折叠屏电脑趋势的笃定押注。
当转轴铰链、超大屏幕、散热效率、续航平衡等世界级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当鸿蒙特性、端侧大模型、星盾安全被反复打磨,终于开始咆哮的鸿蒙电脑,不打算做任何“局部创新”,只有全力投入,全方位变革,才能给电脑带来那久违的震撼感。
只有化成火,化作日出,才能驱散浓雾。
如何才能让所有用户都知道,鸿蒙电脑实现了真正的创新?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华为近乎倾注了所有的战略性资源,集结了规模庞大到无以复加的行业力量,最终才在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这一代产品,实现了折叠屏电脑与鸿蒙系统的会师。
翻阅电脑历史,在软硬件领域同时实现如此重大的升级,恐怕几十年来仅此一例。
华为这么做的核心原因,是必须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行动点燃电脑浓雾里最核心的那些障碍物,让消费者、开发者与电脑产业知道,电脑不能再进行亦步亦趋地更新,必须顷刻间漫卷雷霆。
透过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和华为MateBook Pro这两款鸿蒙电脑,我们可以看到电脑中的鸿蒙之火究竟照亮了什么。
首先,破解“不可兼得”的硬件难题。
作为首款鸿蒙折叠屏电脑,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毫无疑问给每个人带来了震撼。
仅有1.16kg的重量,却实现了13英寸便携+18英寸大屏的折叠体验。这样的硬件方案一举突破了电脑在轻薄与大屏间不可兼得的难题。华为通过将折叠屏领域的多年积累释放到电脑端,一举突破了始终困扰电脑产业的硬件形态天花板。
接着,打碎落后于时代的交互障碍。
电脑是工作效率与娱乐体验的中心,原本应该承载最为精妙和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但长期以来,键鼠操作依旧是电脑的中心,导致其交互能力已经远远落后。HUAWEI MateBook Fold 非凡大师,在可折叠硬件形态下包裹的是变革电脑交互的决心。
通过一屏两面、跨轴区交互、智能感知、手势交互等一系列交互模块的设计,鸿蒙双屏交互实现了集成桌面端交互与移动端交互的优点,并且放大了对人机交互中人因工程的尊重,让用户可以凭借直觉和经验完成交互效率的升级。这让电脑的交互体验终于追上了时代的脚步,甚至一举领跑。
更进一步,满足用户期待的智能变革。
这是属于AI的世代,但我们经常会感叹手机和电脑似乎处在两个平行世界。手机里是琳琅满目的AI应用,电脑却似乎还停留在过去。为了建立AI技术与电脑设备、用户需求之间的联接,鸿蒙电脑全力释放了鸿蒙AI能力。通过全新的小艺,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师和华为MateBook Pro两款产品可以实现小艺会议秘书、小艺文档处理、小艺知识空间、小艺设备专家等一系列AI能力,尽情满足用户对AI可能性的想象。
硬件形态固化、交互能力不足、智能水准落后,这些电脑领域积年留存的问题,就在鸿蒙电脑的火光中一扫而光。
加上跨设备无缝协同的鸿蒙特性,全面提升的顺滑操作感受,更可信的安全机制。鸿蒙电脑的大量产品创新,给电脑版图带来了立体的、全维度的革新。从折叠屏到AI,从无缝联接到全面流畅。一条铰链,一个手势,对电脑来说都是全新的东西。
华为将这些技术能力、产品资源集中投入到电脑生态,所带来的就不是一盏灯,而是一轮太阳。
只有如此,浓雾才能散去,新晨才会到来。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把目光拉起,看看鸿蒙电脑更广阔的意义。
时至如今,我们都知道做鸿蒙是为了什么,知道鸿蒙对于中国科技的未来之路意味着什么。
但我们还是可以从鸿蒙电脑的发布中发现一个全新共识:从鸿蒙生态到中国数字化的自主发展,核心都不是为了替代昨天,不是要把欧美做过的重做一次,以此求得安全与生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开拓,是实现一往无前的,前所未有的开拓。
既然重复造轮子没有意义,那就造汽车,造火箭,直到造出对世界有益的作品。曾几何时,我们会质疑中国科技能否实现这些豪言壮语?鸿蒙电脑的意义就是清晰告诉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并且将一直可以。
鸿蒙电脑与过往的产品完全不同,这一点不用费力论证。无论国籍,无论肤色,无论年龄,每个人看到18吋大屏折叠起来收入包中,感受小艺在电脑中飞速工作,都能清晰感受到震撼。那种久违的,但科技创新原本应该带来的眩晕感与幸福感,就是鸿蒙电脑的价值证言。
鸿蒙电脑,不是一个对标历史上其他科技产品的“某某时刻”,它就是一个日出时刻。日出之后,是新的起点。
在新世界的起点,华为终端会迎来全方位的鸿蒙时代。随着鸿蒙电脑的诞生,华为终端的战略布局全面实现了鸿蒙远征。历经5年研发,布局2700多项核心专利,实现软硬芯云协同的鸿蒙电脑,填补了鸿蒙生态的关键一环。
在新世界的起点,软件开发者将重新寻回电脑的机遇洪流。目前,鸿蒙电脑的应用生态适配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核心场景,有超过150款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上架融合应用数量超过1000款。鸿蒙电脑重新打开了电脑这个舞台,构成了开发者的机会窗口。
在新世界的起点,电脑产业必会迎来进化。鸿蒙电脑证明了,只要用户需要的,无论Windows和Mac OS能否做到,鸿蒙都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这个姿态将驱散电脑产业的沉寂,让全面进化成为唯一选项。
对用户、对开发者、对产业的意义叠加起来,就是鸿蒙电脑的底色。从鸿蒙手机、鸿蒙平板、鸿蒙电脑,到繁荣的鸿蒙生态,再到每一位鸿蒙开发者的心怀与梦想,种种底色汇聚在一起,就是鸿蒙世界的底色。如何形容这种颜色呢?我会想到一首诗,是海子的《以梦为马》: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今天我们能看到鸿蒙电脑的惊艳,能看到鸿蒙生态披荆斩棘扎根于终端、汽车、智慧家庭等场景。这些壮举背后,鸿蒙最终依靠的是人。有人用若干年的研发投入,用一款软件的迁移,用一次安利与种草,用一次购买决策,最终让鸿蒙电脑前进,让鸿蒙世界日出。我们的选择,就是鸿蒙的意义。
未来会记得,每个参与鸿蒙事业中的我们,都是以梦为马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