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山海通廊” 解锁青岛小众治愈系徒步秘境

500

山顶园(来源:崂山区城市管理局)

立夏一过,午后的浮山像被阳光晒透的薄荷糖,绿得透亮,风一吹,整座山簌簌作响。而藏在山脊线上的那条“山海通廊”,则是青岛人少景野的宝藏路线——从山东头路出入口踏入,穿过光影交错的隧道,踩着木栈道的咯吱声,一路晃到听风阁的咖啡香里,最后瘫在秋千上,看海平面在脚尖晃荡。

入口 山东头路出入口的绿意结界

浮山的入口很多,但若想直奔主题,山东头路出入口最是利落。一进门,绿意便劈头盖脸地压下来——雪松、金叶榆、山杏、桂花树的枝叶交错,在头顶搭出一条清凉的甬道,阳光漏下来,碎成满地跳动的光斑。一旁,向日葵正挺着青茎,圆盘状的花苞已微微泛黄。

初段平缓的绿道像一条懒洋洋的蛇,蜿蜒引你向山深处去。偶尔遇见遛弯的老人、慢跑的青年,彼此点头一笑,便算打过招呼。

隧道 穿过光的任意门

沿平缓的绿道步行20分钟即可抵达山海通廊。山海通廊的隧道,是整条路线的魔幻时刻。百米长的弧形穹顶在光影下随脚步变幻,白天清新,夜晚浪漫,年轻人最爱在此拍“行走的星空”大片。

傍晚时分走进去,仿佛钻进了一条“光的河流”,每一步都踩碎一池金色。孩子在这里蹦跳着追逐光斑,笑声撞在墙壁上,又弹回山谷里。廊道尽头不是终点,而是青岛夏天的一封薄荷味情书。

山顶园 荡向海平面的童年

出隧道左转的山顶园——秋千、滑梯散落林间,秋千悬在树影里,轻轻一荡,视线便越过树梢,撞见远处浮山前海的粼粼波光。那是石老人至市南区的海面,晴天时湛蓝如缎,远处的赤岛也清晰可见;阴天则雾蒙蒙的,像宣纸上晕开的水墨。

秋千荡到最高处时,倏然望见脚下两汪翡翠般的湖水,叠翠湖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嵌在山谷,花溪湖则像被打翻的调色盘,倒映着天空的云影。一瞬的失重,让人恍惚以为要坠入这幅山水长卷,化作其中一尾游鱼,或是一缕掠过湖面的风。

听风阁 山系咖啡与露营地

累时,听风阁(近海龙路出入口西侧)的木屋正飘出咖啡香。灰顶的听风阁驿站低调融于林间,木质露台上支起米白色帐篷,手冲咖啡的香气混着松涛声飘散。这里没有刻意营造的“小瑞士”,只有山风、树影与咖啡豆的诚实对话。

坐在一旁多人秋千上远眺便是海青路出入口处的公路大片,远处海平线被风推着微微起伏,云朵胖乎乎地趴在天边——此刻的浮山,像极了《小森林》里市子骑车经过的日本乡野,连时间都变得黏稠起来。

若有余力,不妨沿绿道再爬十分钟,去七观台等一场日落。这里是俯瞰青岛的上帝视角:山峦如浪,城市匍匐在脚下,而海天在远方缝合。暮色四合时,晚风把头发吹成海藻,恍惚间觉得自己成了“站在世界屋顶的人”。

路线贴士

最佳时段:午后3点出发,避开烈日,抵听风阁时恰逢温柔夕照。叠翠湖旁的茶园木栈道,适合拍古风照;海云台的云朵秋千,入夜后会亮起串灯。浮山的妙,在于它把野趣和精致揉成一团。当你瘫在秋千里,脚尖勾着海平面晃荡时,会忽然明白:所谓治愈,不过是山风路过耳朵时,顺手带走了所有烦絮。文/张馨怡 由晨浩 解宁

500

埠东片区木栈道(来源:崂山区城市管理局)

500

听风阁(来源:崂山区城市管理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