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为父女,国内最大的轮胎龙头要IPO了!
杭州将跑出国内最大的轮胎巨头!
5月23日,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启动IPO前的招股,此次中策橡胶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8744.86万股,也是今年以来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新股之一。本次IPO中策橡胶,拟募集资金48.5亿元。这批资金将,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厂区改扩建及仓储配套项目。
今年2月13日,中策橡胶顺利过会后,当月28日就拿到了注册批文,而此次IPO,中策橡胶的保荐机构是中信建投。
目前如今,我国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轮胎企业共有11家,而马上要登陆的即将上市的中策橡胶是国内外销售规模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中策橡胶位列榜首,并位列美国《轮胎商业》杂志《2024全球年度轮胎报告》评选出的全球轮胎制造企业前十强。
中策橡胶此次规划发行新股8744.85万股,占总股本的10%。据此估算,一旦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其市值有望达到500亿元,超过赛轮轮胎、玲珑轮胎以及森麒麟当下的市值。,拥有“朝阳”、“威狮”、“好运”、“金冠”等一系列知名轮胎品牌。
尽管,中策橡胶将开始进行招股,但是此次能否顺利拿到预料之中的募资金额呢?
1、实控人为父女
中策橡胶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杭州海潮橡胶厂,早期生产胶鞋、力车胎。1970年进军轮胎制造,1992年合资引入香港中策投资,开启现代化转型。2000年全钢子午线轮胎投产,奠定技术基础。
2015年的时候,中策橡胶泰国基地投产,成为首个海外工厂;2019年还在印尼、墨西哥工厂布局,规避美国关税壁垒。此后,中策橡胶在海外的营收占比从40.61%升至48.05%,其中北美市场贡献16%,超过50亿元。
2021年、2022年、2023年,中策橡胶主要产品销量分别为1.71亿件、1.73亿件、1.96亿件,2024年上半年轮胎销量为1.04亿件,稳坐“国内轮胎一哥”的宝座。
目前中策橡胶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轮胎企业榜首,2023年全球排名第九,销售额47.7亿美元。
2019年,仇建平以57.98亿元收购46.95%股权入主,整合巨星科技、杭叉集团产业链资源。并推出超低滚阻轮胎等高端产品,但企业的研发费用率一直都保持在3.7%-4%,低于同行业的竞争者玲珑轮胎的4.17%。
目前,仇建平与仇菲父女俩通过中策海潮持股41.08%、朝阳好运等平台合计控股46.95%,是中策橡胶的实际控制人,形成了“巨星系”资本网络,其中包括巨星科技、杭叉集团、新柴股份等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700亿元,中策上市后或推动“巨星系”突破千亿规模。
但是,在股改前,曾存在74名经销商通过杭州潮升代持2.89%股权的历史问题,后于2021年解除代持。且股改前股权转让价差达45%,从10.83元飙升至15.71元/注册资本。
仇建平通过并购构建“工具-物流-轮胎”闭环:巨星科技渠道赋能中策海外销售,杭叉集团年采购轮胎超8亿元。然而,家族集中控股可能引发利益输送,且海外工厂投产延迟也增加不确定性。
2、高杠杆与大额分红
根据招股书显示,中策橡胶2021-2023年营收从306亿元增至352.5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在2023年反弹至26.38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大增57.8%至25.4亿元,远超玲珑轮胎等同行,在同期行业净利润中位值仅3.57亿元,差距相差数倍。
其中,2022年的时候,受天然橡胶的价格影响,净利润下滑10.9%,2023年原材料价格回落推动毛利率回升至19.35%。但2024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再度上涨,可能对2025年利润形成压力。
目前,中策橡胶的主要营收是来自海外,境外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40.6%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8.1%,北美市场贡献约16%收入,关税政策变动或成营收变化的主要风险。
而中策橡胶的收入也非常依赖经销商,近80%收入依赖经销模式,且入股经销商贡献约20%收入,存在关联交易嫌疑。2021-2023年返利金额达54.64亿元,境内返利点数高于境外,存在压货虚增收入风险。
报告期内显示,公司的海外经销商数量快速增加,但未充分披露新增合理性,存在通过短期压货拉升业绩的可能性。
目前,中策橡胶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2.62%,而行业的均值为49.7%,公司的短期债务85.2亿元,货币资金仅41.19亿元,偿债压力显著。
而招股书显示,中策橡胶在此前4年半的时间更是分红28亿元,2020年至2023年,公司现金分别为11亿元、3亿元、2.5亿元、4.5亿元,2024年上半年分红7亿元。其中实控人套现超13亿元,与募资补流的矛盾引发监管问询。
此前,中策橡胶的IPO首次提交招股书是募资70亿元,除了四大项目外,还有28.5亿元的补流项目,其中补流资金曾是中策橡胶的募集资金的重头。后来,因为监管问询,最后取消了28.5亿元补流项目。
在最后一版的招股书上,中策橡胶取消了研发项目以及补流资金项目,而新增了泰国增资建设高性能子午胎项目,实施主体是中策泰国,但是,该项目近几年业绩增速缓慢,即使建设完成了,后续的产能消耗也是个问题。
3、资本化后的战略抉择
目前,全球的轮胎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188亿美元,中国汽车后市场2025年将增至1.74万亿元。而中策橡胶在市场上凭借性价比抢占份额,但是在技术方面依然落后于米其林、普利司通,其中半钢胎市占率仅8.5%的市场份额,不及同行玲珑轮胎的12.3%。
IPO的募投项目达产后,中策橡胶预计将新增全钢胎500万套/年、半钢胎700万套/年产能,计划冲着全球市占率3%冲刺。
但是,中策橡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公司应收账款60.35亿元,其中超过120天账期的占比31%,公司的存货高达90.05亿元,坏账与跌价损失累计超3亿元。若下游需求疲软,现金流风险加剧,毕竟公司的债务问题也不小。
此次中策橡胶的IPO,标志着其从传统制造向资本驱动的跨越,但高负债、家族控制及外部贸易风险仍需警惕。即将招股的中策橡胶能否平衡这些问题,让投资者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