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三通电话,特朗普的“和平大戏”演给谁看?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天内完成了他的“外交三连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两小时,“安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后拉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德、意、芬四国领导人开了一场“群聊”。

500

这场“电话马拉松”结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俄乌即将停火!谈判马上开始!”

然而,这看似“顺利”的通话背后,却是一场充满算计的政治秀。细品之下,伏笔处处。

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再次上线,“停火倡议”只字不提俄罗斯撤军或北约东扩,却大谈美俄贸易。一边向普京抛出“战后贸易大饼”,一边对泽连斯基许下“美国绝不缺席”的承诺,最后还不忘拉欧洲盟友站台,仿佛乌克兰的领土只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和平是假,生意是真

在特朗普的叙事里,他与普京的对话“基调和气氛都非常好”,甚至畅想起“俄乌战后重建”的商机。他声称俄罗斯有“创造就业和财富的巨大潜力”,而乌克兰也能“从贸易中受益”。这话术听起来像极了地产商推销烂尾楼,先描绘蓝图,再谈条件。

500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还搬出了梵蒂冈当“和事佬”,声称教廷“非常乐意主持谈判”。然而,梵蒂冈的调解资格在俄乌冲突中从未被提及,特朗普此举更像是在给这场谈判贴上一张“神圣标签”,掩盖其背后的利益交换。

然而,别忘了,就在通话前两天,特朗普还在威胁俄罗斯:“现在是‘切火鸡时间’,如果不达成协议,制裁将让俄经济崩溃”。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与其说是推动和平,不如说是为国内选民展示“强人形象”。毕竟,2026年中期大选的“硝烟”已隐约可见。

普京的战略与泽连斯基的“硬汉困境”

克里姆林宫对这场通话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普京称通话“内容坦率且有益”,并宣布将推动俄乌起草一份“和平备忘录”,内容包括停火时间表、危机解决原则等。

更微妙的是,普京提到“伊斯坦布尔谈判的联系已恢复”。要知道,此前的伊斯坦布尔会谈上,俄方仅达成“换俘共识”,核心议题则全部搁浅。

此时表达重启谈判,更像是俄罗斯基于战场形势的考量。

500

“边谈边打,以打促谈”,这才是莫斯科的真实意图。

在俄乌冲突中,处境最为尴尬的莫过于泽连斯基。他在与特朗普的两次通话中反复强调三点:必须实现停火,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及美国“不得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对与乌克兰相关事宜做出任何决定”。

尤其是第三点,几乎是对特朗普的“隔空警告”。毕竟,美国绕开乌克兰与俄讨论“备忘录”,早已让基辅感到被“出卖”。

500

为此,泽连斯基提出召开“美乌俄欧四方联合会议”,并点名土耳其、梵蒂冈等地作为谈判场所。这看似是灵活姿态,实则是无奈之举。

乌克兰既无力单独对抗俄罗斯,又担忧被美欧“交易”所牺牲。那句“不会从领土撤军”的宣言,更像是在国内民意压力下的政治正确表演。而乌军高级将领的临阵辞职,更是给这脆弱的宣言做出了标注。

500

讽刺的是,泽连斯基一边呼吁欧盟对俄实施“严厉制裁”,一边还不得不面对欧洲内部分裂的现实,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直接嘲讽乌克兰“胜利计划注定失败”。

看来,乌克兰的“硬气”,终究要依赖西方的施舍。

从主角到配角,欧洲的“集体失落”

特朗普的电话名单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法、德、意、芬领导人的名字赫然在列。然而,这场“联合通话”更像是美国对欧洲的“通知会”,而非“协商会”。

早在今年2月,欧洲多国领导人就因“是否派兵援乌”吵得不可开交,彼时英国主张强硬,德国却称“为时过早”。

最戏剧化的是前两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马克龙的“互撕”。梅洛尼因未被邀请参加“援乌小圈子会议”而怒斥法国“搞小团体”,马克龙则反呛她“散布假新闻”。

如今,美俄绕过欧洲直接谈判,马克龙们除了在电话里“嗯嗯啊啊”,还能做什么?

500

更扎心的是,欧洲领导人的表现堪称“大型精分现场”。马克龙、冯德莱恩等人虽参与联合通话,但特朗普根本没给他们“发言机会”,只是“通报情况”;会后,欧盟宣布“考虑新一轮制裁”,却连具体措施都不敢明说;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称:“我们喊了三年和谈,现在美国出手了,某些人别挡道”;德国学者更是直言“北约才是冲突推手”,就差点把“欧洲被美国绑架”写在脸上。

欧洲的“团结”在特朗普的电话攻势下碎了一地。有人想止损,有人想逞强,但谁都拿不出具体方案,只能跟着美国的“剧本”走。

这场“一天三通电话”的闹剧,本质上是一场美国主导的政治表演:

特朗普需要一场“外交胜利”为选举造势,哪怕只是口头停火。而泽连斯基在“强硬”与“妥协”间走钢丝,生怕沦为历史罪人。欧洲则困于“道德高地”与“现实利益”的夹缝,沦为看客。

而在这一众喧嚣声中,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的呼吁更值得玩味:“欧盟不应阻碍和谈”。但问题在于,当大国将和平视为筹码,小国又如何逃脱棋子的命运?

这场“特朗普式和平秀”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俄乌冲突的根源“领土、安全、西方霸权”,无一得到解决。而特朗普的社交媒体欢呼,不过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场短暂的喧嚣。

500

真正的和平,从不诞生于电话线两端的话术博弈,而是源于对战争代价的清醒认知。俄乌在北约问题上的根本矛盾未解,特朗普的“速成协议”恐怕连临时停火都难维持。而欧洲若继续“跟风站队”,只会陷入“安全靠美国、能源靠俄罗斯、债务靠自己”的死循环。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