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偶男主,丑是原罪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刘宇宁拯救了内娱小生。
原来还觉得有缺陷的小生们,跟《折腰》宋祖儿一拉上郎,瞬间得感激他们的古装扮相至少不伤害大家眼睛。
刘宇宁丑不丑另说,至少是真的不适合古偶男主,尤其还是身份这么重的枭雄。
《折腰》里的刘宇宁饰演的男主魏劭是什么人设?
原著里的魏劭,据说融合了三国时期美男子孙策的长相,孙权丧父丧兄的背景,以及曹操的实力,是主公,是乱世枭雄,是将来要一统天下的君王。
枭雄,虽不似英雄一样手段光明磊落,行事也不大符合儒家传统道德,但好歹雄才大略、骁勇神武,是杰出人物,不是反派。
何况我们早年也是吃过一些称心可口的。
历史上帅气的枭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至少得这样——
《楚汉传奇》
演秦皇汉武,不求多有少年帝王的龙章凤姿,睥睨天下的王者之气;
《秦始皇》
也不求多有正剧里的富大龙、陈宝国的演技。
《国家宝藏》
观众心中至少也得剑眉星目、轮廓清晰、棱角分明,有一定霸气与野心。
上图《寻秦记》,下图《大汉天子》
折腰一出,拉郎遍地,吴磊、任嘉伦、张凌赫都跟宋祖儿拉了个遍。
我们也来凑个热闹,从影视剧的枭雄角色里,挑一挑谁跟宋祖儿也适配?受观众认可的枭雄角色都是什么样?
黄晓明走红正是从《大汉天子》里的少年刘彻开始,说明观众对其饰演枭雄少年体的认可。
汉武帝雄才大略、功盖千秋,却也奢靡、黩武、大兴土木,晚年下了罪己诏向天下谢罪,实乃一代伟大枭雄。
《大汉天子》从剧名看,黄晓明该是一番大男主,事实上他当年只是四番,排在他前面的是两位戏骨以及贾静雯,三人戏份均不如他多。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观众记住的,代表这个剧的是他。
小时候追这剧时最意难平的是那么美的念奴娇,为什么要跟“丑”大叔东方朔在一起。
为什么不跟对她念念不忘,那么帅,还是皇帝的刘彻在一起,因此一到东方朔、念奴娇卿卿我们就要跳过(没说道明叔丑的意思,只是跟贾静雯站一起颜值年纪不匹配)。
那会黄晓明演的大汉天子的确是有魅力的,能俘获大批观众不意外。
不是他演少帝演得有多好,而是贵在自然,把属于少帝稚嫩又张狂的劲儿拿捏得到位。
或者更应该说,那个时候资质尚浅、一心想红的黄晓明,刚好与踌躇满志却隐忍憋屈,急于摆脱窦太后控制,进而亲政的少年天子,彼此在心境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统一。
有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意气风发,有破茧而出的壮志凌云,还没有红和帅的负担,不至于过分展示。
以前说过黄晓明更适合做“黄晓暗”,即更适合“暗”一些的角色。
这版少年汉武帝,看似明亮、自信,实则阴狠、喜怒无常。
我对他动不动就放声大笑印象深刻,笑之前可能毫无预兆,笑得你措手不及,笑完了你还怕他下一秒就变脸。
表演缺点是情绪过于外放,表情大又多,介于傻里傻气与喜怒无常之间,离帝王城府有些距离。
长大后再看东方朔和刘彻,果断选老的,老的专情,情绪稳定,不像刘彻见一个爱一个,将对他忠心耿耿、恩重如山的郭舍人斩首,将助他登帝的陈阿娇永锁长门宫。
虽说这其中有误会有渊源,但这种为了皇权,可以舍弃一切的帝王无情,哪里适合被拿来当梦女素材,还是念奴娇看得清,把皇上的誓言当狗叫,不得不说念奴娇的独立清醒意识早早超越观众。
古早剧刻画的枭雄、帝王,敢于暴露真实人性,于是再帅气逼人、功勋卓越,也常常使人胆寒。
《寻秦记》林峯饰演的赵盘/嬴政,改编大胆,说是颠覆也无妨。
赵盘的成长像起点大男主文,从被欺负的无名小卒,阴差阳错之下顶替了秦国王子嬴政,最终登上王位,性格从前期的天真软弱变成后期的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这一改编诠释了从赵盘成为嬴政,得付出什么代价。
我们常说乱世出枭雄,乱世意味着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在这个强权即公理的世界,得用些非常手段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赵盘在为娘报仇以及后来落难的路上,渐渐明白乱世中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只会任人宰割,这也是他重回王位的原因。
这一版里的林峯、古天乐巧克力成精,不知道以为秦人以黑为美,可能也因皮肤黝黑,衬得眼睛明亮有神。
令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林峯演时才22岁,却也较好完成了人物的复杂性和成长弧度。
只是有时候演得用力过猛,为耍狠,使劲蹬眼珠子,咧嘴巴,但因为长相周正,顶多让人觉得癫癫的,够疯批。
这也是传统周正面相的好处,演可怜的时候能让人怜悯,演狠辣的时候着实可恨,却不至于被说像奸邪小人。
枭雄常指那些野心勃勃、骁勇果敢、凶蛮霸道,不受儒家伦理道德和礼法约束,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绝非君子,却也并非小人的人。
《折腰》里魏邵拿到磐邑印信,马上撕毁条约,将小乔驱除,这的确不是君子作风,但在乱世里,各方诸侯为了争地盘阴谋阳谋明争暗夺也是常有的。
这类角色因有宽阔的灰色地带可以发挥,演员演起来更容易出彩,好比演曹操通常比刘备出彩。
但是偶像小生演枭雄总不被看好,当年因《宫》里的八王爷一炮而红的冯绍峰,要演电影《鸿门宴》里的项羽,很多人泼冷水。
结果上映后,最不被看好的冯绍峰扮相和表演获赞,演虞姬的刘亦菲反被吐槽毁美人,演刘邦的黎明甚至被吐槽演技不如冯绍峰。
其实对于这类特定人设,像比演技重要,黎明不是演技不好,是太儒雅,没有刘邦的市井匪气,刘亦菲气质太清冷,也不像印象中浓烈的虞姬。
也不是说冯绍峰有多像西楚霸王,至少外形扮起来在项羽的框架内,不至于让人疑惑他到底是不是项羽。
表演也能看出在努力凹霸气,好在冯叔眉宇间有贵气,符合项羽贵族身份,眼神的忧郁、多疑,霸气之下藏着的慈悲,平添了人物的悲剧性。
这一版项羽有他的魅力,冯叔年轻时还是帅的,能演《折腰》的魏劭。
对冯绍峰版项羽的评价谨慎,是因为心中有更适合的人选——《楚汉传奇》里何润东饰演的项羽。
毕竟是被演刘邦的陈道明认证过是最接近他心中的项羽人选。
当年选角时,导演正在考虑陆毅,结果何润东毛遂自荐,跟他见面当场脱掉上衣,征服了导演。
的确,内娱很难找到这么壮硕的身材了。
演项羽别的可以不符合,但必须得大块头,强体魄,毕竟是能举鼎的神勇人物。
冯叔不知穿了多少件衣服才营造出的双开门宽肩膀,何润东一个身位抵得上别人两个,能省掉不少衣服。
除了身材,何润东版的眉眼气质也比较接近我对项羽的想象。
冯叔身上的贵气,何润东身上也有。当年何润东传出要出演《泡沫之夏》里的欧辰时,被书粉骂惨,看过正片后真香了,很少看到内娱演霸总的身上有贵气,何润东算一个。
何润东还有一个突出气质,粗旷而不失细腻,霸道中含着柔情,一身正气中混合着天真桀骜,所以不笑的时候可以演傲娇欧辰,笑的时候可以演白月光吴聘。
这样的气质也符合我们对项羽虞姬、英雄美人故事的想象。
以上举的枭雄角色都雄性荷尔蒙超标,也不是每个上阵杀敌、英勇神武的枭雄都是糙汉。
史书用“美”来形容孙策,兰陵王因容貌过于秀美,怕被轻视,不得不带着狰狞的面具威吓敌军。
说起来,冯绍峰也演过兰陵王,只是太不像,开头的洗澡戏直接创飞我,长成这样有必要戴面具嘛,完全可以威吓敌军。
《兰陵王妃》里的兰陵王倒是很秀美,完全可以理解他为什么要戴面具,这长相上了战场得被调戏。
其实,近几年古偶男主的流行人设——身着黑衣的活阎罗,口头禅“我可不是什么好人”,某种程度也接近枭雄幼年体。
假如男主只是大理寺少卿这样的职位,或者是刘宇宁在《珠帘玉幕》里演的商人燕子京这样的人设,观众倒不会对外貌符不符合人设有那么大反应,顶多只是不符合对古偶男主的想象。
但《折腰》把男主人设拔高到主公、枭雄的高度,还参考了三国背景,男主人设甚至有三国枭雄的影子。
观众见过那么多出色的枭雄、帝王,心中的标准自然很高,好比敢叫小乔,就得有艳压众芳的容貌,敢叫枭雄,就得有匹配的气概。
试想费翔历经多少年的打磨,才从混血甜心变身成阴鸷daddy。
气概,不是长得高就有气概,而是一种面相的威严、气势的压迫、态度的豪迈,这种的话,长相阳刚一点的型男更合适,刘宇宁其实偏向阴柔还有点偷感。
加上又是古偶,男主颜值即正义,要求不是不丑,而是得帅,父母爷爷奶奶都觉得的那种普遍意义的帅,才能网罗广大的受众。
演古偶男主是条快速成名的路,能一夜之间全网皆知。
但想要继续往前走,得需要庞大的路人支持,获得路人支持,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演适合自己的角色。
《折腰》刘宇宁时常让我怀疑他演的枭雄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有一场戏,他听到小乔说他“纯善”,轻蔑地嗤笑,这一点转变得好,但真的挺邪性,像个坏人,当然好处是增强了剧情的扑朔迷离。
或许让他去演一些晦暗不明、阴晴不定、正邪不分的角色,代入感还强一些。但如果是恶狼变忠犬的男主……真挺难绷的。
其实扑在这条赛道的小生,近些年数不胜数。
《雁回时》里的辛云来全程一副讳莫如深、贼眉鼠眼的表情,也是活脱脱把黑切白男主演成了入室行窃嫌疑人。
少数看得过眼的,比如《九重紫》里的李昀锐。
虽也是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前世甚至起兵谋反过的人设,但不让人产生生理性厌恶。哪怕在险些屠尽山庄的那一段,也是既有压迫感,又不叫人觉得像哪来的山贼强盗,男主感很足。
说白了,这就是脸的功劳。
小林不是最帅的那一档小生,甚至也有点鼠里鼠气的,但起码气质是大方周正的。
大方的气质+阴鸷感让人觉得邪魅,小气的+阴鸷感让人觉得遇到了邪祟。
内娱为了制造反差感,近年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生产同款的“活阎王”“十殿阎罗”“一代枭雄”式男主,希望靠精彩的人设攻占市场,征服观众。
但,偏偏忘了人设的载体始终是“人”,编剧功力再好,扛不住演员长相和演技的双重冲击。
奉劝内娱资本,少替观众做选择,“狠人”男主可以对自己狠一点,但不要对观众这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