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件大事,震惊世界!

2025年初,瑞银提出,2025年是中国科技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站在当下看,瑞银给出的这个判断,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因为中国的科创正在以一种出乎全世界意料的速度,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作为中国科创的代表,看中国引领式创新的逻辑,必然绕不过深圳这座城市。

“巧合”的是,中国科创领域最近发生的两件大事,同样都与深圳有关。

01

深圳科创又上“硬菜”

5月19日,首次应用鸿蒙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PC)正式发布。这是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标志国产操作系统首次系统性突破PC领域。

 

从2021年打造原型机再到工程机,直到2025年实现正式商用,这款鸿蒙PC从概念到落地,华为用了五年时间。

 

鸿蒙PC牛在哪里?几个关键词给大家感受下:

 

1)全栈自研微内核架构,从内核开始重构操作系统;

2)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

3)依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跨设备协同,华为全家桶用户的福音。

 

我们都知道,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长期被Windows和macOS垄断。

 

而这种垄断其实会带来巨大的危害。2024年7月,微软发生了令全球震惊的蓝屏事件,影响全球近千万台使用Windows的设备。

 

中国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有限,并未波及公共服务领域。这得益于中国很久就开始在“关键领域”的信创替代。未来,中国在操作系统、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增强。

 

但蓝屏事件再次凸显“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的风险。垄断带来的技术生态依赖,通过供应链和生态壁垒,美国得以在中美贸易战中试图以生态封锁、技术锁定封杀华为中兴等公司。

 

实际上,早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的时候,华为中兴就首当其冲。如今,中美科技竞赛已经常态化,而面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技术封锁范围只会越来越广。

 

在美国的野蛮与霸权面前,是没道理可以讲的。

 

而华为鸿蒙电脑的推出,意味着中国的科技公司推出的操作系统,将微软、苹果垄断的软件江湖撕开了一道口子。

 

在可见的未来,全世界的软件开发公司,不仅可以在Windows、MacOS的生态中做开发,也可以在鸿蒙生态中做开发。

 

而中国的科技公司也可以直接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与苹果、微软等巨头在软件市场直接拼刺刀。 

 

所以,美国人很紧张。坊间的小作文是这样的:

500

除了鸿蒙,近期同样发生在深圳的另外一件事,同样震惊世界。

 

5月15日,位于深圳的中国芯片设备制造商新凯来,被曝正在寻求首轮融资28亿美元。

 

新凯来又是谁?

 

新凯来,全称深圳市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凯来”)成立于2021年,是正儿八经由深圳国资委控股的半导体企业,由深圳市政府所有,是深圳国资重点培育的项目。

 

在今年以前,新凯来刻意低调,名不见经传,流传于坊间多是其技术专利的成果。

 

但在今年3月26日中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峰会上,新凯来一战成名:高调发布多款半导体制造设备,一跃成为中国半导体界最受关注的公司,热度与中国芯片半导体龙头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不相上下。

 

这同样是一个被美国人严重卡脖子的领域。就在去年12月,美国将140 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其中就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盛美上海等有众多半导体设备公司。

 

众所周知,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关键一环。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达335.1亿美元。其中,光刻机进口额占比最高,达107.2亿美元,89%来自荷兰;79%的离子注入机从美国进口;刻蚀机、热处理设备等主要依赖日本供应商。

 

但随着新凯来、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国内企业的技术突破,这种格局正在被逐步打破。

 

3月份新凯来推出的产品,就包括外延沉积设备EPI(峨眉山)、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阿里山)、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普陀山)、刻蚀设备ETCH(武夷山)、薄膜沉积设备CVD(长白山)。这些产品均指向半导体制造工艺中至关重要的技术节点。

 

如果说鸿蒙操作系统是软件领域的中国崛起,新凯来则是中国在科创底层技术上的关键突破。

 

他们都是中国科创的又一个deepseek时刻。

 

02

勇闯无人区:深圳不搞虚的,只搞硬的

不管是华为,大疆等大型科创企业,还是像新凯来这样的独角兽,都说明了一点:

 

深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硬科技突破国际垄断,并通过全球化布局抢占市场。

 

为什么深圳科创要死磕硬科技?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中国科创要走向世界,与全世界的科技龙头竞争的一个必经阶段。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提到,中国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模仿跟随,最早走大规模、低成本路线;

第二个阶段,靠效率驱动,开始走效率创新路线;

第三个阶段,是应用式创新,应用式创新是中国企业的优势,还有重构式创新,本质都是别人做好的东西,我们去做应用、重构。

 

方洪波说,中国的应用创新也很强,但未来只做应用创新,很难和美国竞争。所以引领式的创新非常重要。

 

他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微软、苹果、英伟达之所以能收割全世界,全世界都得给它们交服务费,是因为他们实现了引领式的创新,它改变了一个范式,但中国现在还很少有这样的企业。

 

而这恰恰是,深圳科创死磕硬科技的原因。

 

硬科技的突破,本质上是对全球最前沿的技术标准的话语权争夺。而全球的科创标准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

 

中国的科技公司要想在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改变发展范式。而要改变发展范式,就需要引领式创新。

 

引领式创新为什么重要?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同样是来自深圳的大疆,在无人机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主导了全球无人机领域的发展。

 

5月14日,大疆发布其最新旗舰级无人机 Mavic 4 Pro。Mavic 4 Pro被描述为大疆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的无人机之一。但据相关报道,这款新机型将不会在美国市场正式销售。

 

是大疆不想在美国销售吗?并不是。这恰恰说明,大疆可以自己选择更有利于自己销售的国际市场。

 

因为只要掌握了技术的话语权,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和选择权。如今全球无人机市场的主导权,就掌握在中国的科技公司手里。

 

我们再看鸿蒙PC,新凯来,他们为什么能够震惊世界?同样是因为他们改变了自己行业原来的发展范式:突破技术封锁的最佳路径就是自己重新定义新技术。

 

鸿蒙PC,上文说了,实现了从内核层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中国PC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新凯来,从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光刻领域突围,给国产芯片替代提供了更多了可能。

03

你永远可以相信深圳

为什么深圳有底气死磕硬科技?

 

因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深圳的科创生态已经全方位领先。

 

1、这里集结了中国最高端的科技公司。

 

202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居全国城市第一,占GDP比重达6.46%(超越纽约、东京),稳居全国第二位。其中: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93.3%、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5位、中国第一;

年国际专利申请量最高时约50%,目前30%多,连续18年列全国第一;

科技成果转化率95%以上,全国最高。

 

截至2024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57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2.5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超86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50家,排在全国最前列。

 

2、这里有“护城河最宽的企业生态”

 

以2025年另一个大火的机器人产业为例。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市场规模和出货量上,都已稳居世界第一。其中,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更占全球50%以上。

 

而从各种数据来看,深圳是当之无愧的“机器人第一城”,超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

 

1)机器人产值全国第一。早在2023年,深圳的机器人产业产值就已经高达1797亿元,居全国第一。

 

2)机器人公司规模全国第一。深圳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有近6万家,而上海为4万多家,北京3万家,杭州为2万多家。

 

3)核心技术全国领先。人形机器人是技术难度最高的机器人种类,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中,上榜的深圳企业有7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与上海为3家,杭州1家。

 

3、这里有贯穿从研发到产业化全生命周期的政策环境和产业扶持。

 

政策体系上,深圳构建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在金融支持上,2025年深圳提出引导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目标早期基金规模年均增长15%,为初创企业注入“耐心资本”,这样可以让企业免于生存压力而聚焦技术攻关。

 

据新华网的报道,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深圳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成立了千亿级的产业引导基金、百亿级的天使母基金和20亿元的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深圳企业的成长速度也优于全国。

 

据数据统计,深圳一个初创型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速度快了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需7.65年和6.83年,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就是深圳速度。

04

结语:

 

引领式创新,是中国科创新时代的叙事主线。

 

而在不远的原来,中国科创必将带领新的技术话语权,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心,重构全球科技格局。

 

而在这场宏大的发展范式迁移中,深圳必不会缺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