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重新看待极氪了

500

文源:源Auto

作者:潘卓伦

在扔出007GT这颗市场重磅“炸弹”后一个月,极氪连续有大动作。

“吉利汽车往年举办一季度业绩会是没有线下环节的,这次举办主要是为了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之事。”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发布会开场时特别提到。

这场发布会,同时也是“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说明会。所谓“一个吉利”,主要指的也是桂生悦口中的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之事——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

会议还官宣了一系列高管人事变动,和极氪直接相关的有: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戴庆向其汇报,吉利和极氪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CEO,同时吉利汽车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

一顿操作下来,极氪不一样了。

01

一盘大棋

有人说,吉利接连对极氪大调整,是因为发展没达到预期。但有没有一种可能,现在的极氪,才是吉利当初对高端新能源的想象?

2021年,吉利官宣极氪成为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独立品牌,1年前还挂着领克车标的ZERO Concept,摇身一变成了极氪001。2022年,极氪001不负众望,在开启交付后的首个完整年份交出超7万辆的成绩单,成为30万级中国品牌纯电销冠,让这个吉利旗下全新品牌站稳了脚跟。

但极氪2022年的成功,极氪001只是一部分。

500

如果没有极氪为老车主免费升级8155芯片所展现的能力和决心,或者1年自建600个充电站所体现的规模和高效,车主不会那么轻易为极氪001超33.6万元的平均售价买单。毕竟在极氪001之前,整个吉利系也没几款30万元以上的车型,更别提卖得好的。

回到极氪和领克的问题上,假如极氪没有独立,在领克的体系里,能实现相同的操作吗?考虑到领克当时还属于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车企,这需要画一个问号。

单是困扰领克车主多年的车机卡顿问题,到2023年吉利推动兄弟企业的FlymeAuto系统上车,才得到改善。

极氪独立4年,虽然有起有伏,但也向领克及其相关资方证明了,在高度内卷的中国车市,一套更简单高效的公司管理架构是刚需。去年11月吉利、极氪以及领克达成的战略整合交易,或许由此应运而生。

500

据吉利汽车2024年11月14日的公告,吉利控股及沃尔沃分别出售持有的20%和30%领克股份,交易完成后,领克由宁波吉利和浙江极氪持股,浙江极氪持股51%为大股东。“此举将使领克成为极氪及本公司(吉利汽车)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将合并入两家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公告中称。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该交易已经在今年2月完成。

回看这几年的历程,从领克的角度看,确实挺戏剧的,先是给极氪做了嫁衣,现在又成了其附属公司。但从吉利高端化的全局来看,领克一开始是先行者,现在是最后一块拼图,只不过这整幅拼图的名字叫做极氪科技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整合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这个吉利高端新能源版图的完全体就交出抢眼成绩。财报显示,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20.19亿元,其中整车营收190.96亿元,同比增长16.1%,按港股会计准则一季度盈利5.1亿元。

02

两个赢家

不要以为极氪科技集团一季度财报的高光,是两个品牌业绩相加的理所应当。门道,都藏在细节里。

财报显示,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一季度整车毛利率为16.5%,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其中极氪品牌整车毛利率达到21.2%,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资源整合的效果在一季度财报上开始展现。

“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在研发上节省了20%。”在财报会上,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

500

极氪科技集团在将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收编”之后,如今又继续和吉利融合,可以预期,在研发、采购、营销等多个领域,“一个吉利”有大量降本增效潜力可挖。

根据吉利高层们在“一个吉利”说明会上透露,未来如果吉利汽车顺利与极氪合并,他们希望企业采购成本降低3%,企业研发效率提升10%-20%,营销和经营成本降低10%-20%。这将会是至少十位数级别的降本增效收益。

对于极氪和领克两个定位豪华高端市场的品牌来说,这是它们进一步竞争市场的杀手锏。

500

以近期新推出的极氪007GT为例,作为一辆猎装车,其成本按行业惯例理应比普通三厢版极氪007高,但其今年4月上市时的售价反而更低。再考虑到极氪007GT的配置相较普通三厢版车型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性价比亮点再进一步放大。

类似的产品优势逻辑同样体现在近期上市的领克900上,这款定位30万-40万元的大型SUV和极氪007GT一样,都有望在开启交付后快速达成1万辆交付里程碑。

500

据安聪慧透露,极氪科技集团今年还会推出三款车型,分别是计划在二季度发布的领克Z10插混版,第三季度发布的极氪9X,以及在第四季度发布的极氪8X。从市场定位看,两款极氪车型或定位40万甚至50万元以上级别市场,而Z10插混版则会相对亲民。

“极氪向上,领克向宽”,这是极氪科技集团避免两个品牌“打架”的策略。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