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新总裁,薪酬暴涨
蒙牛新总裁高飞,去年大涨薪。
根据蒙牛披露的年报,2024年公司执行董事高飞获得的总薪酬达到996.3万元,是公司薪酬最高的人。
年报还显示,在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前,高飞的薪酬只有169万元。
也就是说,从管蒙牛常温奶的销售,到主管蒙牛全局,高飞去年不仅实现了升职加薪,而且薪酬翻了好几倍。
仔细看蒙牛财报,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片段。
01
2024年3月26日,蒙牛突然宣布,自当天起,原总裁卢敏放卸任,并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接替卢敏放的是47岁的高飞。
资料显示,高飞1999年加入蒙牛,先后担任销售及营销部区域经理、中心经理、销售总经理、营销总经理等职务。
接任总裁前,高飞在2016年就担任蒙牛高级副总裁及常温事业部负责人。
蒙牛公告里,对高飞的评价很高,称高飞创造了蒙牛高速发展并领先行业的全过程。
不过,高飞上任次日,蒙牛股价大跌10%。
02
蒙牛的副总裁,多达十几位。能够走到总裁的位置上,的确不容易。
高飞过去最辉煌的战绩,是打造出蒙牛的王牌产品特仑苏。
升职后,高飞的涨薪幅度也很可观。
2024年财报显示,高飞之前在蒙牛领取的薪酬,只有169.5万元。
而在当上总裁后,他2024年领取的薪酬是996.3万元。这其中包括基本工资、住房福利和津贴等620万元,与业绩有关的奖金372.5万元。
因为去年高飞任职是从3月底开始的,不足一年。所以他的实际薪酬估计在1000万元以上。
作为参考,高飞的前任卢敏放,2023年的薪酬就高达1357万元。
高飞可能是去年涨薪幅度最大的高管之一。
03
去年蒙牛不止给高飞支付了近千万的薪水,还有近2000万的股权激励费用。
根据公告,去年蒙牛的董事中,高飞、卢敏放作为公司购股权计划、股票奖励计划及可换股债券安排的承授人、参与者,有权获得多个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2024年度,蒙牛在损益中确认为支付给高飞、卢敏放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分别约为1838.4万元、1700万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高飞合计持有蒙牛428.8万股。按照蒙牛目前约18港元/股的股价计算,这部分股权市值也接近8000万元了。
不过,按照高飞上任时蒙牛发的公告,高飞手上实际只有不到30万股普通股,有57万股是限制性股票。
占他所持有的股票大头的,是根据蒙牛2016年6月采纳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343万股购股权。
这部分股权,有待接下来行权。而具体价值有多高,要看蒙牛股价走势了。
高飞拿到的也不全是期权。今年3月,蒙牛再次公告,根据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出564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其中有71万股授予高飞。
这部分跟购股权不一样,那是实实在在的“发钱”。按照蒙牛目前股价,这部分股票市值也超过了1200万元。
但这应该不是上限。蒙牛前任总裁卢敏放,最多时持有蒙牛超过2000万股,市值超过6个亿。
04
蒙牛过去对高管团队的激励一直很大方,实施了多轮激励。
2016年,蒙牛先后出了几个公告。
比如公司公告,拟采用关键岗位员工留任方案,拟最多出资1.5亿元,挽留和激励集团内具有高潜质的关键管理岗位人员,以推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2016年6月3日,蒙牛开股东大会。其中第7个议案,是审议公司新的购股权计划书。
那次股东大会,参与投票的股东持有的股份总数约30亿股,占蒙牛当时总股本的76%。
在审议购股权计划的议案时,有10亿股投了反对票,占参会投票权的33.76%。
结合蒙牛当时的股权结构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持股比例中等的股东,在会上对该议案投了反对票。
不过,由于赞成票还是占多数,议案还是被通过,并在此后得以实施。
“涉险过关”还算幸运。实际山,蒙牛过去股东大会上,大比例反对,甚至未通过的议案有很多。
去年高飞刚一上任,6月份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蒙牛的股份增发议案就直接被股东否决了,反对票超过15亿股,占出席股东大会持股的比例超过50%。
05
股权激励看起来是个香饽饽,但前提是公司得发展好。
发展不好,股价接连下跌,所谓的期权,就是废纸。现在的蒙牛,就有那么点尴尬。
蒙牛过去给了很多期权。但因为股价表现不理想,蒙牛最近几年一直有大量的期权授予出去后,没有及时行权。
如到2023年年初,蒙牛过去几年授出的购股权有6452万股,当年行权的只有不到700万股,失效的有1500多万股。
2024年初,蒙牛过去授出的购股权可行权的有4200多万股,当年无人行权,失效的有近900万股。
显然,因为蒙牛股价接连下跌,当前市场价格已经与行权价格倒挂严重,包括高管在内,没有激励对象会去亏损行权。
根据Wind数据,2024年全年,蒙牛平均股价约16.4港元,而蒙牛高管和员工们手上的购股权行权价格,最低在26.54港元/股,最高达到了40.58港元/股。
比如高飞过去几年获得的约342万股期权,行权价格分别为40.58港元/股、35.54港元/股。
去年高飞“零行权”,而他手上有约76万股期权,今年年底就要失效了。
蒙牛从2022年年初,一直跌到现在,区间最大跌幅超过了70%。2024年,蒙牛收入、利润双双大幅下降。
估计蒙牛在做股权激励时也没想到,过不了几年,公司股价和经营会是这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