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个有限的无限游戏

500

文:蔡垒磊

蔡叔您好,第一次在后台提问,我一直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您已经财务自由很多年了,为什么每天还这么拼?甚至在肾结石当天还在更新文章,一天后又在直播,我自己也得过肾结石,痛得几乎直不起腰来。我想知道您的动力来自哪里?这个问题对我很重要,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财务自由,如果财务自由以后也要这么拼的话,那么财务自由的意义在哪里呢?非常感谢!

..............................

你好。

这个问题太多人问过我了,很奇怪,没有人问巴菲特,问马斯克,问马云,问雷军,说为什么还要干活,他们的钱比我多多了。因为大家好像都默认“他们是要做大事的,是心怀天下的,而普通人是没那么多追求的,是有钱花了就要停下来休息和享受的”。

很多人的终极目标,是财务自由,这都是源于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正被迫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所以他们希望财务自由后,有了选择权后,就能免除这种痛苦。我曾经的目标也是这样,但我达成财务自由的路径并非一夜暴富,我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路上,达成的财务自由,因此我并不觉得我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被灌输过“终极目标”,比如我爸就曾说,等你高考完,我就啥也不管你,你爱干啥干啥。这让我从小就觉得,高考结束,人生就定型了,高考考得好,人生就一帆风顺;高考考得差,这辈子就完蛋了。但你应该早就高考完了吧,就算你考得很好,你的问题就没有了吗?不是的,一点也没有减少。就算你进了清华,也能发现周围全都是比你天赋更好,还卷得不行的人,那你怎么办呢?我们也被教育“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所以结了婚,叫“修成了正果”,然后呢,问题就没有了吗?甚至比你单身的时候还多。

我们是不是进入了一种骗局?就这个社会时时刻刻都有一根胡萝卜,骗我们非常非常努力地去吃到,说吃到以后就永远不饿了,但事实上没过多久又饿了,甚至比之前还饿,然后又继续用下一根胡萝卜,继续用“吃到了就可以一劳永逸”来骗我们,骗到死亡才算完。

这是不对的,人生是一个在有限生命里的无限游戏,对我而言,就是不停地追逐下一个目标——要拼尽全力才能赢的那种。有人说那你在追求什么呢?一辈子都在劳累,不,我的回报在追求的过程中,就在不停地收到,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劳累。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和很多人的直觉是相反的,那就是世人以为的“逼迫自己”和“劳累”,恰恰是我获得正反馈的要素之一——越拼,正反馈越多,有趣的事情越多,竞争的乐趣越多,成就越多,就越是停不下来;而如果我经常遵循世人觉得应该遵循的“休息”,那我反而会因为更慢获得正反馈,而导致更不舒适。

所以并不存在一个人财务自由了以后就“应该”怎么做。你现在没有财务自由,可能会受到更多消费上的困扰,有很多自由上的“求而不得”,但当你财务自由后,或许你关心的就是另一些事了,比如巴菲特相比于什么都不管在家休息,可能更不愿意被人评价“老了,眼光过时了,不中用了”,雷军相比于每天盯着账户上冰冷的几十亿,更愿意做成一些他一直想做成的事,更不愿意被公众所遗忘。

总之,你的目标不应该是确定的这样或是那样,而是应该始终指向能让你获得更多更大的正反馈的事情上。如果你没有了财务压力后,打游戏能让你获得更多的正反馈,那就打游戏;如果打着打着你觉得没意思了,你觉得和社会脱节了,你觉得很多人说的很多东西你不了解了,人家开始觉得你不咋地你不服气了,给你的心灵造成了负反馈,那你就修改一下策略,去做其他有正反馈的事情——可是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还能通过做事,来拿到正反馈呢?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些轮子一旦转起来就很难停止,可是同理,一旦停止,也很难再转起来。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