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抖音、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都不做新的社交软件了?
6年时间过去后,互联网行业再没听到“围剿微信”的声音,无论是腾讯自己,还是抖音、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都没有再次在社交上“浪费”太多时间。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81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2170万人,占网民整体的97.6%。即时通讯是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应用,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和网民使用率都低于即时通讯。
可能我们不禁要问,用的人那么多,用户习惯也不需要去培养,可为什么腾讯、抖音、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都不做新的社交软件了?都已经2025年,大家还是在用微信和QQ。
实际上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并非没对社交软件“下手”,巨头们一直对此虎视眈眈。2019年,国内的互联网领域爆发了一场社交软件小高潮。
2019年1月15日,今日头条张一鸣的“多闪”、快播创始人王欣的“马桶MT”、锤子科技罗永浩的“聊天宝”,三款社交产品同时上线,大有一番“围剿微信”的气势,不少网友对此看好。
一方面,用户渴望有更新的社交软件出现,从而打破旧有的社交关系链;另一方面,用户对微信也“腻了”,想要看到更多新产品的样子。市场总有需求未被满足,用户对微信的使用时长越长,可能心理上就越发期待有新的社交产品出现。马桶MT、聊天宝、多闪看起来机会很大。
这波社交软件小爆发的浪潮中,就连一些中小型互联网公司也耐不住寂寞,想要在社交软件行业试试水。2019年6月,搜狐上线了社交产品“狐友”,张朝阳亲自站台。2020年美图公司陆续上线了“高光”和“不方”两款社交产品。陌陌公司先后上线了MEET、Cue和赫兹。2020年,网易云音乐上线了一款名为“心遇”的社交App。2022年,百度上线了一款语音社交APP“嗨圈圈”。
就连腾讯自己也在拼命地尝试更新的社交产品,先后推出轻聊、有记、欢遇、朋友、猫呼、回音、轻缘、灯遇交友、Hood等数十款社交App。
这波社交软件爆发浪潮很快就被现实给打败,用户需求端确实需要新的社交产品出现,但社交产品的核心是社交关系链,用户使用新的社交软件后却发现,根本找不到社交关系链,整个App上看不到几个“活人”,所以,当用户对社交产品最初的新鲜感褪去后,很快就对马桶MT、聊天宝、多闪失去热情,这些产品也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与马桶MT、聊天宝、多闪色命运类似,腾讯旗下的轻聊、有记、欢遇、朋友、猫呼等产品也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这波社交软件浪潮,让腾讯、抖音、阿里巴巴等大公司们看清了社交软件市场的高门槛和难度:
1.微信和QQ就像两座大山一样难以撼动。
2.社交软件市场极度依赖社交关系链,如何能让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链接?
3.用户嘴上说需要新的社交软件,但真当让他们用的时候,人并没有那么多。
互联网巨头们“围剿微信”未成,反而印证出微信的地位。腾讯公司2025年Q1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14.02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
互联网巨头们在社交软件市场撞到“南墙”后,就对社交市场望而却步,因为它们最终很难绕过的一步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聊到最后,还是要到“咱俩互相加个微信吧”的局面,某种草社区产品极力避免让用户与博主之间加微信,其实也没什么作用,光靠防是防不住的,这样做反而让用户反感,发了个微信ID而已,怎么突然号就有问题。
大公司之所以不做新的社交软件的第二个原因是,社交软件投入高,回报周期较长,离钱“较远”。
比如电商、外卖,这两款市场的优势是离钱更近,平台推出后即可有现金流,哪怕是亏损,但是都有现金流流入,但社交软件并不会这样,社交软件的盈利模式包括广告、增值付费、小游戏等,这些都强烈建立在用户规模之上,而面对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只要是以App的形式存在,都需要高投入进行拉新,电商和外卖拉新后就能有收入,社交软件却做不到这样。
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当前的互联网巨头都处于保守期,巨头们不再频繁地上线各种新的App,而是专注于打造自身的“长板”,挖深固有业务的“护城河”,或者专注于更有未来市场的AI,或是与现有业务的协同。
至于社交软件,这类属于传统的互联网业务,巨头们不舍得在这种看不见的项目上做投入,另外,也没有心气去挑战如此成熟的市场。
巨头们更看重拥有自我造血能力,且能快速见到“钱”的项目,社交软件不是这样。
但实际上从用户需求来看,整个市场对陌生人社交市场的需求还是存在的。我曾在2024年2月写过一篇名为《微信“摇一摇”功能下架背后,陌生人社交陷入困局》的文章,即使到现在,依然能看到部分用户在后台问为什么“微信摇一摇会下架”、“怎样找回微信摇一摇”。微信的摇一摇功能是陌生人社交的一部分,微信下架后,部分用户的陌生人社交需求无法满足。
社交软件的困境之处在于,它很难靠社交功能本身来赚钱,就像早期QQ的各种增值服务一样,如果现在推出新的社交软件,也想搞增值服务,要么用户群很难破圈,要么,用户付费意愿低,最终没办法形成更大的社交网络。
实际上现在形形色色的小众社交软件很多,但像微信、QQ一样,拥有亿级用户量级别的社交产品几乎没有,谁来满足用户的陌生人社交需求?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