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超12%!绿茶,破发!

市场用脚投票,绿茶惨遭破发。

5月16日,绿茶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却意外遭遇“滑铁卢”。

绿茶集团上市首日的开盘价为7.19港元/股,开盘后不久,便惨遭跌破发,临近尾盘,股价大幅跳水,截至收盘,股价报6.29港元,较发行价大跌12.5%,总市值仅为42.36亿港元。

在港交所,绿茶创始人王勤松与路长梅正式敲钟。这对浙江夫妻的持股比例为54.29%,以此计算,夫妻两人身家约为23亿港元。

回顾绿茶的上市之路,可谓异常波折艰辛。早在2021年3月,绿茶集团首次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之后经历了两次重新递表、两次通过聆讯、三次招股书失效后,在2022年10月暂时停止申请上市。

500

2024年6月,绿茶集团第五度闯关港交所,终于如愿敲钟上市。

对于绿茶集团为何执着于在港股上市的原因,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分析称,A股对于餐饮行业的企业IPO仍然持谨慎态度。其次,港股上市流程相对简单,后期减持与再融资也相对容易。最后,港股经过近一年的反弹,目前市场关注度、估值均有提升,此时融资可以获取更高的估值和融得更多的资金。

据介绍,绿茶集团为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成立于2008年,由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在杭州西湖畔创立,最初以“绿茶青年旅舍”起步,后转型为休闲中式餐饮品牌。第一家绿茶餐厅于2008年开设在杭州西子湖畔。

当时,绿茶餐厅延续了青旅的文化特色,在装修上采用了古风的设计风格,小桥流水、亭台帘幕,从门头到后厨,每处细节都彰显了江南风味。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14日,绿茶集团有489家餐厅。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4年绿茶餐厅占据0.7%的市场份额。

为何大跌破发?

凭借“融合菜式”、“中国风”等特色标签,绿茶曾在中国餐饮行业一度爆火,按大众点评顾客的说法,“绿茶刚出现的时候,就和现在爆火的网红店一样。”

但近两年来,绿茶的经营风头日渐式微,这或许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原因之一。

据公司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绿茶集团的营收分别约为23.75亿元、35.89亿元和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657.9万元、2.96亿元和3.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2521.6万元、3.03亿元和3.61亿元。

按收入类型来看,绿茶集团2024年的餐厅经营收入约为30.99亿元,较2023年仅微增1.3%。

500

绿茶集团也在招股书中承认,与2023年相比,我们的餐厅表现在2024年整体有所倒退,主要由于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减少了外出用餐的支出及次数。

实际上,绿茶集团的营收增长主要依赖门店的扩张来驱动。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绿茶的新开餐厅数量分别为47家、89家和120家,关闭餐厅为7家、5家和15家。

分析人士称,大规模开店固然能拉动整体营收的增长,但也会摊薄单店盈利能力,从而对未来进一步扩张埋下隐患。

此次绿茶集团此次IPO全球发售1.7亿股,最高募资12.1亿港元。在上市之后,绿茶集团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大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等。

对于未来的扩张计划,绿茶集团可谓是雄心勃勃。公司计划在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招股说明书显示,绿茶集团有相对具体的扩张策略,包括在现有地域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向新地域市场扩展(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在海外总共开设约28家新餐厅)、增加旅游景区餐厅数目(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开设合共17家该等餐厅)、增加小型餐厅数目等。

在绿茶集团看来,小型餐厅的翻台率较高且经营成本较低,便于公司实行更具灵活性的扩展战略。

三大核心指标的危险信号

相比辉煌的过去,资本市场更看重的是公司的未来。

虽然如愿上市,但绿茶集团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和“隐忧”,从客单价、翻台率、同店销售额三项核心指标来看,绿茶集团的经营数据已有下滑趋势。

据招股书数据,2022年至2024年,绿茶集团每家餐厅日均接待人数分别为444人、516人、477人;对应的客单价分别为62.9元、61.8元和56.2元;公司翻台率分别为2.81次/日、3.30次/日和3.00次/日。

值得一提的是,绿茶餐厅的联合创始人王勤松曾表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下限和上限分别是:一天4次与一天7次,这样既能保证餐厅盈利又能保证顾客体验不会下降。”

但现如今,绿茶集团的翻台率已经跌破下限。

王勤松认为,4次应该是大众餐饮的一道门槛,如果达不到,那可能就要考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同时,绿茶餐厅的同店销售额和同店销售增长率在2024年均有下滑。其中,公司同店销售额从2023年的22.69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20.35亿元;公司2024年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0.3%。其中,华东地区下降11.2%,广东地区下降12.6%,华北地区下降6.8%,其他地区下降了10.9%。

500

对此,绿茶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以减少外出用餐的支出及次数,导致整体人均消费的下滑和翻台率的降低。

“另一方面,我们的整体接待总人数增加,这主要归于我们营业中的餐厅数量增加。与此同时,我们的外卖订单在2024年同比增长,是因为2024年我们策略性地提高了对外卖服务的专注度。”绿茶集团称。

此外,绿茶餐厅曾因“预制菜”引发舆论危机。2024年3月,有报道称,在杭州绿茶餐厅后厨发现38元的“佛跳墙”用的是预制菜,但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字样,也没有主动告知顾客是预制菜。

在去年7月,证监会对第4次冲击上市的绿茶就食品安全问题、供应链情况及预制菜占比专门进行了问询。证监会要求绿茶餐厅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对是否符合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进行明示。

目前,绿茶并没有自营的中央厨房,而是通过第三方食材加工及直接采购的模式实现菜品的标准化。

绿茶集团计划建设自营中央食材加工系统,预计将有大约90%的半成品食材供应给绿茶品牌的全国连锁餐厅。

目前资本市场最担忧的问题是,支撑绿茶营收增长的门店扩张是否还能继续,大规模开店计划会否进一步拉低餐厅翻台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