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晶圆美国工厂开张,想再加码40亿美元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环球晶圆还在苦等《芯片法案》补贴。
环球晶圆5月16日(美国时间5月15日)于美国德州谢尔曼市(Sherman)举办12吋新厂GlobalWafers America(GWA)开幕典礼,并召开线上记者会。
现场宾客齐聚
环球晶圆公司表示,将增加对德克萨斯州高达 40 亿美元的投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本地生产需求,并符合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点。
环球晶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秀兰周五表示,此次追加投资尚未确定时间表,这将使该公司在美国加州的总投资达到75亿美元。她补充说,实际支出金额将完全取决于寻求本地采购材料的客户的长期承诺。
“目前,我们看到客户对本地材料的需求强劲,这促使我们提高在美国的产量。这也是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美国业务的主要原因,”徐秀兰先生告诉记者。“然而,我们最终是否会动用这笔额外资金,将取决于我们目前各阶段的进展情况。我们希望先看到这些项目盈利,而不会急于一次性花光所有资金。”
环球晶圆公司已承诺斥资35亿美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谢尔曼市建造业内最先进的全集成12英寸(300毫米)半导体晶圆工厂。至今已在德州北部创造1,200个建筑相关工作机会与180个长期职缺,并预计在2028年底前招募多达650名工程、技术与营运专业人员。该工厂已于周四正式投入运营,少量生产样品已送交客户进行质量验证。
此前,该公司最大的客户之一台湾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将把对美国的总投资额提高至 1650 亿美元。
徐秀兰志永表示,如果环球晶圆完成75亿美元的全部投资,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所有半导体厂商宣布的美国扩张计划的需求,甚至可以为出口到其他地区提供额外的产能。
徐秀兰在记者会中说明,公司的扩建意愿很高,但有几个前提必须达成:第一期、第二期一定要有获利,必须有确实的美国客户需求、对在地生产高度感兴趣,例如愿意签订长约及预付货款,并且要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她指出,扩建决策并没有时间表,取决于上述前提的达成。
环球晶表示,GWA位于谢尔曼的园区占地142英亩,可容纳多达六期的扩建,配合今日宣布的第三、四期策略性扩产计划,尚具备空间可进行最后两期扩建,将可大幅提升产能,以因应芯片制造商未来10年于美国宣布逾5,00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带来的需求成长。
德州厂一期完工开始出货
对于德州厂建厂进度,徐秀兰说,第一期目前已完工,工程师同仁已进驻,3月底已出货小批量产品,出货量及营业额预计逐季增加,其中高单价产品需较长验证期,目前出货以规格相对容易、单价较低的产品为主,较高单价产品的营业额贡献,预期要到第3季、第4季开始显现。
徐秀兰并提到,目前为止客户对于美国产能的需求相当殷切,即便产品还在验证中,关税绝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谈出来,已有许多客户来谈,希望预定本地产能,显示美国企业对当地供应的需求非常强劲。
对于德州新厂何时可达经济规模获利,徐秀兰坦言,新厂是全新设备,前几年的折旧摊提相对其他厂区较高,不过首期若产能满载,对于现金流及盈亏表现将较为正面。
尚未看到资金到位
徐秀兰表示,她的公司已经提交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并达到了初始生产的里程碑,有资格获得此前拜登政府同意并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的补贴,但尚未看到资金到位。此前,环球晶圆公司已根据《芯片与科学法案》获得了4.06亿美元的补贴。
“我们必须坦诚地说,我们尚未收到《芯片法案》规定的任何补贴,”徐秀兰说。“不过,我们已经提交了所有必要的文件,因为我们已达到第一阶段的生产里程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美国政府机构表示不会提供资金的消息。”
徐秀兰补充道,任何额外投资,包括40亿美元及以上的投资,都将取决于该公司在美国的业务是否真正具有竞争力,并在一系列条件下得到稳固的客户需求的支持,而不仅仅取决于是否获得补贴。
该首席执行官告诉记者,在当今动荡和不确定的地缘政治气候下,跨境运输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并增加碳排放。她表示:“在美国运营的优势之一是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总体能源成本比亚洲低约50%。然而,扩张新设备和运营仍然需要强劲、持续的本地需求来证明投资的合理性。”
“鉴于关税谈判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我们仍然看到客户对2025年下半年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徐秀兰先生表示。“有一些紧急订单,但我们尚不清楚全年需求的前景。”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