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67%!华帝,业绩“变脸”
2025年第一季度,华帝股份交出的“成绩单”有点难看。
近日,华帝股份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业绩突然“变脸”。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0亿元,同比减少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减少1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减少14.92%。
有分析称,营收增速放缓是导致华帝股份一季报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华帝股份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仅增长3.27%,净利润增速为12.28%,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4.94%,净利润更是环比大幅下降40.63%;2024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单季净利润环比继续下降22.36%。与2023年全年212.5%的净利润增速相比,该公司业绩增长动力明显减弱。
受业绩持续走弱影响,华帝股份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截至5月15日收盘,其股价报6.57元,年内累计跌幅达10.49%,相较于2018年巅峰时期的股价,已累计跌幅超67%,最新总市值缩水至55.69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帝股份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厨房电器,产品品类现已全面覆盖油烟机、灶具、热水器等传统厨电,及集成烹饪中心、集成灶、洗碗机、蒸烤一体机等新兴厨电,同时也囊括了橱柜、衣柜以及浴室柜等家居定制产品。
2004年9月,华帝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被称为“厨电行业第一股”,比老板电器早了六年时间。
然而,时至今日,“行业第一”的位置已经是遥不可及。2024年,方太集团、老板电器的营收分别超过176亿元、112亿元,而华帝股份仅为63亿元,甚至还没有方太的零头高。
为何业绩“变脸”
对于一季度的业绩下滑,华帝股份证券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一季度业绩下滑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因为2024年一季度业绩基数较大,因此今年的数据显得并不突出;二是因为去年“国补”政策在年底带动了一大波销量,对今年年初的市场有一定透支,再加上去年和今年的政策执行期间有一定“空窗期”,所以今年一二月份出现下滑。
华帝股份一季度业绩的不及预期,引发了机构的热议与关注。
中金公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华帝股份的业绩略低于预期,由于国补拉动效果有所减弱,及上年同期收入、净利率基数较高。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一季度受到年初补贴政策衔接和2024年底需求集中释放的影响,行业增速有所回落,叠加华帝股份上年同期收入高基数,导致一季度收入同比有所下滑。
基于此,中金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国补效果有所减弱,下调华帝股份2025年、2026年净利润9.8%、9.1%至5.13亿元、5.60亿元。
国联民生证券也认为,今年以来政策的实施未能平滑衔接,消费者需求阶段性转弱,叠加电商渠道竞争加剧,华帝股份的收入仍有下滑。
其实,行业竞争加剧和华帝股份内部的管理问题也是市场担忧的风险点。
据年报显示,华帝股份在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仅为4.12%,低于行业竞争对手火星人的近8%。这表明,华帝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其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力。
另外,华帝股份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表现乏力,品牌定位模糊,渠道模式滞后。在智能家居浪潮下,华帝并未能快速推出有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
更大的隐忧
与此同时,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也对华帝股份的业绩也产生了显著的冲击。
众所周知,厨电行业高度依赖房地产周期,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新增需求减少,而存量市场的更新需求尚未完全释放。其中,集成灶等与精装修市场绑定的产品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
2024年,集成灶行业整体表现不佳,被称为“四小龙”的火星人、帅丰电器、亿田智能和浙江美大均出现营收、净利润的大幅下滑。
尽管华帝的集成灶业务占比不高,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仍然对其整体市场预期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机构发布的数据看,今年一季度,厨电行业整体表现低迷,这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息息相关。有分析人士称:“房地产是影响厨电行业的最大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单个企业很难独善其身,虽然老板电器和华帝股份在厨电行业都是比较优秀的企业,但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市场新开盘项目为116个,同比下滑38.9%,市场规模6.1万套,同比下滑42.1%。从厨电部品来看,2025年一季度,精装修市场配套厨电六件套(烟灶消洗,单功能机、一体机)项目为111个,同比下滑38%,规模为17.82万套,同比下滑37.3%:其中,洗碗机规模为3.97万套,同比下滑33.3%;一体机规模为1.4万套,同比增长5.4%。
随着厨电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品牌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更加白热化。华帝虽然在传统厨电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但在新兴品类的创新和差异化方面掉队愈发明显。
国内厨电市场已承压多年,因此厨电厂商都在积极出海寻找增量,但华帝股份目前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仍偏低,2024年仅有11.92%。相比之下,万和电气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达到36.27%,2024年出口销售额增幅达到41.43%。
由此可见,华帝业绩不及预期既有自身原因也有行业的原因,未来能否扭转颓势,仍需要看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出海能否打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