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采购了一台85万的路由器,真舍得花钱啊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5月9日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一则公告。
说的是,重庆三峡学院的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中标(成交)结果。
公告一发,大家察觉到了不对劲,都在问买一堆什么路由器要85万。
是3000台给师生用,还是300台呢?
都不是,就是1台。
这一台“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的投标报价是75万元,还有10万元是安装调试等附加费用,最后构成了85万。
就是这个数字带来了整场争议,也制造了漏洞百出的各种质疑。
首先是参与竞标的三家企业。
一家给出高价也就算了,结果三家都给出了85万以上的价格,最后价低者得。
也让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成了手下败将。
其次,中标的产品不是定制款。
重庆三峡学院自己通报就说,实际产品就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与学校的要求严重不符。
有多不符呢?
网友转头在电商平台上一查,发现普联官方旗舰店售价是两三百。
这就伤感情了,溢价足足达到299900%。几乎是近年来校园采购风波里溢价率最高的了。
学校或许是无辜的,要怪就怪中标公司,毕竟为了这场中标,中标公司布局了差不多十年。
成立的头三年是做农副产品的加工的。第三年开始摇身一变,就做电子产品、机电设备的了。
后来演变为几乎什么都干,还做绿化养护、货运代理、装潢设计,反正什么行业朝阳,它就做什么朝阳。
但去爱企查上一看,它的参保人数又是0,股东是附近一个村的村民。
偏偏村里也不知道它存在,因为股东常年不在村里。
而且,这家公司自2019年就被挂上经营异常名录,五六年都待着出不来,结果今年1月突然成功摘帽,然后就在5月拿下大单。
你可能觉得村里的公司怎么能中标这么大的路由器采购,但伟大企业不就是如此开头的吗?
当年乔布斯就是从自家车库卖起苹果电脑的,谷歌的佩奇和布林也是在车库研究出早期搜索引擎原型,那现在有一个企业从村里卖出路由器,有什么问题?
要说就说:资本你赢了。
但这依然不是今年争议最大的学校采购风波。
两个月前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给出了一份采购清单。
里面有相机、除颤仪、餐盘这些,理论上都是学校教学和管理所用,但大家很快发现了问题。
“松典相机”中标单价14050元,网络售价仅631元;
“麦邦除颤仪”中标单价29500元,官网价9000元;
该校师生1800人,却采购了8400个餐盘;
还有室内会议室系统要19万元……
事发后,松典相机不得不出来辟谣说,不关我事,我一直卖600块,价格透明,全网可查。
这时候学校就说是小小的工作失误,实际上买的是“尼康D90”。
尼康D90是一个17年前发布的相机,如今全新带套头不超过3000块,二手更是不到千元。
你为了学生教学质量更高,花14000买一个17年前发布的相机,那是想让学生也跟着忆苦思甜吗?
网友越看越生气,就接着找茬,找着找着他们发现隔壁的中学也有问题。
同样品牌型号的麦克风比南方和北方某省的采购价贵了三倍;录播主机少则贵三倍,多则贵了7倍。
采购价比网购价格贵可以理解,但比其他地方的采购价还贵三倍以上就让人疑惑了。
但在招标联系人看来,他们只是老师,没那个精力了解市场价。而且一切本身合规合法。
你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吧。
只是这时候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名言变了味,变成了:
教育工作可以赚大钱,大赚钱。
不经意间,学校里的高价采购案例多了起来,但仔细去看,也是八仙过海,各凭本事。
比如安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学名。
这是一块插线板,插线板已经被小米和公牛做到了白菜价。
但你猜这市场价200块的家伙需要多少钱?
360元一块?差不多,只是后面再加个零就更好了。因为它现在叫智能用电管理设备。
同样,普通灯控器被叫做单灯控制器,那它就能在市场价200块的基础上摇身一变卖4000元。
问题来了,3600元的插线板、4000元的灯控器,输出来的电和光,能让学生考试成绩更高吗?
反正单子总额更高了,这两项一下子采购了19万元。
有媒体调查发现,中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当时校长的亲戚,而校长本人也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
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再比如报价没问题,但采购需求不存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一篇文章里就给出了三个案例。
其中一个说,当时正常市场价采购,但单位没有实际需求,最后这台1000万元的仪器一点也没用上,等于白花了1000万元。
这次采购是在伪造论证报告、违法校内采购流程制度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副校长和他表弟干的,手法也不怎么复杂。
还有更简单的:
比如打声招呼。
400万的一批电脑最后采购价600万,送出去的好处费是50万;
一个熟人之间的招呼就做成了。
现在再看这些案例,你会发现招标流程基本存在硬伤,没什么科学论证,事前完全有发现和阻止的可能,但最后还是被他们干成了。
可见赚黑心钱,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巧。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吐槽了,手法都这么粗糙,好像我干我也行。
其实也不尽然。
在学校里捞钱这事,有时候手法可以很巧妙。
今年1月的反腐纪录片里讲了这么一个案例。
长春某小学原后勤主任等人从学生餐费中捞取好处,做法是积小成大。
一开始,执行的校园餐费标准是每人每餐8元,餐饮公司就给时任校长、后勤主任达成约定,每餐8元钱里给两人各0.1元回扣。
后来校园餐费涨到了每人每餐12元,回扣增加到了每人每餐0.3元。
物价在涨的同时,回扣也要涨,这就叫与时俱进。
最后9年里,餐饮公司克扣了70多万的学生餐费。
电视教育片的最后,原后勤主任也痛心疾首地悔恨,对不起学生,对不起家长,不应该去收它一分一厘。
我们常说学校最好是纯粹一点,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但是现实常常不是这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性的暗黑一面,古今中外莫如此。
你看,美国有美国的史密斯专员,印度有印度的附恶校长。
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在他们眼里,世人面前的两根金条,没法区分出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
当然,采购到高质量的东西,配上售后保修等服务,所以比市场价高一点可以理解。
但动不动十倍百倍地往上整,真不拿钱当钱啊。
学校的钱也是钱。
所以答应我,实在要高价采购,起码采购的东西,学生们用得上,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