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出炉,关税降了!

500

作者 | 刀马 腾飞

编辑 | 计然

中美关税终于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在经过两天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5月12日下午,一则重磅的消息占领了各大新闻媒体头条——

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美国疯狂加税风波,像闹剧一样回到了开始时的样子。

500

过去2个月,中美的关税一度上升到145%的历史顶点。

先来看一下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是怎么加起来了。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T86清关政策(即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

3月3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将中国输美商品的额外关税从10%上调至20%,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超40%。

4月2日开始,关税风波就开始掀起狂潮。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台,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基准关税税率(10%)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其中,美国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税率后对华征收关税达54%。

到了4月8日,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的“对等关税”税率已由34%提高至84%,总关税达到 104%。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25%;4月10日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实际加征的总关税税率为145%,125%只是“对等关税”部分。

当然在这过程中,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也予以同样的加征反击。

此次经贸会谈,解决的核心还是4月2日之后的“关税疯狂”。

根据会谈的披露:美方承诺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相应地,中方取消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反制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的34%反制关税,相应暂停其中24%的关税90天,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中方还相应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简单来说,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但是,特朗普总统自2017年1月上任以来加征的20%关税将维持不变。

协议生效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从50%降至30%,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将从25%降至10%。

500

500

受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消息刺激,中国资产爆发,全球股市涨势如潮。

5月12日下午,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拉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15时22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109,日内升幅0.3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超300点,报7.2061,升值0.47%,盘中最高来到7.1982。

联合声明发布后,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0.82%,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2.63%;军工、消费电子、券商板块走强,航天南湖、国睿科技涨停,长盈精密涨超7%;医药、农业、黄金股下挫。

港股尾盘继续飙升,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2.98%,恒生科技指数涨5.16%。瑞声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小鹏汽车-W涨幅均超10%。

此外,欧美股市全线上扬。欧股涨幅扩大,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日内涨幅达2%,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2%,德国DAX指数涨1.7%,法国CAC40指数涨1.48%。

美股期货走高,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涨3.5%,道指期货涨2.2%,标普500指数期货涨近3%。中概股也迎来盘前大涨,小鹏汽车涨8%、阿里巴巴涨超8%,理想涨超7%,蔚来涨超6%,京东涨6%。

500

关税降温符合各界的预期,因为高关税不可持续,中美此次联合声明更像是特朗普鲁莽行为的仓促收尾。

在此次联合声明中双方强调: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就经贸领域各自关切保持密切沟通,开展进一步磋商。双方将定期或不定期轮流在中国、美国开展磋商,或在商定的第三国开展磋商。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可以看得出,经过这一场摩擦与谈判后,中国在应对美关税上已经更自信和从容,双方接下来的谈判形式显然也会发生改变。

500

我们都知道,两方之间不管是接触、谈判,建立最基本的互信是基础。特朗普强征关税的出发点是向国际社会传递高姿态,但他展现出的决策轻浮、立场反复的不沉稳,非但没有“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在国际舆论中成为了笑柄,已经很难让外界信服。

这在此次双方接触、会谈、谈判的节奏中多次体现出中国的从容和美国的窘迫。贝森特强调美国“不想脱钩”,这或许是美国迫于经济形势和民众压力的权宜之计,但中长期看来,中国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越来越容易,美国想对中国脱钩却越来越难,这将成为一个趋势。

某种程度上,国际秩序遵循丛林法则,随着中美国际形象的迅速演化,全球各国都要决定如何趋利避害,在这种情况下,一方是正努力修复全球贸易的负责任形象,一方是任性妄为的自私形象,那么局势将逐渐向有利于中国的情况转变。

此次中国强硬对抗美国,既是为自身,也是代表国际社会反抗美国霸权,经此一事,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可以预见,未来双方关系如何降温,如何谈判,主导权已经不在美国手里。

更重要的是,中国将会在新国际秩序中收获新的合作伙伴,和合作空间,这对正在“走出去”的中国人有着更切实的意义。正如《华盛顿邮报》最近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会充分利用华盛顿的混乱思维……它为中国重塑国际联盟、改变力量平衡以利于自身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美国拆掉的台,中国正在重构。对于出海人士而言,利好消息不仅来自于美国的大门再次“打开”,而且还可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深度融入欧洲文化与产业生态,这都是个不错的契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