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软件基本都是国外的

【本文来自《我们的字体,问题很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设计软件基本都是国外的,国内做字体这个细分领域没有做大做强的团队,更难盈利,这类基础文化需求之前从来没有哪个部门或专家提出来过,免费前期投入谁出?收费?费用多点不好用或使用率不高也等于自绝于江湖。字体版权问题聊胜于无,行业还处于初级野生阶段。

方正字库应该算比较早的字体开发团队了,现在呢?这部分工作应该体制内相关部门牵头,解决基础的应用,包含历史字体AI投喂,免费使用,个性化的字体民间团队商业开发补充。

设计是有潮流趋势的,小鬼子的这种字体出现到流行应该在5年左右,现在广告、设计行业整体是保朝夕、求生存状态,甲方说这个就这个,少量头部公司掌控流行趋势,跟服装设计一样。野生流行只有小众圈子

无论是篆体、魏碑、宋体、行书、隶书、小楷,老祖宗虽然留下了各体书写范式,但到信息时代的电子屏显示(包括设计展现终端)都是需要将笔墨形象转换成代码的,没利润空间的事如果没有部门主管,高校有资源立项又大概率套天量经费出应付式成果,民间爱好没费用,商业团队没预期收益,就是现在野蛮混乱状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