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失败后,印度发动舆论战,X平台、维基百科遭水军轰炸
有槽
2025年05月10日 05:57:04
印度军队在新一轮印巴冲突中的表现让莫迪政府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尽管印度率先发起攻击,却被巴基斯坦击落了5架军机。为了掩盖失败,印度方面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宣传战。
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的消息在X平台迅速传播,但几乎在每个相关帖子下面,都有印度用户迅速跟贴,称这些消息是“谣言”。
中国媒体人安替@mranti在5月9日的帖子写道,
在这个帖子下面,可谓是群魔乱舞。
一个印度用户迅速跟贴称消息不实
另一个印度用户使用了精神胜利法,称最后赢的一定是他们。
一位中国用户@Heling_f进行了总结:“印度人是我见过最嘴硬的群体了。完全不会内耗的类型,如果发生在其他国家,肯定一堆自己的反对派开始唱衰,但印度人一致 @grok 然后说是fake news。”
grok是X平台的人工智能,能进行一定的消息核实。这两天,印度人拼命@grok,希望能得到否定的回答,马斯克应该对印度IP进行额外的收费。
虽然印度用户拼命否认,但国际媒体的报道却逐步核实了消息。《法国24小时》5月9日援引法国国防部消息称,法国通过阵风战机的技术数据确认,至少一架印度阵风战机在冲突中被击落。美国国务院发言人5月8日表示,已收到“可信报告”,证实印度在冲突中损失了战机。
路透、美联等西方媒体都陆续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打脸了那些四处否认的印度用户。
印度国内,莫迪取消外访,处理从来没遇到过的、超乎想象的军事挫败。随后,印度进入了历史最严的信息监管,从没见过这么严厉的,所有信息全删,连论坛都不提空军被灭的事。
对外,印度对X平台提出了无耻的请求。
9日,X平台发文称,该公司近日收到了印度政府的行政令,要求其封禁超8000个账户,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和监禁该公司当地员工等处罚。该公司披露,印度政府还要求屏蔽印度用户对包括国际新闻机构和知名用户在内的众多账号的访问。
该平台称,“在多数情况下,印度政府没有具体说明某个账户的哪些帖子违反了印度当地法律。对于大量被封禁账户,我们没有收到任何证据或理由。”
X平台表示,迫于压力,其已开始封禁印度境内的指定账户。但该公司并不赞同印度政府的要求。该公司在贴文中写道,“封锁所有账户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这一要求实质上已构成对现有和未来的内容的审查,也违背了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商业内幕》网站报道,这些账户发布了印度战机被击落的消息,让莫迪政府颜面尽失。报道还指出,这些账号不仅有媒体和个人账户,还包括巴基斯坦的政治人物、媒体和名人账户,显然是为了切断巴基斯坦方面的信息传播渠道。
除了X平台,在印度政府的请求下,Facebook也封禁了一些传播印度战败消息的用户。
印度人还瞄准了互联网上另一个权威平台——维基百科,试图更改维基百科的词条来保证他们在印巴空战中的“胜利”,他们声称击落了巴基斯坦1架F-16和2架JF-17战机。
这个消息很快被辟谣。所谓巴基斯坦F-16被击落的说法源于一张AI生成的图片,而两架JF-17被击落的说法则来自一段经过AI编辑的视频,视频中伪造了一名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承认”损失的画面。
《印度快报》曾于5月8日曾短暂刊登了一篇报道,声称“巴基斯坦F-16在拉贾斯坦邦被击落”,但该报道在数小时后被撤回,应该编辑自己发现不对头。
《欧亚时报》5月9日的报道也对此进行了辟谣,指出这些所谓“巴基斯坦承认损失”的视频和图片均未得到任何官方证实。
最严重的打脸来自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美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F-16战机规定了使用范围,只能用于反恐,而不能用于边境冲突,对外作战。也就是说,F-16在这次冲突中是被锁定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战场。
实际上,这是一条老谣言。2019年印巴冲突时,印度就声称击落了巴基斯坦的一架F-16,但实际上是自己损失了一架米格-21战机。
维基百科上的相关页面在24小时内被编辑了超过300次,其中大部分编辑来自印度IP地址,内容多为夸大印度战果或否认己方损失。维基百科的管理员最终锁定了相关页面,删除了虚假内容,禁止匿名编辑,以防止进一步的虚假信息传播。
从封禁用户到更改维基百科,空战失败的印度发动了疯狂的舆论战,试图挽回形象。
就如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的数字媒体专家阿努拉格·夏尔马(Anurag Sharma)所言,印度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策略反映了其对“信息主权”的重视,但这种策略在国际舞台上往往适得其反。
夏尔马指出:“印度政府和用户试图通过封禁和否认来控制叙事,但这在全球化的信息环境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真相总会以某种形式浮现。”
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更不可能通过嘴巴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