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谈印巴局势,“It's a shame”翻译成“可耻”?

这两天,不少读者在公号后台留言,分享又一出国际新闻翻译“车祸现场”:

500

原译文写道:“这太可耻了。我们刚走进总统办公室大门就听说了(这件事)。”

特朗普原话是这样的:

500

“It's a shame”是英文口语里常见的表达,意思多为“太遗憾了”“挺可惜的”“真失望”,是种略带无奈、但并不激烈的评论语气。说这话的人通常是在摇头叹气,而不是拍桌子骂人。

从特朗普后续语气来看,他显然也不是在怒斥印巴双方,更谈不上什么“强烈谴责”。

如果真想表达“可耻”的意思,特朗普大可以用“disgraceful”或“shameful”这种炮火味十足的词汇。“It's a shame”,这句日常感十足的轻描淡写,充其量只能算是外交辞令里的“叹息体”。

500

DeepSeek

如果各位关注特朗普的语用习惯,应该不难发现,“It's a shame”几乎是他的口头禅。就在上个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6伤。特朗普在白宫回应时说:“It’s a shame. It’s a horrible thing.”

特朗普的回答遭到美国网民批评,很多人骂他回答得太冷漠,如此悲剧(tragedy)就只是“a shame”?

500

还有网民讲得讽刺:我送生日礼物撞车时才会说“oh, that's a shame"......特朗普把枪击问题也看作“遗憾(shame)”,(说明)不打算采取任何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500

就印巴局势而言,特朗普那几句回答,从“It's a shame”到“刚听说”“双方打了很多年了”“希望快点结束”,传递的信号基本上是“不掺和”“不站队”的姿态,毕竟印巴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了。

也许是双语词典上“shame”总是对应着“耻辱、可耻”这样的字眼,一见“It's a shame”就自动带入“真可耻”,如此便把“遗憾”脑补成“强烈谴责”。

特朗普主政的时代,面对与美国无关的国际冲突,大家要习惯“It's a shame”这句表态,翻译时不要“自作多情”。

当习惯了词语的死记硬背,语言学习便走上“机械配对”的歧途,见到“shame”就“膝跳反射般”译成“可耻”,见到“battery”就配对“电池”,这类错误不是头一回,以后一定还会有。想想真令人惆怅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