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的DeepSeek时刻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猫哥的视界”
5月7日凌晨,印度出动多达125架战机,对巴基斯坦发动了空袭。
事情的起因,是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造成26人死亡。
印度国内舆情汹汹,认定是巴基斯坦干的。
事实上,印度没有出示证据,证明巴基斯坦是主谋。
但民间情绪已经起来了,莫迪必须强硬。
没想到,在5月7日的空战中,印度遭到了惨败。
印度空军被击落多达5架战斗机,包括三架阵风,一架苏30MKI,一架幻影2000。
其中,意义最大的是“阵风”。
“阵风”是欧洲最先进的战斗机,是欧洲航空工业的代表。
巴基斯坦副总理已经确认,完成猎杀的,是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引进自中国的歼-10CP战斗机。
具体方法,是使用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对阵风进行远距离打击。
不仅阵风,其他几个战果,也是歼-10CP的功劳。
这无疑是中国军工的Deepseek时刻,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1 重塑市场
第一个重大影响,是重塑全球军火市场。
虽然中国在军工产业实力上已是世界一流,但论军工产品出口,还是不怎么理想。
按照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统计,2019年-2023年,中国的军工出口仅占世界军火市场份额的5.8%。
美国高达42%,俄罗斯也有18%。
不仅比不过美俄,也比不过法国,甚至一度不如韩国。
2022年,韩国军火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竟然比我们略多,2023年才重新反超。
除了份额不多,出口结构也不好。
结构分为两种,客户结构和装备结构。
客户结构上,中国军火出口的61%流向了巴基斯坦,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度太高。
再算上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缅甸,以上四个客户,就占了中国军工出口的90%以上。
这些客户选择中国装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真的没有其他选择。
比如,巴基斯坦的装备本来以美制为主,但这些年美国需要拉拢印度,渐渐不愿意向巴基斯坦出口敏感装备。
就算出口,也有各种使用限制。
巴空军的F-16,美国明确要求不能用于对付印度。
如果巴方买欧洲或者俄制装备,出于拉拢印度的考量,欧俄大概率也会有类似的要求。
巴方肯定不爽,于是选择没有使用限制的中械。
缅甸也差不多。
常年被西方制裁,买不到西方装备,中方又不希望俄罗斯伸手进来。
俄罗斯对此保持了谨慎,故而缅甸只能买中械。
装备结构上,中国军工的出口,以枪械等小件为主,大件通常顶天就是步兵战车,很少能出口战斗机。
迄今为止,中国真正能大量出口的战斗机,还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的歼-7系列,属于二代机。
还有就是K-8、K-15这两款教练机,三代机、四代机的出口数量,非常少。
原因除了战斗机这种大件在政治上比较敏感外,也与缺乏实战相关。
中式战斗机的实战案例不多,所有潜在买家的心里都会犯嘀咕,你的东西到底行不行?
尼日利亚那些歼-7的实战案例是打恐怖分子的,在买家眼中,这种案例自动忽略。
中式战斗机想打开市场,必须有现代化空战案例。
歼-10CP击落“阵风”,是利用PL-15空空导弹,在150公里外完成猎杀,属于真正的现代化空战。
“阵风”是欧洲最强的战斗机,标准的四代半。
歼-10CP能击落“阵风”、苏-30MKI、幻影2000,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体现。
战果是最好的宣传。
日后,中国只需要拿着这些案例去展示,战斗机采购订单的成交几率,会比以前大得多。
歼-10C系列的价格,可比“阵风”低得多。
单价便宜了8000万美元以上,性能却还要强,换了你,你会怎么选?
答案不言而喻。
随着中式战机的加入,全球军火市场的格局,将被重塑。
2 威慑宵小
第二个重大影响,是对周边反华势力的威慑。
很多人不明白,菲律宾这种力量薄弱的小国,怎么也敢一再挑衅我们?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认知差异。
中国觉得,菲律宾很弱,中国很强。
但许多菲律宾人,并不这样认为。
或者说,就算他们知道中国强,也不觉得需要担心,认为只要美国稍微给点武器,中国就会被打得屁滚尿流。
你别笑,这种认知,在周边国家中是普遍存在的。
十年前,曾有一名中国记者到越南做采访,当时中越关系因为南海的缘故,还挺紧张的。
在公交车上,记者遇到几名越南青年,刚好那些青年正在讨论南海问题。
记者遂上前询问:你们觉得,中越如果开战谁会获胜?
原本记者以为,两国的实力不在一个层面,这个答案是没有悬念的。
谁知道,越南青年的回答,令他大吃一惊。
越南青年们纷纷表示,我们会获胜。
理由是,越南从俄罗斯购买了“猎豹”级护卫舰、“基洛”级潜艇等装备,有了这些装备,足以完爆中国海军。
这不能单纯解释为狂妄自大,而是一个缩影。
在许多周边国家的国民眼中,中国虽然经济强点,但也就是经济强点而已,论武力、论科技,不咋的。
美国和俄罗斯,才是武力值第一档的,它们稍微给一点武器装备,咱们就能打败中国。
背后的根源,还是中国装备,尤其是战斗机一类的大件,长期缺乏实战案例。
你说歼-20很强?
对不起,你都没有实战案例,怎么证明你很强?
退一步说,既然你那么强,怎么会没有案例?
一定是性能的水分太大,不敢拉出来,真刀真枪较量吧?
这种氛围,不只中国周边国家有,连中国内部也存在。
军事圈子里,常年有人争论,歼-20和“阵风”哪个性能更强。比如下图,是某乎上的一个问题。
问题的浏览量有三百多万,下面回答很多,足可见类似的争论不罕见。
这种争论的存在,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既然中国内部都不自信,那么周边国家觉得中国军事实力不怎么样,也是正常的。
歼-10CP击落“阵风”,将会对周边产生震撼效果。
原来,“阵风”这种欧洲顶级战斗机,别说挑战歼-20,连歼-10CP这一关,都过不了。
苏-30MKI也被击落了,会有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就算得到美俄援助,也大概率不是中国的对手。
类似的案例越多,中国周边越太平。
当年老杜之所以愿意和中国合作,关键就是2016年的南海对峙,中国占了上风。
谁赢大家就帮谁,乃是人性。
不然,真以为老杜是什么善男信女?
除了周边,很多敏感地区,也会被震慑到。
比如中东,以色列一直站在中国对立面,让它停火,从来没停过不说,还在新疆问题上恶心中国。
原因就是,它觉得中国不能把它怎样。
就算中国援助“抵抗之弧”,以色列也不怕,它可是有大量美援的,装备上对周边国家有压倒性优势。
有了“阵风”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告诉以色列,要是你再跟我们作对,那就要让你尝尝苦头了。
比如,埃及就有意购买歼-10C。
前几天,歼-10C还去埃及访问了一趟,和埃及空军进行联合演习。
一开始,埃及只是有意购买,多少有些犹豫不决,其实更青睐西方战斗机,特别是阵风。
现在实战案例出炉,我想,埃及应该不怎么想要欧洲战斗机了,更希望要歼-10C。
我们完全可以出售。
以色列有F-35不假,但歼-10C搭配远程空空导弹,再加上预警机一类的体系支援,足以大大削弱F-35的优势。
还可以援助伊朗,增强伊朗的实力,绝对能让以色列和美国急得跳脚。
这就是震慑作用。
3 扩大话语权
第三个重大影响,是中国将获得更大的国际事务话语权。
我们知道,俄乌战争开始后,美国想一举打垮俄罗斯。
遂开足马力,和欧洲一起援助乌克兰。
但战争进行了三年多,乌军始终拿不下俄军,战场局势甚至逐渐向俄军倾斜。
气急败坏的美国,不断诬蔑中国,声称是我们在军事援助俄罗斯,否则俄罗斯哪来的弹药,哪来的装备。
正常人都知道,以中国的工业实力,要是真的援俄,战场早就一边倒了。
所以,中国一直否认援助俄罗斯。
但是吧,美国反复诬蔑,日复一日地念经,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强硬回应。
2025年1月16日,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耿爽,在联合国大会中表示:
“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补给,那战场的局势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这是一句很实诚的话。
然而,如此实诚的话,却遭到了某些人的嘲讽。
在他们看来,中国就算援助俄罗斯,也不可能改变多少战场局势,耿爽就是在吹牛而已。
歼-10CP击落“阵风”、苏-30MKI和幻影2000,等于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耿爽真的没有吹牛。
中国工业,就是很强。
如果真的援助俄罗斯,战场局势不会是这个样子。
别的不说,各种无人机,肯定管够。
俄军有很多问题,比如察打一体无人机数量太少,导致错失了许多战机。
俄军的小型无人机数量足够,但小型无人机的航程不够,稍微远一点,就没办法了。
所以,俄军面对纵深目标的战法,就是先用侦察无人机,去发现目标,再发射伊斯坎德尔等导弹进行打击。
从侦察无人机发现目标,到回传数据,导弹部队准备好,最后发射命中,存在很长的流程。
要是乌军跑得快,俄军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察打一体无人机,事情就简单多了。
当场发现目标,当场发射导弹,当场解决。
中国要是援助俄罗斯,别的不说,给俄罗斯几百架“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没问题的。
届时,乌军大量目标连跑路机会都没有。
除了察打一体无人机,俄军的信息化也是大问题。
开战三年多以来,所有人都发现了一条规律,俄军是在“结硬寨、打呆仗”。
俄军在战场上的推进十分循规蹈矩,缺乏运动战。
不像乌军那样,时不时能打出一些突袭,尤其是“哈尔科夫反击战”,就是一次漂亮的突袭。
根源就是,乌军有北约的情报援助,俄军在哪里,在干什么都知道,像开了天眼似的。
俄军知道,自身处于情报上的劣势,也就不敢乱来。
为了降低损失,只能循规蹈矩。
要是我们援助俄罗斯,给俄罗斯大量的干扰装备,保准能让北约的情报能力大打折扣。
只是放在以前,美西方不相信中国的工业实力。
“援俄”这个筹码,就只是潜在筹码,没法成为正式筹码。
现在,击落“阵风”的案例就摆在眼前。
不管是对美谈判,还是对欧谈判,我们都可以拿援俄作为筹码,你不同意?
那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乌克兰越处于劣势,特朗普就越无法“联俄”,毕竟俄罗斯占优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停下来的。
除了援俄,还有很多可以援助的国家,比如塞尔维亚,多给塞尔维亚一些援助,足以改变巴尔干半岛局势。
美国不希望我们援助?
那也行,拿等价的筹码来交换。
4 震慑印度
第四个重大影响,是震慑印度。
从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就一直在边境搞事情,试图通过碰瓷来获得好处。
莫迪的盘算是,和中国保持低烈度对抗,但始终不引发全面战争。
这样就能从西方获取各种援助,甚至还能从中国身上占点便宜。
不得不说,这个盘算很精准。
一方面,美西方需要拉拢印度对抗中国,自然要给印度一定的好处。
另一方面,中国要应对美国,还有南海、日本、台海等各种复杂问题,并不愿意和印度长期对峙,耗费太多资源。
只要印度不是太过分,一般的挑衅,我们通常忍了。
选择隐忍的原因,除了不愿和印度耗费精力,也和缺乏报复手段有关。
在中印贸易上,中国是大顺差,所以很难从经济上报复印度。
军事上又不可能贸然开战,援助巴基斯坦制衡印度?
它能自保就不错了,牵制印度,以前总觉得不现实。
但“5·7空战”的结果表明,中国有能力,让巴基斯坦获得空中优势。
当巴基斯坦有了优势,以后能恶心印度的地方,就多了。
印度想通过碰瓷,在我们这占便宜?
那我们就援助一下巴基斯坦,让巴基斯坦给印度找麻烦。
说白了,西方扶持印度,给中国找麻烦,我们也能扶持巴基斯坦,给印度找麻烦。
除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也是潜在扶持对象。
虽然孟加拉国的独立,获得了印度的帮助,但两国的矛盾就没少过。
孟加拉在地缘上,遭到印度包围,存在强烈的不安全感。
印度也不信任孟加拉,孟加拉的存在,极大妨碍了印度本土和东北部的连接。
本土和东北部的连接通道西里古里走廊,最窄处仅有不到二十公里,这是印度的心病。
所以,印度一直想吃了孟加拉,反过来导致孟加拉不满。
去年年末,孟加拉国现任临时总理尤努斯,曾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中国应该对印度东北部施加影响力。
这番话一出,印度舆论立刻炸了。
由此可见,两国矛盾之深刻,孟加拉国为了自保,其实一直想引入中国的影响力。
只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顾虑,一来顾虑中印关系,二来顾虑援助孟加拉国的效果。
万一没效果,岂不白费劲?
有了歼-10CP击落“阵风”的案例,起码第二点,我们是不需要再顾虑了。
印度要是想占我们便宜,大可以援助孟加拉,增强孟加拉的实力。
到时候,西边一个巴基斯坦,东边一个孟加拉,足够把印度恶心得够呛。
南边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和印度也有深刻矛盾,可以和前面两国一起,组成区域性“反印度联盟”。
有了这个联盟,我们就不必在印度身上,耗费太多的精力和资源,能够专心于其他事务了。
总之,“5·7空战”的影响将是划时代的。
不仅是击落了几印度战机那么简单,更是中国军工、乃至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的DeepSeek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