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防部开会笑容满面,印度赢学含金量还在上升,媒体开始噤声

印巴空战之后,印度还在边界进行大规模空战演习,其实也就是机海战术对巴方发射几十枚无人机。从印媒报道中可以看到,印度国防部高层将领开会时,还是谈笑风生、笑容满面。

500

不过,军迷们也发现,印度的宣传口径变了,宣布摧毁了巴基斯坦多个城市的防空系统,甚至宣布采用俄制S400防空系统拦截了PL-15E空空导弹。网友们也发现,印度驻外使馆忙着不停地辟谣,而一些印度开源信息媒体的账号也出现了异常。

很显然,空战之后的认知战,印度现在很上心。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巴基斯坦方面,他们不断公布击落印度5架有人战机的细节,还宣布已经击落印度发射的至少77架无人机。

双方以截然相反的方式,营造了大赢特赢的场面。尤其是印度,还在通过媒体传递信息,声称国产自研“光辉战机首次参战”,并且击落了巴方的飞机。甚至还有印度网友在网上修改百科词条。

500

而之所以印度高度重视认知战,主要是莫迪的任职基础决定的,他严重依赖于民粹主义,本来这是一场印度突然升级的军事打击,结果变成了巴基斯坦改写世界空战历史的纪录片,显然让他绷不住。

除了管控信息源头以外,印度可能还要营造“卖不如造”,“光辉战机横扫一切”的理念,树立民众的信心。

笔者注意到,印度主流媒体“INDIATV”都已经开始公然造假了,声称击落了巴方JF-17,这样的消息成了印度网友的救命稻草,到处宣布该消息,巴方造假。

500

可是海外媒体并不是印度一个国家可以管控的,美媒体就报道称“巴基斯坦用歼-10击落印度阵风,没有使用F-16”。

更多的媒体还在分析巴基斯坦如何使用歼-10CE+PL15E击落了印度战机,或者红旗-9,以及猎鹰-80防空系统如何摧毁印度发射的大量无人机。

据美媒报道,印巴这场空战仅持续数小时。交战过程中,巴基斯坦出动约 40 架战机,印度则派出 80 架战机,双方均未跨越边境,始终保持在相距 100 英里(约 160 公里)的空域对峙。最终,巴基斯坦成功击落 5 架印度战机。

500

在 160 公里这样的作战距离下,能够实现对敌方战机的有效探测、精准锁定、果断打击直至成功击落,且一次性击落 5 架,从这一结果来看,巴基斯坦在这场空战中占据显著优势。

从装备性能分析,印度 “阵风” 战机配备的 RBE2-22 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探测距离约在 150 公里,极限不超过 200 公里;而巴基斯坦装备的歼 - 10CE 战机,搭载的 KLJ—7A 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 220 公里以上,最远不超过 300 公里。相比之下,KLJ - 7A 雷达在性能上具备先敌发现、先敌锁定、先敌攻击的优势。

500

在空空导弹配置方面,“阵风” 战机主要装备的米卡空空导弹射程仅 60 公里,即便挂载流星空空导弹,射程也仅 150 公里;歼-10CE 战机则挂载PL - 10 近程空空导弹用于近距格斗,其射程 30 公里,同时还配备PL - 15 空空导弹。

500

值得注意的是,PL - 15 的出口型号 PL - 15E 射程达 145 公里,而我国自用版本射程更是超过 200 公里 。由此不难推断,在 160 公里以上的作战距离,巴基斯坦能够成功击落 5 架印度战机,极有可能是依靠射程超过 160 公里的霹雳 - 15 空空导弹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次印巴空战已经被不少媒体冠以“近代空战的分水岭”,“狗斗”成为过去。双方共有125架战斗机激战了1个多小时,双方均未离开自己的领空,就足以说明160公里以上的超视距攻防战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印度为此交出了巨额的学费。

认知战的背后,其实还是需要有实际事件支持的,否则炒作多了就变成了乱吹牛,丧失了公信力,而印度正在路上。

500

写到这,满脑子都是“刚买的飞机被打了,哒哒哒……”

来,我们一起脑补一下: 飞机,三架。 阵风,散架。 出去几十架,回来少五架。 上去点一点,阵风没有啦! 飞机,三架。 阵风,散架。 接到电话啦,阵风找到啦, 变成一堆啦,全部掉回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