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补漏用了40多斤胶 青岛消保委提醒家政维修保留凭证

信网5月9日讯 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浴室渗水,维修师傅说打了四十多斤的胶补漏……“一斤胶要120元,这算下来修个渗水花5000多元,这怎么可能?”家住青岛市北区的王先生前段时间找物业联系维修家里的浴室,可物业找来的维修师傅给出的价格让他无法接受。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联系到上门维修的李师傅,他表示是小区物业介绍的活儿,但每斤120元的价格并不是固定的,业主家用的多可以给优惠,但具体王先生家能优惠到多少钱,李师傅没有给出具体答案。

一平方米浴室补漏用了40多斤胶

4月27日,王先生因为家里浴室地面渗水,让妻子给物业打了电话报修,当天就有工作人员来检查。第二天,物业给王先生的妻子回电话,说安排了维修人员上门。“当时是我母亲和保姆在家,维修师傅在浴室修地面,修完以后师傅说打胶用了40多斤,一斤胶120元,一共要5000多元。”

维修一平方米浴室要花5000多元?这个价格着实让王先生大吃一惊:“等我赶回来的时候,师傅已经修完了,我也没看见到底用了多少胶。但是这么小的地方,怎么能打进去40多斤胶?”王先生说,家里的浴室以前也因为渗水维修过,当时只花了二三百块钱,跟这次的5000多元相差实在太多。

“我妻子是给物业打的电话,但是直到我回家才知道维修师傅是物业从外面找来的。”王先生也为这一情况找过物业,“物业也说这个价格不靠谱,但也没说怎么解决。现在希望物业公开他们选用第三方维修人员的过程。”

在小区的物业中心,信网见到了负责人史经理,史经理表示此事正在跟业主沟通,具体情况会由专人答复。截至发稿前,信网没有接到物业的回复。

维修人员称能给打折优惠

“我之前经常在小区里干活,时间长了物业接了报修就会介绍给我。但这次维修的钱我也没收,我只说用了40多斤胶,5000多元是业主自己算出来的。”信网联系到给王先生维修的李师傅,他告诉信网,用胶多少是称重算出来的,“修之前称一次,修完了再称,差出来的就是用胶的数量。”

李师傅说自己用的是丙烯酸盐涂料注浆,采用截流堵漏的方法,所以胶用得多,而且同时处理了淋浴房和马桶两处渗漏。“用的少我们按斤计价,用的多会整体优惠,但业主没等我们协商价格就报警了。”

李师傅还说,自己干维修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提供五年内的质保服务,五年内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会免费维修。“这活儿除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我自己也要挣一点。”在采访中,信网也多次询问这次维修后的优惠价格是多少,但李师傅只称还没算钱,“现在业主说家里的老人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惊吓,这个钱可以不要了,只要老人身体没事就行。”

家政维修频出价格乱象

近年来,关于家政维修的投诉屡见不鲜,今年“315”晚会也曝光了这一行业存在的“天价维修”。疏通下水道、家电维修、开锁等是日常生活中的刚需服务,但诸如以次充好、巧立名目、小病大修、坐地起价等不正当行为,让消费者提心吊胆,生怕一不小心就中了招儿。

信网注意到,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上,消费者很容易就搜索到相关维修类的家政服务,平台上能直接看到的价格大多都是几十元,但点开之后才会看到还有上门费、材料费等其他费用,还有些商家需要顾客先预约才能沟通具体价格。

2012年,商务部发布了《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应明示服务项目和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质量规范、质保期限以及投诉电话,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以及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但在家政维修的其他领域,并没有明确的规范性文件约束商家行为。

据了解,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对家政维修领域的监管进行了尝试,例如上海市推出维修服务热线,创新引入“市场化专业维修企业+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模式,促进费用公开透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规定,家电维修不明码标价最高将罚款5000元。

青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也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家政维修服务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在接受服务前先询问、确定好价格,并且保留好询价的证据,付款时也要留好收据和发票,万一遇到需要维权的情况方便找到具体商家。(陆彦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