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没那么要紧的

太多人习惯被教导,别开心得太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要半场开香槟。

但开心可以只是一时体验。

无忧无虑与开心愉悦是两种状态。前者平和,后者起落。非等万事无忧时才能开心,那人这辈子也难有几刻开心。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你非赶个大晴天才能出门,赶上一春天都是阴天,你还不出门啦?

总有长辈希望人胸怀大志,完成大目标才能开心,“小考100分别高兴,高考上了好大学才能开心!”

然而世道流转,大目标随着时移世易,可能变得无意义,可能成为负担。

许多人大概都能体会:大目标过程中最快乐时,是进度到了99%,“终于要完成了”;真完成了,多数大目标都是“这样啊?我以为我会更快乐一点呢。”

世上没什么完成了就一劳永逸不再烦恼的目标。太大的目标,只会让人拖延症发举步艰难。

还不如把大目标切成许多小目标,哄自己慢慢完成:一步有一步的开心。

毕竟哪怕是大目标,其实也没那么要紧的。

所谓生活在当下,有个最实在的用途:一辈子可以顶心不在焉的几辈子。

当然人世都无百岁,但人经历千篇一律时,会觉得时光极快;人经历丰富多变时,会觉得时光流逝慢。

而真切地记住经历,会觉得人活了不止一遍——喜欢翻相册的诸位都有这体验。

吃饭睡觉走路时都心不在焉想着啥事,一天下来,会觉得好像什么都没经历。

记住午饭吃的宫保鸡丁芽菜炒饭喝的白茶吃的巧克力,记住等地铁时听的一首歌,新开的一树李子花,热闹的一天。

每天在可选择范围内试点新东西,会更有利于专注和兴趣。

毕竟随时分心琢磨的那些事,细想,其实也没那么要紧的。

选择困难症,多是想多了:想从豆芽菜里选出黄金来。

明显有优劣,不用选——怕的反而是好的没得选。

会让人选择困难的选项,怎么都差不多:不值得为之费神。

人生选对选错,都是事后说;选得多了,最后还是会均值回归。

能一把决定人生的选项其实极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各种选项积少成多。

每逢他人——哪怕是亲友——对自己的人生提各类意见时,只需想清一点:

按他们说的做,最后他们买单吗?

最了解自己的人始终是自己。他人给的意见始终出自他人。人一天86400秒,真被人看到有多少?

何况世人无非三种:希望你过得好的,希望你过得不好的,不在乎你的——最后一种才是绝大多数。大多数意见,都是过客浮光掠影兴之所至地指点。

他人的意见,也没那么要紧的。

关于焦虑,我最喜欢的一段,之前翻译《苏菲的世界》时提的:

“希望我能获得力量,忍受无法改变的;获得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以及分辨这两者的智慧”

——马克·奥勒留。

说来无非“尽人事听天命”。能改变的就去做,别焦虑;无可改变的就认命,焦虑也没用。

去除焦虑,靠的就是分清可控与不可控的辨别力,以及做事的执行力。

都说要对自己诚实,要勇敢面对自己。我想想其实也没太要紧。

人许多欲望都是漫长进化而来,合于本能,但未必理性。有许多念想本身就是幻觉,更没必要太当真。

喝无糖可乐哄身体似乎摄入了糖分,吃蒟蒻提升饱腹感哄身体似乎摄入热量,其实都是哄自己,但对健康可能好一些。

人生自有许多无解难题,能找个理由说服自己也挺不错,别太较真。

其实都没那么要紧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