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认怂了?印度哈尔水电站重新开闸放水,说好“一滴不流”呢?
印度早就宣布断流“西三河”,不让一滴水流入巴基斯坦,没想到这一次宣布不到三天,杰纳布河上游地区的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就重新开闸放水了。这到底是莫迪认怂了,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其实,即便空战损失了5架有人战机,几十架无人战机,莫迪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因为他的执政基础就是强硬和激进的民粹。这次放水,外界并不意外。
4月底,印度宣布断流的时候,没过几天印方就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河上游开闸泄洪,让巴方部分地区遭遇了洪水。这次断流之后,2天内印度就打开了哈尔大坝的水闸,进行泄洪。

此时正值南亚地区的雨季,印度的大坝修的很一般,库容很有限,如果他们不立即泄洪,很有可能坝毁人亡。
不少网友按照几条河的径流量和大坝上游库容量等数据测算,印度最多能给巴方断流72小时,赶上雨季多雨,印度都坚持不了24小时不放水。所以,印度所谓的“一滴水都不让它流入巴基斯坦”,本质上还是舆论战。

但是,这样做也有很大的破坏性。印度如果不分享上游水文信息,不提前通知就开闸放水,让位于下游的巴方很难决定是蓄水还是放水,这就有了很大的风险。
而在进入旱季之后,巴方确实会因为缺少上游来水,导致无法耕种,或者错过时节。

其实,印度言语上强硬,行动上跟不上已经是常态了,“西三河”的总库容不大,要想断流“以水代兵”,印度还要提高基建水平才行。不过印巴空战之后,双方冲突的区域也已经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延伸到全部边界,甚至印度还声称动用海军打击了巴方。接连的失利可能会导致印度采用更为激进的方式报复巴基斯坦。
虽然巴基斯坦在空军方面有着较为领先的优势,但是陆军、海军方面其实还是不如印度,尤其是经济总量还没有印度强大,加上国土纵深有限,真的爆发全面战争,巴方还是要吃大亏的。

现在整体局势还在上升,国际上普遍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爆发全面战争。但是莫迪显然没有要停的意思,这还是需要巴方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印军沉重打击。
对于印度将国际水系当作武器的做法,我们其实也应该正面回应,立即着手对于“亚洲水塔”的基础建设,在重要河流上修建大坝,根据气候、径流等综合因素控制水源供给,避免让印度继续打“水源战”,让巴基斯坦河孟加拉国饱受水灾、旱灾。
印巴冲突背后断然离不开美国,他们所谓将中心放在印太地区,其实就有鼓动印度、菲律宾等在陆地和海洋围堵中国的意味,让中国的周边不太平,从而破坏“一带一路”的持续进行。

中国一直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希望看到印巴冲突持续升级,并且中方在巴方还有重要的“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印巴冲突,并从国际道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