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开播一周年,这些同款美景你还没打卡?

500

2024年5月,一部改编自李娟散文集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首播,剧情围绕汉族少女李文秀与哈萨克族少年巴太在白桦林与草原间的故事展开。在故事发展的同时,该剧也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

无数观众的心被这片纯净土地上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所浸润,让阿勒泰一举成为了旅游地榜单上的翘楚,网友直呼“上班暂停,有事儿去趟阿勒泰”。

如今,这部剧开播已满一周年,剧中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取景地,正以更鲜活的姿态等待着你来探寻。

500

500

彩虹布拉克——剧中最温暖的烟火气

在哈巴河县齐巴尔镇吉林新村的阿克齐国家湿地公园,有一处在剧中被称为“彩虹布拉克”的地方。

诸如剧中“张凤侠小卖部”“巴太树”“好得很拉条子”等原型地都在此处,这里更是整个故事的情感原点。

500

“张凤侠小卖部”1:1复刻了褪色挂画、木质柜台以及塌陷的木床,可以在此购买剧中同款的“砰砰酒”、小鸟烟和哈萨克传统黑肥皂。

除了剧中的出圈“特产”,如今的小卖部还有沙棘果汁、黑加仑果糕等阿勒泰特色产品,绝对能让你满载而归。

在小卖部不远处,一棵肆意生长的柳树矗立在辽阔草原上。它的树干粗壮苍劲,树枝毫无拘束地向四方伸展,部分干枯枝桠垂向地面,这就是让无数网友魂牵梦萦的“巴太树”。

500

坐在斑驳的枝桠间,任草原的风掠过耳畔,裹挟着青草的香气与自由的气息。闭上眼,让思绪随风飘荡,做一场不愿醒来的草原之梦。

当你看见印有剧中经典台词的木牌(如“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意思是“我清楚的看见你”)矗立在彩虹布拉克的每个角落的那一刻,记忆里的动人剧情瞬间浮现在眼前。

500

如果你想要深度体验剧中人物的同款生活,请别着急。

哈巴河县正在打造3A级景区——彩虹布拉克景区(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这里将一比一复刻影视剧中的经典场景,重现牧民悠然自得的生活,让《我的阿勒泰》里的温暖与美好永不落幕。

景区落成后,除了标志性的小卖部,巴太、阿要、托肯等角色的家也将真实还原。你可以跨上骏马驰骋草原,跟着牧民学习挤牛奶、打馕,或是赶着羊群漫步山坡,在骑马放羊的日常里,感受西北草原独有的松弛与惬意。

500

白哈巴村——寻找最孤独的树

在被誉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外2-3公里处的也根得草原上矗立着剧中那棵承载着张凤侠故事的“孤独的树”。

张凤侠曾静静倚靠其上,轻叹“世界斗转星移,只有它不曾改变”,当万物都循着既定轨迹流转,唯有这棵树,守望着四季更迭,将日出日落与宇宙星河的轨迹刻进年轮里。

500

驻足在也根得草原欣赏暮色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暮色里的最后一抹余晖将树冠浸染成蜜糖色,长长的树影铺展在草地,晚风掠过草浪,掀起细碎的金色波纹。

当星河渐次点亮夜空,树影在月光下愈发清晰,此刻天地静谧,只剩下晚风温柔和内心的宁静。

500

看完最“孤独的树”,来到白哈巴村,必不可少的是留宿一晚,让身心彻底浸润在这方净土的晨昏交替里。

躺在床上,能看见屋顶的木梁,半夜说不定还能听见远处牛羊的响动;早上被阳光叫醒,推开门,林木在晨雾里若隐若现,树尖挂着露珠;这时候顺着小路走走,看牧民赶牛羊出门,看边防哨所的红旗在风里飘,才觉得这里的日子,慢得让人舍不得离开。

500

其实白哈巴的好,就藏在这些平常的细节里——是树下坐着发呆的时光,是暮色里看树影变长的安静,是木屋里那碗热乎乎的奶茶。

它不刻意讨好谁,却让人来了就想多留几天,让自己也融进这草原、这树木、这慢慢流转的日子里。

500

白桦林——西北第一白桦林

剧中所展现的白桦林位于哈巴河县城以西4公里处,属于河谷次生林带,被誉为我国“西北第一白桦林”。

沿着剧中同款路线漫步,你会与众多剧情地标不期而遇。

500

在挂着苔藓的百年白桦前,重现巴太教文秀割取树皮制作桦皮纸的温馨场景;跨过汩汩溪流上的独木桥,感受剧中少年逗趣落水的青春悸动;深入林间秘境,在铺满落叶的疗伤之地静听风语,踏雪扬起的鬃毛掠过树影的画面好似就在眼前。

这里的四季皆美,各具风情。

春夏时节,林中绿草如茵,野花肆意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与白桦树嫩绿的叶子相互映衬,引得蜂飞蝶舞。

500

秋日的白桦林则化作金色海洋,落叶铺就的地面松软如絮,如果运气好,还能遇见当地画家支起画架,将这抹诗意定格在画布上。

500

寒冷的冬日里,白桦树全被晶莹透亮的冰晶包裹住,远远望去,形成了特别壮观的雾凇景象。每棵白桦树都好似穿上了一身洁白无瑕的衣裳,树枝间挂满了各种形状的冰凌,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地散发着迷人的光,漂亮极了。

500

500

那仁草原——感受夏天的心脏

那仁夏牧场,作为《我的阿勒泰》剧中多次出镜的“夏牧场”取景地,坐落于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

500

它是阿勒泰地区声名远扬的夏牧场,在蒙古语中,“那仁”意为“太阳”,这里的一切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片被阳光眷顾之地的独特魅力。

这片被誉为“天堂牧场”的草原在海拔2000米的阳坡地带,光照充足、水草丰美成为了它的代名词。

500

入夏的那仁草原一定是被施了魔法,牧草不出几日,便蹭蹭长到马肚子那么高。而漫山遍野的野花更是让人美得挪不开眼,金灿灿的金莲花、蓝莹莹的雀舌兰、紫嘟嘟的苜蓿花,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把整片草甸铺成了随风起伏的花毯子。

各色野花在风里摇摇晃晃,远处星星点点的毡房冒着炊烟,成群的牛羊慢悠悠啃着青草,像是把珍珠玛瑙撒在了绿绸缎上。

500

爬到高处往下看,青杨树和白桦树挨挨挤挤望不到头,远处的双湖泛着神秘的蓝,雪山顶着白云直插蓝天。

脚下的野花追着天上的云彩,风里裹着草香和花香,看得人心里直痒痒,只想把这美景全装在眼里带回家。

除了《我的阿勒泰》中同款取景地,哈巴河县还有这些景点值得打卡,每一处都独具魅力,能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北疆风光。

500

克勒迭能景区

“克勒迭能”意为“横着的山”,克勒迭能村坐落在海拔1150至1200米的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是一个藏在克勒迭能大峡谷里的百年哈萨克部落,常被云雾环绕,被称作“云中部落”。

村里的建筑和禾木白哈巴村一样,大多是原始的小木屋,但与之相比,少了一份商业气息,多了一份淳朴自然。

500

你可以在村旁的克勒迭能大峡谷,驻足欣赏无处不在的怪石、密林、深涧;可以在村子山坡上的小路看千百年来浩浩荡荡的牛羊转场;可以在村里的手工作坊体验冬不拉和刺绣、小刀和马鞍等哈萨克手工制品……

到了晚上,还可以躺在木屋露台上数星星,城里看不见的银河直接倾泻而下,连风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500

500

哈龙沟景区

哈龙沟景区位于萨尔布拉克乡境内,在县城西北方向,直线距离35km。这里又被称作黑石沟,花岗岩经流水和风力的长期剥蚀、脱落,形成了千奇百怪的象形山石。

500

特别是站在高处俯瞰,沟底林木葱茏、怪石嶙峋,岩石的缝隙处生长着坚韧的藤蔓植物,山沟空旷处硬木灌丛野蛮扎根,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在整条山沟里涌动。

500

这里不仅是“露天博物馆”,而且藏着一个未解之谜——多尕特洞穴彩绘万年岩画。

这些刻在黑色石壁上的万年印记,生动定格了游牧先民的狩猎、舞蹈场景,这是万年前的先民们留给我们的“悄悄话”,跨过漫长岁月,依旧清晰又鲜活。

500

500

双湖景区

在那仁草原东北角的双湖山脚下,藏着一双被称为“北境之眼”的湖泊——双湖。登上双湖山,迎面是终年不化的冰川,阳光下冰面亮得晃眼。往下一看,两座碧绿的湖泊躺在冰川山谷的密林里,像极了大地的眼睛。

湖水映着云朵和飞鸟,周围全是望不到头的森林。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

这里没有游人如织,只有最自然的风景,摄影的人举着相机,一等就是半天;爱徒步的背着包,慢悠悠地走在山路上。

如果你也想躲开热闹,找一片真正的净土,双湖的神秘与静谧,值得你跨越山海奔赴而来。

500

《我的阿勒泰》播出一周年之际,这片土地依然保持着它的纯净与热情。无论是在彩虹布拉克的小卖部前拍照打卡,还是在白哈巴村的星空下聆听故事,你都能感受到剧中传递的温暖与治愈。

当你踏上阿勒泰的土地,或许也会在草原的风声中、白桦林的沙沙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END-

主      编:阿布德吾力、刘美仪

副  主 编:艾孜则、许露琪、穆尼热

版      块:一眼新疆

版      主:葛梦丽

作      者:冉芙蓉

校      对:帕孜来提

排      版:凯丽比努尔

后      台:耿美静

图片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哈巴河零距离、哈巴河旅游、阿尔泰旅游发展集团)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