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阵风”在克什米尔高原“阵亡”后,中国军工将重构国际军贸定价权

500

5月7日,当印度耗资88亿美元巨资采购的阵风战机在克什米尔高原,被巴基斯坦购置的中国歼-10CE连续击落3架时,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应声而跌7%、成飞股价暴涨20%。这一边倒、场屠杀式的空战,已不仅是军事对抗的胜负,俨然更成为全球军贸定价权争夺的分水岭。

一是技术神话的崩塌,必然导致武器装备从性能溢价到实战定价。法国阵风引以为傲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在克什米尔高原遭遇降维打击。巴基斯坦歼-10C通过KLJ-7A雷达(1400个T/R组件)实现200公里外锁定目标,其探测距离远超阵风战机的160公里。当霹雳-15E导弹以145公里射程完成"超视距击杀"时,法国军工引以为傲的"四代半战机标杆"定价逻辑轰然崩塌。埃及、卡塔尔等原阵风买家发现,用1架阵风的预算能换5架歼-10CE+配套弹药,这种价格革命直接冲击西方军工的暴利模式。

二是体系作战的降维打击,必然大幅驱动从卖单件武器到武备全家桶的军购趋势。中国军贸的颠覆性在于输出完整作战体系。巴基斯坦将ZDK-03预警机、歼-10CE和红旗-9BE防空系统编织成"天网",实现了"预警机看、数据链传、导弹打"的闭环。反观印度阵风,因无法兼容俄制预警机,变成单打独斗的"信息孤岛"。沙特斥资650亿元引进歼-10CE生产线时,同步购买的正是这套"中国标准"作战体系。这种交钥匙工程让中小国家首次获得对抗军事强权的平等筹码。

三是中系武备必将重构定价权,推动从技术垄断到生态共赢的军贸格局。中国军工的杀手锏是性价比与开放生态的融合。歼-10CE单机成本仅不足阵风的1/3,从实战打靶结果看,却通过数据链共享实现超越阵风的作战效能。更关键的是,中国向巴基斯坦转让雷达源代码和导弹抗干扰算法,这种技术共享彻底颠覆西方"只卖硬件不教战术"的套路。

印巴5.7空战证明,战争胜负从来不是武器价格高低决定的,技术参数堆砌不出国家安全,体系化的作战标准才是制胜的关键。中式军备体系就是要让更多国家以合理成本获得安全保障的能力,中国军工正努力终结西方百年军火暴利时代,书写国际公平贸易的新范式。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