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都转发了,阿维塔风阻测试咋回事?

近日,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对阿维塔进行了风阻测试并发布视频,视频称国产电车风阻系数屡破纪录,实测竟和20年前燃油车水平一样。

有人将自媒体的测试视频发布到了X平台。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也转发了该视频。

500

那么,阿维塔风阻测试到底咋回事呢?

5月2日,汽车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发布视频称,在天津中汽研风洞实验室对阿维塔12进行实测,结果显示风阻系数为0.28Cd,与官方宣称的0.21Cd差距显著。博主称测试遵循CSAE 146-2020标准,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但因品牌方干预,未能获得风洞实验室的正式盖章报告。

500

5月3日18时,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官方微博发文称,经详细巡查,此信息完全失实,阿维塔旗下产品技术参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  

500

同一时间,阿维塔科技法务部官方微博又发文称,法务部悬赏500万元征集线索,称已处理部分账号,并指控近期存在有组织抹黑行为。

500

当天晚些时候,阿维塔官方微博发文称,宣布将根据国家专业机构实验室排期,对阿维塔12进行公开风洞测试,以“权威数据正视听”。

500

针对于阿维塔官方所表示的近期将公开进行测试,博主对此回应称自己可以提供一台量产版的阿维塔12配合官方进行测试。同时此前博主发微博称,自己发布的测试视频在发布后不久就疑似被品牌方投诉下架了,阿维塔删除了“0.21Cd”宣传表述。

500

5月4日凌晨,阿维塔总裁陈卓发微博表示,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在世界汽车工业上无论是设计还是科技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领先,居然还有人把阿维塔12与20年前的燃油车相提并论,是中国汽车工业倒退了20年还是阿维塔倒退了20年。    

500

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回怼其偷换概念,“有这时间还不赶紧把0.21风阻系数测试报告找出来,之前的数据到底哪来的??现在现找机构协商去测?还不敢让我现场见证??吹的到底是不是量产车?”博主再次要求要现场见证测试。

500

还是5月4日,阿维塔副总裁雍军发微博称,有一位贝勒爷自媒体老师,去年就给阿维塔官方说他要测阿维塔12的风阻,阿维塔官方担心他在测试时有些配置缺乏,或未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于是积极和他沟通,也邀请他一起测试,但被拒绝了。 

500

5月5日,博主“苏黎世贝勒爷”针对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的发文给出回应,称“去年就给我们说他要测阿维塔12的风阻”的说辞并非事实,选择测试哪台车是粉丝投票而来,测试之前也从未与阿维塔人员有过联系,还表示“这是你们的公关部门在我当天刚测试完,看到我微博上发了在风洞测试的准备画面,过来跟我说关于测试你们觉得我们不专业,我明确表示了你们的担心都是最基本的风洞测试常识,我们全部都有正确操作”。  

500

5月6日,马斯克转发相关讨论视频。

特斯拉CEO马斯克转发了外网对“阿维塔风阻事件”的讨论,并且原文称阿维塔为“华为品牌(Huawei-branded)”,且质疑了比亚迪仰望U7、吉利银河E8、小米SU7的风阻系数。

500

以上就是阿维塔风阻事件的整个时间线。目前双方已经隔空互怼几轮,没有一个结论,但却引发了外界对汽车行业风阻测试的普遍关注和讨论。

有汽车博主指出,为什么车企官方的风阻系数和实测会有比较大的误差?首先测试条件会有差异,比如风速设定、车身姿态调整等等,有些车企用140km/h或160km/h风速跑出来的成绩,风阻数值更低。另外,车企为了让风阻系数好看,测试车辆的配置会和消费者实际购买的车辆配置有出入,比如电子后视镜、主动进气格栅、空气悬架等,甚至还会临时封闭车身缝隙或者调整悬架。那有没有什么第三方独立的测试机构能做这个测试?很难,国内仅有的三家主要风洞实验室依赖车企合作赚钱,不可能砸自己饭碗。行业也没有什么统一的认证标准,车企之间也不可能互相揭露,揭露别人就等于揭露自己。

对于博主“苏黎世贝勒爷”,有人认为他揭露了行业潜规则,有助于推动技术透明化。但也有人质疑其动机,有声音指其选择性针对阿维塔,未同等质疑其他品牌,或存在流量炒作嫌疑。

但这也延伸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专业性特别强的测试,自媒体的“评测边界”在哪里?自媒体如何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

目前,阿维塔的公开测试日期尚未公布,这场“风阻门”的真相仍需等待权威数据揭晓。

对阿维塔来说,如果无法公开可信数据,可能面临品牌形象受损、用户信任危机。反之,若自证成功,或能成为一次营销机遇。

而对行业影响,无论测试结果如何,该事件都推动公众对风阻系数等技术参数透明化的关注,可能倒逼车企规范测试标准、第三方机构增强独立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