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鲁苏如何解决消费困境?先得让年轻人有钱

对于当下经济形势,当然是一片大好啊。

但是,说这个但是啊,在形势一片大好前提下,多少还有点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外贸、消费。如今投资处于化债阶段,像过去四万亿大放水那种肯定暂时没得搞了;外贸嘛...特朗普说look at my eyes说话

500

所以,现在唯一能提振经济的手段,其实就是消费好使。

但我们国家是出了名的工业克鲁苏,而且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过去20年,每次经济乏力,第一反应就是灌水,增加投资,加大外贸...

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支出,占GDP比例,按照各种统计口径,有不同表述(这里的区别主要是服务类消费),根据《大众日报》这篇报道

500

我国的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占GDP比例相比国际水平仍然偏低,虽然在消费占GDP比例整体提升的带动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也有所上升,2023年占比39.6%,而2010年最低时占比只有34.9%...

这说明了两点:

第一,我国整体居民消费水平,在全球范围来看,还很偏弱,尤其是对比美帝,西欧,日本这些经济体,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穷了这么多年,需要时间。

第二,当大家都有钱了,消费自然就上去了。随着经济水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总体来说是水涨船高,所以过去10年居民消费总额占GDP比例快速提升。

但是呢,力度还远远不够,消费潜力还特别巨大,尤其是当前,投资和外贸都不太灵大前提下,消费还大有可为。

所以,下一步关键,就是要转型,不是说就彻底放弃以前工业克鲁苏模式,而是必须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毕竟,产能全面过剩摆在那里。

全产业链,全球最大工业国,基建狂魔...这些成就在过去是优势,但在今天,某种程度上就成了劣势。这么强大的产能,国内消化不掉,只能靠美帝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国,这明显就是软肋。

如果在全球最大生产国前提下,还能拥有全球最大消费能力,那就万事不愁了。

然而过去30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大路径依赖,就是过度依靠投资和外贸,过度依赖生产端...

500

所以,特朗普关税大战也是好事,是在提醒我们,不能一味依靠外贸,更要挖掘自己内部消费潜力。

其实咱们国家总体社会财富已经特别巨大了。总体并不缺钱,去年国庆那波股市疯狂拉升,就说明一大波储蓄放在那里,随时想找投资机会。

钱是不缺的,可惜啊,这些钱主要掌握在谁的手上?

掌握这些钱的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40-60岁的中登老登,他们靠着过去30年经济起飞,赚足了时代红利,但他们现在最大关注点,是如何投资保值升值,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意愿不强。

所以,社会总体并不缺钱,但是存在结构性缺钱,归根到底,是最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没有钱。

为什么说年轻人最有消费能力呢?

我想拿我自己的经历,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80后,现在还没到老登年纪,勉强算中登——这个我也不太想承认,过去20年,我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总体趋势就是新鲜感越来越少,探索欲望越来越少,肯折腾的精力也肉眼可见下滑...

举个例子,2004年欧洲杯,我大一暑假前夕,那天英法大战,齐达内、亨利和贝克汉姆、欧文,星光熠熠,我是特别想看

500

宿舍没有电视,我去网吧找不到视频转播途径,午夜时分,我一个人徘徊在武汉街头,就这么回去太不甘心,辗转好几条马路,在一个酒吧找到了大屏幕,最低消费98,囊中羞涩的我,隔着玻璃看完了最后半小时,看到了齐达内点球绝杀,里面的人疯狂庆祝。

我这才心满意足回宿舍睡觉。

你看我20郎当出头,那种好奇心,那种执行力,如果那会有钱,去个酒吧看场球算啥事儿?

现在?谁让我半夜爬起来看球,不如杀了我。

既然说体育比赛,后来我30岁之前,去看过中超,看过亚冠,看过花样滑冰...除此之外,什么密室逃离啊,欢乐谷过山车啊...各种觉得好玩的,想尝试的,都花钱去感受过,本来演唱会也想去,但是周杰伦的票根本抢不到,黄牛票觉得冤大头。

作为前影评人,有那么10年,电影院也去了几百次,总体花费也很可观吧。

这就是精力旺盛时代,年轻人的消费实力。

到现在吧,过了40岁,很多以前消费过的玩意,现在统统都没了兴趣。

看电影,没意思,现在根本没好电影。

看球赛?中超什么水平?我在上海10年,也没有培养出本地人对申花那种感情。

其它什么乱七八糟剧本杀啊,狼人杀啊这些,现在不是觉得没意思,而是觉得特无聊。压根就没有任何兴趣。

然后人生基本消费,吃点穿点,能花几个钱?而且到了40岁,对那些网红餐厅什么的也没兴趣,为什么非要外出吃个饭?

现在最大爱好,可能就是偶尔长途旅行,周边自驾游,但我们国家旅游市场吧,懂得都懂,刚刚过去的五一是个什么情形?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像我这种中登,完全是有钱没处花。

最能花钱的年轻人呢,他们呢,又没有钱,最能拉消费的,吃吃喝喝,还有前面提到的各种娱乐消费,其实就是靠年轻群体啊。

这两年,网上流传一句话,叫做“朝气蓬勃的老年人,生不如死的中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说的是,退休的老年人天天旅游潇洒无比,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背负房贷不敢失业,就业形势太好的年轻人那个啥...

500

当然,这个话也只代表了某一面,并不能说明社会全貌。

毕竟,没有退休金的农民工,天天还在奔波于餐馆洗碗工和街道清洁工路上,哪有闲情潇洒?

年轻人里面,富二代们,也特别潇洒啊。天天花天酒地,海天盛筵,生活也非常多姿多彩。

但总体来说呢,是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底层牛马们,没有钱,不仅没有钱,而且缺乏挣钱的能力和渠道,毕竟这两年就业形势太好了...

本来年轻人没钱,中等老登们有钱,搞转移支付这条路也不错,40-60这代人,就是70、80后们,有很多也吃到了时代红利,或者哪怕没有吃到时代红利,打拼几十年,也攒下了一点家底,

可惜,他们也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结婚,老一辈人最关心子女的结婚问题,为了结婚,就必须掏空6个钱包买房,还得准备一笔彩礼,一个房子,一个彩礼,把大多数家庭都困住了,这些中登老登们,也就不敢放手给自己孩子花钱。

这些现实问题砸下来,最后结果就是,最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根本没钱花。

我觉得,这才是当下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所在。最有活力的年轻人,代表社会未来,一切创造性,可能性,都要靠他们,要靠千千万万个年轻人去参与,去推动,才能一点点改变这个社会,尤其是很多新兴产业,必须要靠年轻人去尝试,才能做起来。

然而,年轻群体没有钱,消费能力起不来,这一切就都疲软无力了。

所以,我一而再再而三呼吁,国家应该关心年轻人,应该关爱,呵护年轻群体的活力。怎么办?就是得给他们发钱。

再不济,也得给他们提供无息贷款。

这几年,经济疲软,给全民发钱来提振经济信心,成为网上热议话题。

500

我觉得,给全民发钱太夸张了,完全没有可行性。而且,给很多中等老登发钱,也根本没啥用,就比如我自己,就算国家每年给我发1万消费券,我都未必花得完。

但是给年轻人发钱,绝对管用。

就是得让年轻人有钱起来。让年轻人整体有了钱,不敢说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促进消费,增加流动性,打通生产消费这个链条,绝对是肉眼可见起效。

总之,得想办法让年轻人有钱起来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