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把目光投向川陕交界的冷门宝藏城市——巴中

500

源 | 中访网

者 | 一杭工作室

当五一的游客在热门景点排起长队,当朋友圈还在被“堵车”的照片刷屏时,聪明的旅行者早已把目光投向川陕交界的冷门宝藏城市——巴中。

这个藏在秦巴山区里的“四龛福城”,曾是米仓古道的咽喉,商贾驼铃的声音在此回荡千年。4月,随着第十二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的启幕、“天下米仓·四龛福城”文旅IP的发布,让这座被历史浸润的城市再次焕发新生。

1

千年文脉绘就山水长卷

这个五一,当热门城市陷入“人从众”的拥挤时,巴中正以独特的山水风情奏响假日序曲。光雾山的杜鹃在云雾中摇曳生姿,诺水河的溶洞群在光影中流转千年,恩阳古镇的石板路被无人机点亮,而那些逃离喧嚣的旅行者,正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的诗意。

“千年米仓道,早晚恩阳河。”5月1日晚,1500架无人机为恩阳区的人们带来一场星空盛宴,以夜幕为画布,用科技光影演绎千年浪漫,为市民与游客呈现了一场视觉奇观。在成都读大学的本地人小王现身说法:“巴中真的是火了,今年我室友都在问巴中的车票好不好买,问我哪里的美食好吃,想带上家人一起来旅游。”

50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巴中还多了一个不同的文旅IP——四龛福城。4月24日,巴中市举办“古道新韵”——“四龛福城”文旅IP暨投资机会清单发布会。此次活动依托南龛、北龛、西龛、东龛四大千年石窟资源,重磅发布“四龛福城”文旅IP,通过政策扶持与产业联动,推动巴中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

作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故乡,巴中将"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的精神刻入城市发展。在第十二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上,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首演,让晏阳初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尽管官方统计数据尚未完全出炉,但从多个维度已能窥见巴中的旅游热度。据公开信息,巴中东站五一期间预计日均发送旅客7000人次,较去年增长 40%,其中大多数客流目的地为光雾山和恩阳古镇,搜索关键词为“森林康养、非遗体验”等。

500

当《晏阳初》川剧的唱腔回荡在巴山大地,这座“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正以独特的姿态,在秦巴山水间绘就一幅产城融合的秀美画卷。或许,真正的“世外桃源”不在远方,而在那些用心经营的细节里。

2

工业强市跑出加速度

当巴山深处的杜鹃迎来盛放,巴中市2025年一季度经济答卷正以亮眼数据勾勒出高质量发展轨迹。

据巴中市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巴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8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3.37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128.58亿元,同比增长6.1%。

其中,工业经济表现尤为亮眼。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高于全市GDP增速6.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23.3%,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狂飙18.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7、11.0个百分点,跃居全省第三,川东北经济区第1位。

耀眼的经济数据证明,这座曾经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城市,正在经历深刻的产业升级。

3

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高地

近年来,巴中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经历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质变,新质生产力强劲发力,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500

而新质生产力的勃发,离不开创新生态的厚植培育。2024年,巴中的工业提质增量,调增1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构建巴中经开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和设备更新,铭诚微电子5G智慧工厂投用;通江27万千瓦风电场等65个项目开工,化工园区加快建设......

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这片曾以“红色老区”闻名的土地,正书写着“绿色崛起”的全新篇章。

站务

全部专栏